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快乐体育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

2015-02-27苏尉

关键词:技能运动体育

苏尉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平阳 325400)

浅谈小学快乐体育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

苏尉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平阳 325400)

寻求运动快乐与运动技能的结合点,确立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谈一谈小学快乐体育背景下的运动技能教学,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运动技能教学 快乐体育 小学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推陈出新,从重情感体验,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体育教学。谁优谁劣我们不妄加评论,可多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持续下降的事实,让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不得不直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体育新课程把运动技能作为实现体育健康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载体,没有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谈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运动技能教学中的想互交流和集体融入,谈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寻求运动快乐与运动技能的结合点,确立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运动技能教学与运动快乐的基本矛盾

运动技能的初学阶段,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自然追求与教师所偏爱的技术理性之间显然存在着冲突。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直观感受是运动能让他们享受到快乐,这就是学生的自然追求。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情绪中的重要正情绪,需要的满足是激起快乐体验的源泉。那么学生心目中的快乐体育课都有哪些需要呢?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兴趣引导下的主动参与;运动过程中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自我和他人(教师)的过程评价以及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运动等。相反教师所偏爱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单一;重结果轻过程;注重技能的掌握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推断,学生之所以对体育教学产生厌学情绪,是因为教师在教学初期就剥离了那些能导致“成就感和运动快感”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单一乏味的教学手段。

二、化解运动技能与运动快乐冲突的教学策略

1.链接生活,在快乐中学会技能

“体育源于生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选择教材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知识点,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从学生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着手,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内容引入课堂,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有兴趣,能迅速激发起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的学习冲动,在饶有兴趣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技能的。我们有位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扫把创设了《快乐扫把球》的课首先,从体验“扫把”的本质功能——清扫,然后拓宽“扫把”的功能,展开“学练扫把球”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会了“扫把球”的传球、接球、运球和射门的技术和技巧,最后实现技能迁移形成简易曲棍球健身素材。

2.创设情境,在愉悦中掌握技能

运动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很难持久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要唤起学生好动的意识,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对所学的内容也就愿学、乐学、好学,掌握运动技能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那么,如何激发学的运动兴趣呢?方法肯定有多种多样。众所周知,在美国的大街小巷盛行一种运动——街舞,时下也流行于中国大大小小的广场文化。街舞之所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除了其动感性、变化性强的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音乐情境,没有强劲的音乐节奏,是跳不出动感十足的街舞的。可见音乐情境下的运动更能激发运动兴趣。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有效的运用语言描述、图画显示、歌谣口诀、动作模仿、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来积极创设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融入游戏,在趣味中巩固技能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担运动负荷。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良好的机能和心理状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游戏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动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因此,体育游戏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据专家考证几乎所有的竞技项目均起源于民间的娱乐性游戏。因此,体育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创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动作技能。

4.提出问题,在探究中运用技能

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去探究体验,有探究体验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求知的欲望,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更为主动地学习,更加智慧地学习,更有兴趣地学习。

5.合理要求,在体验中发展技能

运动技术是前人长期认识凝练而成的,自有其符合效能律令的高明之处。然而,运动技术有简有繁,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我们不可能都直接拿来作为教学内容。为了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必须加以改造,使之教材化。教材化了的运动技术,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由于难度降低,学生经努力能达到技能目标,这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形成运动兴趣,进一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教师只要把起跳技术和快速助跑的节奏传授给学生,加宽起跳区域,从20cm加宽到50cm,甚至可以更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潜能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结论

辨证的分析,运动快乐与运动技能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师生的情感体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让教学走入学生的心坎。

[1]董玉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2]林亦敏.运动技能教学的精彩案例赏析[J].体育教学,2006,(1):31

猜你喜欢

技能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