APP下载

皖南民居的色彩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2015-02-27华敏

关键词:皖南徽州民居

华敏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皖南民居的色彩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华敏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建筑是一个能够跨越年代,穿越历史的载体,它身上被深深地镌刻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与发展,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是徽派古民居的代表,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色彩运用,无一不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后人在现代设计上很多的启迪。本文仅以皖南民居的色彩为研究对象,感悟其色彩对于现代设计的启迪。

皖南民居色彩 现代设计

皖南民居指的是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它是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民居,其造型、色彩、布局都有着比较统一的格调和风貌,不仅具有居住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技、艺术研究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皖南民居是天人合一的完美体现,其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现代设计的启迪不可轻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简约统一”、“清新雅致”无不让生活在当今快节奏下的我们有更多的憧憬。

一、皖南民居的形成背景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这是古人对徽州最真实的写照。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由于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太少,迫于生计的徽州人只得外出经商。随着资本的增加,他们又跻身于官绅行列,亦儒亦商,致富后纷纷回到故乡大兴土木,如今人们看到的古村落里的明清建筑群大多为当时的徽商所修建而保存至今。

徽州人“贾而好儒”,他们注入了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用色等方面的看法,形成了其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我们会感叹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布局;不仅室内布局陈设协调统一,而且同室外环境能够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皖南民居的特色

皖南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

(一) 皖南民居的艺术特色

1.建筑色彩。皖南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建筑采用白色粉墙、黑色瓦片

和灰色青砖,墙角多采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

2.马头墙。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也别有一番特色,既节约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重要的是它还有隔断火源的功能,这也体现了人们保护家园的心理。

3.天井。单德启先生在《村溪、天井、马头墙》中说:“徽州民居平面虽方整而不呆板,虽紧凑而不局促,虽格局统一而仍多变化,天井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天井使封闭的空间具备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除此实用功能外,而且上升到意识形态上,人们称其为“四水归堂”,有着“聚财”的象征。

4.“三雕”艺术。“三雕”艺术即木雕、石雕、砖雕。它们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家具、屏联等工艺雕刻。

皖南古民居的建筑从色彩到造型构架再到室内装饰,都有着极其独特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皖南民居的色彩

1.外部建筑色彩

皖南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粉墙黛瓦。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角多采用灰色的条形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角多采用灰色的条形堆砌,使黑、白、灰成为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

2.建筑材料色彩

皖南民居建筑主要以砖、木、石为建筑材料,以青灰色材料为主,无论是普通民宅、富商大院或官府门第,用的都是小青瓦。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若干条小巷青石板,勾勒出村落外表的黑、白、灰三色。

3.服饰,生活用品色彩

服装从当地的古画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华丽多彩的,但大多数百姓服饰也还是黑裤青袄、黑裤白衫或素裙;生活器具也是一样,例如餐具、酒具、漆器、鞋帽等,都以黑、白、灰三色为主。

所以说,村落的整体色彩效果可以归纳为偏黑、白、灰三种,以各类无彩色的层次变化组成和谐、统一的徽州文化色调,也正是体现了徽州的地方色、地方味……

(三)皖南民居的色彩成因分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显一方景观色彩特征”,作为一种历史演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徽州地理环境及气候、社会等级、文化等诸多元素互动而缩影成的地区个性色彩。

1.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影响

曾有诗句这样赞曰:“青山绿水本无价,谁引碧泉到百家?洗出粉墙片片清,映红南湖六月花。”这是说民居的选址具有科学性。皖南民居地处山区,气候温暖、山清水秀、桃红柳绿,致使人们更喜欢素雅的色彩来满足内心需要,从白到灰再到黑的无彩色正好适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2.等级制度的影响

自春秋时代开始,等级越高,用色就丰富,越加彰显其高贵华丽,而等级最低的民居,就只能用无彩系的灰色、黑色、白色。

3.文化观念的影响

老子曾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道家八字诀的义理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后来宋儒家认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是一种浑然和谐的审美境界。儒家“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与道家“计白当黑”的美学观融合在一起,完满地体现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粉黛世界中。

三、皖南民居的色彩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色彩在现代设计理念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是在皖南民居产生时代,不得不说,色彩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工具之一,它像人类的心理一般,变幻莫测。

1.黑、白、灰在现代设计中的魅力

黑色具有稳定、庄重、严肃的特点,象征着理性、稳重和智慧,黑色是无彩色系的主色,可以降低色彩的纯度,丰富色彩层次,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皖南民居中黑色的使用也可以体现出是徽商们想追求安定、平稳的生活。

