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域文化与学前陶艺教学融合探索

2015-02-27江春霞

关键词:巴扎维吾尔族陶艺

江春霞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幼儿园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新疆地域文化与学前陶艺教学融合探索

江春霞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幼儿园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美术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利用新疆地域文化,本文结合实际简述新疆地域文化和学前陶艺教学的融合,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新疆 地域文化 陶艺教学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美术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能从本地文化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适合美术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创新,是对我们现有教材的一种有力补充,切合了孩子的实际,孩子对教学内容熟悉,进而在创作时能大胆发挥和设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我四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对象

经过我的认真分析,我把我的研究范围定在了新疆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儿童陶艺教学的整合上,众所周知新疆是一个多名族多文化的地域,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厚深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古老的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壁画,融音乐、文学、舞蹈和民俗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木卡姆,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风,独特的服饰,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各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各种传统节日,制作精良、别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热闹及别具一格的巴扎市场等等。这些无不展现出新疆各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气质和内涵。这些资源无疑为我们挖掘本土文化提供了的最好的营养成分。我作为一名处在新疆这样一个多名族多文化的地区,如果不能从中汲取到营养来充实到自己的教学中,那将是一种悲哀,但就如何才能切实有效的从这些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地域文化中有选择的进行筛选,让孩子们感受和了解到我们新疆的地域文化,让孩子能真正的从中吸取到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摆在我面前,同时也是所有美术教师面前的共同话题。

另外我选择的美术形式是陶艺,泥土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能够在玩泥中得到快乐。对孩子们来说,陶艺就是玩泥巴。泥的可塑性,有利于儿童操作,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用泥作为材料,也为儿童的自由表现、自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泥塑作品烧制过后变成陶艺作品的过程,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成功感。还有土陶文化在我们新疆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本地陶泥其造价便宜、取料方便、可塑性强便于学生造型,也能表现处新疆各民族形成的一种豪迈、粗矿、热情、刚强、神秘的气息。同时陶艺教学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特色美术基础教育教学,孩子对陶艺的各种技法都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因而我把这两者相结合相信必能在教学教研中出成果。

二、地域文化资源的筛选与深入学习

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从中梳理出学生熟悉的和我们教学有价值和可利用的内容。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我了解到新疆是一个有55个民族成份,其中主要居住有13个民族,在众多的名族中我选择了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占到总人口的50%,也是我们新疆主要文化都是以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经过我认真的分析我发现可以从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维吾尔族的陶罐艺术、维吾尔族的舞蹈艺术这6各方面入手,从这几方面我们可以找到让孩子获得美学知识和提高美术能力的方法和资料,它主要涉及到了我们美术中常提到的一些构图形式、技法知识,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又是我们现在孩子们所要学习和再创作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就简化了许多内容,孩子了解起来相对来说也简单一些,目标也清晰多了,这样我们也找到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构建的简易桥梁。为我们学生学习传统和走出传统提供了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

三、地域文化资源与陶艺教学结合的探索

在创作中,我们美术工作者应始终把握好一个标准,那就是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当地的文化,把这些文化和内涵体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而且又贴近学生生活,为培养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新疆和感受新疆的魅力。以下几个课例是围绕新疆地域文化与学前陶艺教学融合初步实验性教学。

1.《游戏陶艺巴扎》

“巴扎”,系维吾尔语Bazar的音译,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这里平时有若干店铺,供售日杂百货。一到巴扎天,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小商小贩们也抓住时机,在巴扎上占位设摊,扬声叫卖。一些农民也把自家生产的少量瓜果、蛋禽、羊只、手工制品之类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冰水、酸奶的也穿插其间,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

孩子分工合作,最后组合成巴扎场面。

2.《喀什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高崖,在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目前民居大多都有数百年历史,也有一些民居世代相传,至今保留了三四百年。房的结构、屋顶、墙体、门窗,甚至颜色都依然如故。看过民居小巷景观,了解维吾尔族民居文化特色,领略、体验小巷深院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和民宅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建筑风格了解高台民居的历史;增强学生对新疆的热爱之情;通过课程学习也让学生们了解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新疆维吾尔族人物---软陶》课例

本节课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陶艺的兴趣,把软陶也融入到陶艺教学中,软陶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对陶艺和新疆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我们新疆其实都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文化资源可供教师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此来推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孩子的美术素质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找到适合教学的文化资源进行编排,以此来促进教学,真正的让孩子学到知识,只要认真挖掘和开发,我们一定能让孩子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在观察中得到锻炼,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在学习中自身素质得到提升,为我们新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奠定基础。

[1].高莹.对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讨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0 (06).

[2].孔艳芳,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4).

猜你喜欢

巴扎维吾尔族陶艺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维吾尔族手艺人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