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内涵

2015-02-27肖才秀罗柏松

关键词:句型创新能力意识

肖才秀 罗柏松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湖南湘潭 411134)

创新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内涵

肖才秀 罗柏松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湖南湘潭 411134)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呼唤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理念。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文内涵。

创新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 问题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大胆走出传统教育模式,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文内涵的目的。

一、树立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个性,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管理,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实行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三是解放儿童的嘴,四是解放儿童的空间,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六是解放儿童的眼睛。陶先生的创造教育的观点是对传统教学的呐喊,也是对今天创新教育的要求。作为现代教育教师更应该反思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创新教学理念贯穿于备课、授课、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过程,要保证教学理念主体性,实践性,发展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应试能力,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开放性学习方式,从强化交际入手,多设计小组和两人结对活动,给学生提供在掌握某种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均衡发展,同时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一个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有智慧的、有修养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创新首先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教研一体化意识,二是问题意识,三是实践意识,四是名师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以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激励学生创新思维,以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给学生“鱼”,还要研究“烧鱼术”,让学生对“吃鱼”感兴趣;也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钓鱼术”,而且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好的“钓鱼术”,甚至去培养新“鱼种”,研究“养鱼术”。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1.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

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任务为中心,“做中学、学中做”。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我结合教材尽可能设计适应语言应用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经历及职业情景;学习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一些诱人的片断,包括电影片段,使学生在无意间对所学内容得到有意的认识。如在学习Unit 2前,先播放Scary Movie 5(惊声尖笑5)片段,提出3个任务:1.记住几个单词;2.记住几个句子;3.回答几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Scary Movie 5?How do you deal with what has happened in Scary Movie 5?看完片段后,采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讨论,任意思考、自由发言。同学们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连串的新观念,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在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既能激发热情;相互影响,又能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但增强了竞争意识,而且达到观念更新的目的,特别在处理所发生的事情这方面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而对电影片段的看法:interesting/funny/scary。接着我用but很自然地导出要学习的内容:Unit 2 I saw a terrible movie.在学习对话和work in pairs时,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完成对目标语言操练,采用体验型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情感态度和文化,在宽松、和谐和合作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如Unit 3中Exercise 2是介绍各种职业的名词,我用以下问题:What is his/her job?what is he/she?What’s his/her occupation?What does he/she do?引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人物的职业及工作地点,让一名学生到讲台前用动作表达各种职业,其他同学猜他的动作所表示的是哪种职业,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再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描述职业的性质或特点,其他小组抢答。阅读材料学完后,指定几个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用英语组织工作招聘会,选定职业,明确招聘要求,就自己向往的职业及工作单位等进行对话,并要求说出所向往的职业和单位的原因。通过小组间讨论,角色的分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的运用及协调能力和竞争能力都得到提高。然后教师对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价;结合小组及个人对参与活动的意识和效果进行评价计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增强了自信。

2.创新教学情景,提供创新舞台

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生活场景,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便于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表达交流。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既能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有趣的、生动的交际性练习。如学习有关假期活动对话前,我提出以下问题:How was your winter vacation?Where did you go last winter vacation?Then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here?What did you do?What did your parents do?同时展示Harbin雪景图片和有关词汇,让学生以头脑风暴形式展开开放式的讨论,要求学生以记者身份相互采访假期活动;然后每小组派2个代表问答;接下来每小组选2个代表把以上问答连成一个意思连贯,内容完整的对话,并进行表演。最后师生评价,最先完成对话,而且内容正确,读得流利,语音语调正确的一组为胜。通过以上问答练习,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有选择地抓住Activity3-5的听力材料中的细节信息,为Activity 6中“说”做好充分的铺垫。

3.运用各种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联想是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有类比联想,归纳联想等。学习对话和句型时我采用类比联想法教学。教材每个单元听力材料和对话的情景和结构一样,内容大部分相同。所以在完成听力练习后,让学生比较听力材料和对话内容有哪些不同?对话中哪些句型和词组可以用所学过的句型和词组替换?结论是只需要改变人物、地点和活动场所。接着学生主动完成下一个任务: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可以用How was the weather?替换。然后我发问:How was the weather?与How was your va-cation?两个句子结构有何区别?答案是只需要把the weather改成your vacation。接着我又问:How are you?同学回答:Fine,thank you.我再发问:How are you?与How was the weather?两个句子结构又有何区别?同学回答:把the weather改成you.最后归纳:A:How be sb/sth?B:(Sb/sth be+)形容词.某人/某物怎么样?回答方法都一样。即:只要记住A:How are you? B:Fine。这两个代表性句子,把you改成其他人或物,注意be动词的用法就可以写出许多句子。接下来学习Activity 6对话,让学生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及时化解对知识的陌生感,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所学内容,一学完对话,一部分学生就能背诵对话,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4.创新线条教学,有利于快速掌握句型和词组

巧用缩写词和线条及简单图形于英语教学,有利于快速掌握句型和词组。在新任教学班级,第一堂课要求熟记独创笔记符号:下划线指动词原形,翻译时改时态;圆圈表示用人或物或动词替换,无标记照抄。缩写词sth代替物,sb代替人,do sth代替动词原形,doing sth代替v-ing分词。经过几个星期的操练,同学们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记住了我独创符号的意义,大部分同学在阅读中能找出句型,而且不需要教师举例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其句型,写作和翻译也觉得容易了;独特符号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用得正确。

4.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

钱伟长说过:教师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把学生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意味着不能创新。从创新教育的观点来看,首先应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问、布疑、激疑和质疑,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起师生之间合作、开放、真诚、共融的密切关系。

三、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激发学习主动性

创新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听和阅读为中心,主动阅读并完成视听活动,结合小组和结对表演对话,模拟真实情景演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知识新陈代谢的距离,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四、创新教学评价,树立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

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与互动,把教师的评价与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同时注重学生多元化智能特点和差异,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不能仅凭单一的纸笔测验,而是要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因此,我始终注重形成性评价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占学期成绩的比例,一般占总成绩的60%。侧重学习态度及养成教育,课堂无严重违纪现象,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分ABC三个等级,有课堂笔记的,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考试不作弊的给60分。为了培养竞争意识,鼓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答对记2分/次,答错计1分/次,同时选择难度小的问题,点名让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答对的记一分/次,答错不批评。为了预防答题后过于放松,让学生尽可能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我采用抓阄(开学时把所任班级学生名字全部写在纸上,搓成小团,放在留有一个小孔的盒子里,从中摇出的名字就回答问题)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由于学生存在多元智能差异,我还采用分级评价法,把同等水平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级别进行评价,主要看进步。这样既面向全体,又逐级择优,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获奖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并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1].人民网2010年12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

[2].蒋晓红宋琼,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微,《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句型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典型句型大聚会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