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情感桥梁,注重师生沟通

2015-02-27曾丽

关键词:真情师生老师

曾丽

(温州市泰顺县城关中学 浙江温州 325500)

架设情感桥梁,注重师生沟通

曾丽

(温州市泰顺县城关中学 浙江温州 325500)

良好的师生感情关系需要沟通,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师生关系,沟通应从微笑做起,沟通应从自我批评开始,沟通源自从对学生的爱开始。

沟通 师生关系 真诚

良好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沟通。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能有相识;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会有理解;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会有信任。特别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天真淳朴的学生,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学生,是看问题表面而又情绪化的学生……没有沟通,他们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误会。小则影响师生的感情,大则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他们会因为老师而放弃学业,因为老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老师而讨厌人生。

那么,师生之间如何做到很好的沟通呢?下面就几个例子谈谈自己了的一点体会。

一、重新调整角色定位——沟通从微笑开始

师生间的沟通需要教师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的职责是“促进”是“培养”是“引路”,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地和谐、健康发展。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应互相尊重,学会多给学生几个笑脸。但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许多教育者还放不下这个架子,板着脸才能体现师道尊严。

微笑是半开的花。不管怎样的孩子,也不管他怎样的生气,只要老师你张嘴微笑,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恶意,就会放下戒备心,听你要说的话,就会渐渐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和颜悦色,温情话语暖人心——沟通从自我批评开始

如今,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打不得,骂不得,讲也讲不听。真不知该怎么教了。”笔者当初也曾有此困惑,可经过长期的观察、探索、实践,加上对“课改”精神的学习领悟,但我觉得我们这些为师者是否应该自我批评、反省一下自己:“讲不听”的是否是“讲”的方式不当,引起当事学生的反感。与学生沟通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有些教师在学生犯错误特别是比较严重的错误时,一怒之下往往口不择言,什么“无耻”“卑鄙下流”“早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之类的话都说了出来,还伴有带侮辱性的举动。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反唇相讥,作出过激反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在自己不能确定不会说出不负责任的、有可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话时,不要轻易开口。只有以态度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才会使他(她)相信你是来教育他、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教训他、拿他撒气。尊重学生,重在切切实实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2.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一些教师的记忆力特别棒,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3.和颜悦色,语调亲切自然。俗话说:手指头不有长短,何况人呢。即使进行了“课改”,我们假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了发展和张扬,但学生个体所能取得的成就差异仍是无法避免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无论将来他(她)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她)都是一个与你完全平等、有着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不是奴隶,不是“出气筒”,不是“受气泡”。作为教育者,你无权对他吆三喝四的。除了真情付出、关怀呵护他,公平公正地对待他,悉心引导他寻找智慧,你别无选择!你的和颜悦色,你的亲切自然的语调,会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喜欢我,尊重我。”从而也会愿意亲近你。所谓“亲其师善其言。”他又怎么忍心和你作对呢?

4.措辞委婉,“硬”话“软”说。“××同学,我觉得你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不太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同学,你太不象话了,知道错了吗?再敢这样我告诉你家长!”“××同学,请过来一下好吗?老师有事想跟你说。”“××,到办公室来!“诸位,如果你是学生,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说法?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有时候,温柔比皮鞭更有力量。”很多情况下,换种说法效果反而会更好。

5.敢于道歉,勇担责任。世界上没有什么时候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做的事都不得是正确的,教师也不例外。但有些老师明知自己错了,却总以怕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由而拒绝道歉,还千方百计加以掩饰。事实上,这只能使学生更加反感,今后他犯错误时会以此为借口把头指向你,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了会不服气。因为从实质上看,你已经成了他们的“反面活教材”,你大教他们如何去掩饰错误、逃避责任。反之,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谢谢你的提醒”和敢于负责的举动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你更好地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下一代。

三、无微不至,于无声处见真情——沟通从爱学生开始

这里所说的“无微不至”绝非“保姆式”的包办代替,而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地关注和爱护。一位教育家说过:“关注的爱是最好的教育。”它是天气突变时注意增减衣物的温柔叮咛;是雨天里默默递上的一把伞;是给他们细心包扎被刮破摔伤之处时那一脸满含疼惜的表情;是和他们谈话时轻柔地抚摸着小脑袋或是替他们扣好不知何时松开的那颗扣子的细微支作;是发他们某天早晨没能吃上早餐时悄悄递过去的沿带着余温的面包;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那一个满含鼓励和期待的眼;是课堂上经过他们身边时仿佛不经意地弯腰俯身轻轻为他们捡起的笔和纸;是在他们取得进步和成绩时那充满先赞许的微微一笑和竖起大母指;是他们遇到不幸时为之付的帮助和真诚的泪;是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精心制作的生日礼物……不需要要太多的豪言壮语,无声处自有真情。

爱是互相的,没有爱就谈不上沟通。你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于爱,学生是可以感觉的到的。如果你对学生充满了爱,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你不可能做让学生伤心落泪的事,你不可能在伤害了学生后而不去安慰他,不去让他破涕为笑,老师不是神,师生之间的磨合能让学生更加的相信你,依赖你。

总之,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新型良好师关系的建立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所能成就的事,它需要师生特别是教师的真情付出。

让我们用爱与真诚架设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真情师生老师
我用真情守护你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老师,节日快乐!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