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

2015-02-27贾红梅

关键词:性格特征性格矛盾

贾红梅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江苏江阴 214400)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

贾红梅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江苏江阴 214400)

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人格水平的反映,同时又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自我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包括: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的平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教授他们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与技巧。

人际关系 人格 性格特征 矛盾冲突

心理学家马斯洛、奥尔波特等把建立适宜、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人格健康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新精神分析学理论也认为,人际关系失调会促进心理病态的形成。因此,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人格水平的反映,同时又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会积极与他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有障碍和缺陷的人,往往很难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从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平台入手。目前的中学生仍然以独生子女为主,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食物、衣物、玩具、父母的爱都是一人独有,无意中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虽然从入学开始,教师就在不断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谦让,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已形成的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高一开学后不到一个月,小李就哭着向我提出退宿的请求,她告诉我,其实她家离学校并不算太远,是她自己强烈要求住进学校的,原因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尝试过集体生活,感觉很憧憬,想象着终于可以远离父母的唠叨,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但是集体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说是很不自由,例如:洗澡洗上半个小时就会被其他同学轮番催促,她说,在家她可是要洗至少1个小时呢;晚上上厕所动静大些就会被舍友指责;早上睡醒了就早点起床看杂志,结果又被舍友说翻书声音太大,把她们都吵醒了。她还提到,自己说话向来就是直来直去的,父母都习惯了,可是舍友却很小气,经常和她争论不休。像这样的事例,尤其是高一班主任可以说是经常会遇到,纠其原因,他们对于集体生活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沿袭着在家中当“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惯,觉得周围的人都应该让着自己,与同宿舍同学产生了矛盾,又不去主动和解,带着种种不良情绪,生活不愉快,影响到成绩也一落千丈。许多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选择克服自己上班远,工作累等困难,自己开车或者请专人开车接送,或是在校门口租房,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接回身边照料,而作为班主任,当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时,点头同意似乎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了。我在多次接触类似情况后,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使得孩子失去了独立进行人际交往,解决矛盾冲突的好机会。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相比是更为忙碌的,虽然学生们一整天都坐在同一个班级里,但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在忙着各自的学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并不充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宿舍可以说是难得的人际交往圈,是纠正其不良人际交往行为的宝贵平台,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遇到孩子刚开始不能适应住宿生活时,不是立即帮助其创造条件逃离住宿生活,而应当多想办法鼓励和引导其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冲突,努力使其从自身找问题,同时学会交流与沟通,勇敢面对集体生活。

除此以外,创建合作小组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人际交流平台,合作小组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在课后也可以成为他们交流学习经验,分享生活体验的心灵港湾。因此,应当利用好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增强组内成员的归属感,为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增强情感基础。

培养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性格分析学把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力量型,和平型,活泼型,完美型。

力量型学生意志坚定,办事果断,是天生的领袖型人物。由于他们目标明确,义无反顾,所以心理压力常常很大,教师需要根据其日常表现及时了解情况,帮助他们降低心理压力,平和地与之讨论制定更为合理的目标,当他们完成目标后,采取适当的奖励或用语言给予肯定,满足他们的好胜心。班上的小王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力量型男生,其实他长得并不强壮,但总是精力充沛,喜欢支配和控制别人,用同学们的描述是有点霸道。我让他担任了副班长一职,原因是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满足他们的控制权,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职责,但是同时也要限制他们的权力,抵制他们专制的一面,否则很容易被其他同学孤立。他说话过于直接,我就耐心地教他如何有艺术地与人交流;他受挫能力差,脾气急躁,我就教他放松身心,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学会忍耐与包容。

和平型学生的优势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非常冷静,他们喜欢旁观,静侯事情的变化。可是,他们的缺点也很多:首先,他们没有主见,任何事情,只要大家说这是对的,他们就会不负责任地跟着附和。班上平和型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的优点是遇事比较理智,不会做出冲动之举而伤害他人,但他们的存在感很弱,觉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是那么重要,如果教师长期不给予干预和纠正,久而久之这类学生就会越来越胆小怕事,懦弱自卑。我在班级事务的处理上,经常会去征求这部分学生的意见,只要他们有任何独特见解,我就立即给予肯定或在公开场合表扬,逐渐让这类学生觉得自己可以有独到的观点,不必从众。其次,和平型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缺乏热情,喜欢得过且过,甚至有点懒惰。教师这时候要培养他们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催化剂,激起学生的活动热情,激发学生活动的自觉性。再次,就是和平型的学生不喜欢争辩,却很固执,这就需要我们有时允许他们犯一些小错误,事后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根源,采用这样以退为进的方式来达成共识。

活泼型学生热情主动,人际关系好,朋友多。作为教师应该让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活泼型的学生总是说的多,做的少,他们的人际冲突也就在这里,朋友们会觉得他们不够真诚,没有责任心。因此,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督促他们将语言转变为行动,培养坚强的意志力,逐渐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完美型学生做事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在学业上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他们过于追求完美,心中常常有不满足、不如意的感觉,不仅对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要求也十分严格,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过分在意,因此常与他人起争端,人际关系紧张。教师要指导他们调整心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并抓住各种机会使他们合群。

由此可见,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性格特征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各有利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发挥性格上的优势,降低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对人际交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性格上的差异性,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他人。

培养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的技巧。

第一、及时交流,减少冲突。同学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小矛盾,如果让矛盾堆积,就会使局面恶化,最终演变为难以调和的巨大冲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化解小矛盾,不要毫无原则的一再忍让,我们都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朋友的错误有时是需要一针见血指出的,这反而有利于后续友谊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当矛盾发生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冷静会使人变得理智,许多矛盾的发生往往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可能是双方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意见出现了分歧,也可能是彼此之间阴差阳错地产生了一些误会,此时应当想办法心平气和地向对方讲明自己的想法,增进相互理解与体谅,使彼此间的感情融洽,不可粗鲁、顶撞,那样会伤害朋友的自尊心。

第三、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多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这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每个人都有被冒犯,被误解的时候,如果总是对此耿耿于怀,心中不免有解不开的“疙瘩”,其实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许多事都是可以相互谅解的,这种谅解不是退让和妥协,而是一种爱护和一份理解。

第四、当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要寻求帮助。许多中学生自尊心强,虽然能理解对方,但碍于面子往往不愿主动化解矛盾,这种情况下当指导学生寻求老师、家长或其他同学的帮助。矛盾双方通过向第三方的倾诉,排解了心中的不满,在第三方公正的评断下解决了内心的疑惑,有利于双方从对立的局面慢慢走向理解和宽容。

当然,这些技巧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来灌输给学生,最好的方法是案例法,教师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就班级中一周出现的某两位学生间的矛盾或者新闻中报道的某件冲突,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避免与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逐渐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

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时时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接受与认可,使自己和周围的群体融洽相处。作为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的各项资源,为学生创设人际交往的平台,指导学生认识和完善自身个性特征,教育学生有效化解矛盾冲突,帮助每位学生,使其自我人格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1]雅格.性格左右你的命运[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2]代朝霞.人际交往中的100个心理策略[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性格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猫的性格爪知道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