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5-02-27殷越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殷越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浅谈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殷越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基于微博的互动开放特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开通个人微博并学会使用微博,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平台,发挥微博自媒体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作为一种网络媒体信息新的传播工具,微博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因此而面临挑战。显然,主动借助微博的互动特性,搭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对持续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博在使用中以方便快捷,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得到青年学生的热捧。微博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知识传授,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在微博互动时代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厌倦情绪,严重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微博时代的到来,形成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理念的一系列冲击。

作为一种新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凭借其开放平等的运行逻辑,给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契机。因而,应根据微博的互动特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新模式,努力使其与时代发展相互适应,以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

当今大学生喜欢表现自我、敢于尝试、善于模仿。微博既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兴趣交流平台,也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天下大事的学习平台。其自由开放、群组交互、即时便捷的特性,“更能迎合年轻群体,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接收信息的习惯和渠道,也更加符合他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①。同时,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思维方式与交流沟通习惯相互匹配、契合。微博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互动平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网络实践,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关注学生的微博社区,即时地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当前,大学生在课堂内外既有大胆活泼、开朗乐观的一面,又呈现出张扬、叛逆的个性特点。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谙熟于心,善于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和了解天下大事。微博凭借其特性,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对大学生的生存观、价值观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科学发展观教育要针对学生实际,以自主教育为主,价值引导为辅,搭建具有实效性的微博平台,进行朋辈交流、价值引导于一体的交互学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吸纳科学发展的理念,彰显发展的科学性内涵,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凸显科学发展的精神”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教育新园地,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理念,要从大学生自我内部身心的协调健康着手,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当然,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素养,在教育中培养与微博教育平台相适应的工作思维、方式,从而使教育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

教师要在基本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将全体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使用对绝大多数大学生都适用的教学方法。微博的兴起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表明微博时代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工作策略和范式亟须与时俱进地发生转变。在工作策略上,教育者要以服务为根本,以发展为核心,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人,遵从规则。学生具有潜能,应注重和实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体而言,在工作范式上要实现两种转换。即由重外在表现到重内生的转换,学生是自我的构建者,德性生成的过程是自我认识与设计、自我选择与调控的过程,要指引学生通过学习、践行、反思而成长。由重束缚到重发展的转换,前者侧重于行为规范的养成,发展则着眼于学生的内在需要,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不是灌输纯粹的生存技能,而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高校授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职业技术,更多的是心灵的启迪与发展,见识的远大与深邃;学生工作要注重疏导的艺术,引导恰到好处,把教师的传统权威转变为平等交流与对话。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理解,求同存异,进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微博能转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角色对立,使两者凭借微博的平等交互机制进行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吸引力,加强教育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因而,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微博社区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发动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教育人员和学生进行微博对话,发展微博达人。同时,要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发展的疏导,在课内外活动中引导学生践行思想道德观念,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沟通交流的平台,营造与学生互动交流、平等讨论的教育思维与工作习惯。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模式,只有长期坚持实施,才能在互动交流中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搭建的微博平台,积极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与学生在微博上进行互动,用真情、智慧吸引学生。这就要求高校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科学引导和监督,激励教育工作者建设发展自己的微博工作平台。鼓励教育工作者在外界肯定和学生赏识之下,调动自我积极性,发挥工作热情,促使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长效发展。

综上,凭借微博的平等交互机制,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与效果,进而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帮助树立正确和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念。由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网络微博的实践与调研,尽快提升网络信息技术修养,在平台搭建、队伍建设、学习共同体培育以及工作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加快实践步伐,以促进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1]吴学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张剑锋:《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