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教学角度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2015-02-27谢文琼

关键词:习作想象生活

谢文琼

(重庆市云阳县栖霞镇栖霞小学 重庆云阳 404501)

浅谈从教学角度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谢文琼

(重庆市云阳县栖霞镇栖霞小学 重庆云阳 404501)

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习作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应用,更考察着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是评价学生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本文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视角出发,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注重习作积累、指导习作技能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 习作 兴趣 积累 技能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习作能力的是其中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最棘手,学生最困难的课题。针对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法、言之无趣的困惑,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者,我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点燃自信,激发兴趣,提供不竭动力

1.降低难度,燃起热情

习作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标准,如低年级做到语句通顺即可,高年级则不仅要求语句通顺,还要有层次有结构。

对一件事有兴趣,自然就不觉得它难。而习作激趣的好办法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愉悦课堂氛围,写小动物前先猜谜语、讲故事,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个个跃跃欲试;创设情境,演绎生活,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回顾演绎生活中观察最细、感受最深的人事境;创设想象情境,调动内在潜能,引发想象。像这样,情感无障碍,习作素材又充分具体,学生怎会犯难呢?

2.解除束缚,少些羁绊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个性表达,不设框框,不因为形式、文体、主题而阻碍学生的自由倾诉,畅快地吐露自己的情感。教材中的习作主题并不一定都适合学生写,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题材最受学生欢迎,如他们关心的事,他们身边的事,亲身经历的活动、节日、游戏等。

3.激励表扬,展示成就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首先要肯定,因为只有得到肯定学生才会有动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如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语句通顺、语言优美,有层次有结构等都要要带着放大镜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习作信心。

搭建展示的平台,给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获取成就感。几次习作之后进行一次佳作欣赏,选择写得好的孩子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并给予当面表扬。也可以把佳作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这是对小作者最好的奖励,也是对其它孩子的激励。到了一个阶段,还可把所有的好习作装订成册,供全班同学传阅。对一些选材新颖、立意不错的特等佳作,及时指导修改,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去发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广泛阅读,体验生活,丰富习作之源

广泛阅读和体验生活都是习作积累的主要途径,没有语言的积累,无言表达,没有生活的体验,表达无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体验生活,为习作积累语言和内容方面的素材。

1.广泛阅读,储备丰富的言词资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读得多,背得多,脑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大量的语言,优美语段烂熟于胸,久而久之,就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写作时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作为语文教者,在语文作业中加入足量的阅读要求。推荐好书、好文章给学生读,创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共享不同的书,从书中汲取精华,丰富语言积累。通过活动激励读书热情,如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分享值得积累的优美语段,谈收获、谈体会。

2.增加生活体验,为习作储备真实素材

走进生活,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是绚丽多姿的,他们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永恒地留在脑海。习作时尽量选择这些内容,如“记一件有趣的事”、“愉快的星期天”,让学生知道做一个留心生活的人,笔下就不愁无物可言了。

亲近自然,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景象,奇妙的现象,丰厚的哲理,给我们提供着无尽的写作素材。学生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细心观察,用心感悟。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让学生体验,然后借助照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回忆,让这些表象成为他们笔下的精彩。

走入社区,社区生活中也有无穷的习作资源。我们要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去体验获取,比如让学生去慰问敬老院的老人,打扫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浪费奢侈的生活现象。习作前指导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教给他们活动的方法,然后让他们以参与者、观察员、小记者的身份走入社区,通过亲自参与亲身经历去获得一手的习作材料。

三、落实训练,指导方法,提高习作技能

1.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

习作教学本就是口头训练与书面表达的共同体,口语是表达的基础,作文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两者相互促进。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答问引导学生把话说通畅、说完整,借发言适时引导扩句,让学生把话说得更生动、更吸引人。通过朗读和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说话能力,对于故事性较强的篇目,不妨让学生把主要内容作个复述,有效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长期坚持下去,讲述自己的生活见闻就轻而易举了。

其次上好口语交际课,以说促写,循序渐进。选择最熟悉的话题,鼓励他们从身边的人事说起,让他们打开话匣子,自由表达,在相互的倾听交流中,逐步学会表达,有了说的铺垫,写起来就会顺手许多。

2.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

习作指导非常重要,但每一次指导只宜择取某一方面,或取材、或立意、或构思组材、或编写提纲,不要想面面俱到,选择一个点把它做细做实,追求实效,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发挥好典范例文的范例作用。教材中不乏优秀例文,让学生诵读、品味优美语段,揣摩表达方法,学习布局谋篇的技巧,学以致用。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适用,习作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3.为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重视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是新课标中小学阶段习作目标之一,所以,习作中要重视想象过程的指导。想象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由一定的事物引发,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通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去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联想,这样就可能产生一些丰厚饱满的作文了。

兴趣引路,积累奠定基础,技能牢牢掌握,学生的习作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习作想象生活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