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5-02-27何欣

关键词:逆向解决问题创新能力

何欣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845350)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何欣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84535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简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小学 数学 创新精神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创新。然而创新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创新意识和知识的长时间积累。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条件

只有在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放开自己的思维和胆量,勇于思考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在创新实际活动中建立信心。对此,教师应该做到:

1.想法设法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塑造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使得学生可以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轻松舒畅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新灵感。

2.要时刻给学生送去关爱。教师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传达给学生友爱、和蔼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和关怀。在课余,教师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困难,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

3.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他们信心和鼓励,使他们心中充满希望。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都会成功,教师的信念会影响到学生,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受到鼓舞。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从中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切忌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单一,僵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到:

1.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创设问题情境。“春雨小学387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并给予一辆标示“准乘45人”的大客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刚学习笔算除法,大部分学生采用387÷ 9=43(人)43<45,从而得出结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用45× 9=405(人)405>387,说明租9辆车够了。教师适时引导、分析、比较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更利于学生全面考虑问题。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的争论中体验到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教学的美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既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识。这种思维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也是存在的,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框框,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大胆进行猜想,是一种较好体现创新意识的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是人在认识过程中逻辑中断的突然飞跃,这是一种还没有被认识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这将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给学生多问问题的时间和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果学生有很多问题要问老师,说明学生正在努力思考。如果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加以引导,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让学生多提问题,给学生多问问题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多动脑、多思考,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锤炼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应当同时,教师应当对提问题的学生多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以后的课堂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抓住学生在学习上的性格特点,积极加以引导启迪,诱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实践创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曾加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 (20).

[2].廖承坚.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2007 (12).

[3].詹莉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

[4].张乐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5].李海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猜你喜欢

逆向解决问题创新能力
逆向而行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逆向思维天地宽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