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5-02-27杜国斌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课堂

杜国斌

(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中心校 河北黄骅 061101)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杜国斌

(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中心校 河北黄骅 061101)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的教学投入带来最好的、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包括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和倾听、有效激励。其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教师有效教学的质量。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提升知识魅力,激发乐学兴趣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老师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但是,如果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前,没必要推迟学习活动,不管他们当时的动机状态如何,都要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们。一旦学生尝到甜头,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方式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依靠有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实践证明,课堂效应比其他方法都好。在教学加上自己的语言技巧,在提升教学魅力、激发起学生乐学兴趣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二、落实课堂模式,构建和谐课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课改确实进入深度探索、总结模式时期,没有可以操作的、有效支撑新课改理念的一系列模式,改革成果将得而复失。所以我赞同加大总结、提升模式的力度。”这说明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把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就必须探索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正应验了许多教育名家所说的: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模式”。

落实在常态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相促进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合作者、检查者,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规律。训练为主线包括训练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意志等。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1.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2.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3.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4.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二)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四)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掌控不了社会,但是我们可以掌控我们的课堂,我们必须不断研究,与时俱进,加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考,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