白色具有简洁、干净、纯洁的特点,象征着高贵、大方。皖南民居的建筑大面积使用白色,坐落于花红柳绿、青山绿水的皖南山区,更是衬托出它的干净、淡雅。

灰色具有简约、平和、中庸的特点,象征着儒雅、理智、严谨。灰色使人视觉放松,给人以朴素、简约的感觉。

总之,黑色的稳重与隽永、白色的清淡与优雅、灰色的宁静与沉着使它们都成为了协调色彩关系的“万能色”。它们同样可以拉大明暗对比,可以衬托有彩色的明快,无论在画面中是调和还是反衬,都以自己的“无彩”使画面“出彩”。皖南民居的白墙、黑瓦、青灰板石,环绕周围的有青山、绿水、红花等,和谐统一,起到了“无色胜有色”的效果。

2.黑白灰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

(1)服装色彩。人们对服装的第一印象是色彩。无彩色系服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在服饰配色中既可成为主角,也可成为配角,不仅能够单一使用,同时也能够与有彩色系搭配,在充分显示自身魅力的同时,使个性强烈的多彩色易于协调,起到衬托,辅助它色的作用。黑与白是永恒经典的服装色彩搭配,在流行舞台上一直畅行不衰。比如无彩色系的西服,它的色彩运用不能说是直接受其皖南民居色彩的影响,但是它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简洁、端庄、典雅,落落大方体现了含蓄文雅的气质及人们的心理追求,并且穿着者的年龄跨度大,才使得至今长盛不衰,遍及全球。再如黑白灰色调的领带,淡雅柔和的色调搭配体现了含蓄文雅的气质,在搭配服饰中给人以稳重、和谐的美感。

(2)包装色彩。在包装设计中,采用无彩色中的黑、白、灰进行设计的包装,则更显商品的永恒之美。无彩色系的特殊性质,为许多商品的包装设计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台。它们中的任何一色与有彩色当中的任何色配合都是调和的。所以,在包装设计配色中,如果两色发生矛盾冲突时,会用无彩色来使之达到互相连接,调和的效果。在男士化妆品中,黑白灰使用的也较多,表现出庄重大方,更体现男性的刚毅与深沉。比如巴宝莉男士香水的包装设计是黑白灰格子调风格,外盒和瓶体的色彩运用是根据划分色域面积大小来既突出不同又格外和谐统一。我们可以看出黑白灰的运用在面积大小上的不同分配会有不同的效果,或体现出稳重气派,或体现出典雅精致。皖南民居中黑、白、

灰的分配也正是恰到美妙之处。

(3)建筑色彩。安徽合肥和庄的建筑就是受皖南民居影响极深的一个例子,和庄把徽派建筑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粉墙、黛瓦、马头墙,本土文化的设计思想的再现,体现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感。

随着70后及80后成为购房主力,消费者的年龄层和教育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简约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传统和流行正在不知不觉地进行新一轮更替与融合。我们不难体会到70后与80后他们身处于当代快节奏生活中,身负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之城市色彩的纷繁艳丽,人们更多的想追求一种平静、简约而又不失时尚的居住环境。

色彩一直以来都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皖南民居无彩色系给我们留下的是更多的启示,对比中有统一,清新淡雅,不争不抢,处处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美感。现代人是忙碌的,更是浮躁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多,致使身心也越发感到沉重。然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与感受着色彩,我们翻阅报刊、浏览网页,我们漫步街道和各色标示、户外广告相遇,和形形色色的人擦身而过,我们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包装商品,当五花八门的艳丽色彩冲入视网膜时,的确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炫目的、视觉冲击力强的,但是时间久后,它给人多是一些不适的感受,此时就需要视觉刺激较稳定的黑、白、灰色系来代替混乱无序的彩色世界。

四、结束语

在2000年,皖南民居黔县西递、宏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珍贵的遗产,更是一笔难能可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传统,主要是一种传统精神,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精神源泉,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借鉴和吸收的主要内核。”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我们面对巨大的传统资源与宝贵财富,应从中获取现代设计的有益营养,学会高度的概括提炼,抓住色彩所表现的力度,使它在画面中形成对比又统一的视觉效果。使观者既能以感官刺激而留下深刻印象,而又不失和谐的留下美的享受。所以,希望黑、白、灰色能够以本身潜在的特征和魅力更多更好的展示于产品设计世界。

[1]赵飞.徽派建筑的色彩研究及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J].科技文汇. 2010.02(上旬刊)

[2]刘仁义,张靖华.安徽民居色彩成因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工业建筑期刊.2010年第40卷第4期.

[3]朱华著.设计色彩[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4]于春普.谈徽派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2008:3

[5]崔唯.商品展示环境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8

[7]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单德启.村溪、天井、马头墙—徽州民居笔记[A].徽州史论文集[C] 2003

[9]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0]王星明,罗刚.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村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9.

[11]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2]李丽婷.服装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华敏(1987.11)性别:女籍贯:安徽宿州单位:陕西省韩城市东庄中学 学历:2012级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皖南徽州民居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徽州春雪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徽州绿荫
《皖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