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2015-02-27唐海燕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中职

唐海燕

(内江市技工学校 四川内江 641006)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唐海燕

(内江市技工学校 四川内江 6410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财会类专业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在提高中职会计教育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中职 会计专业教学 问题 对策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改革深水期,社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日益凸显,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的矛盾更加激化,中职会计教育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针对性

中职会计教育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的劳动型人才,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针对性明显不足。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方面。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为弥补高中教育覆盖面不足而形成的,其主要针对的是初中毕业而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或者由于理论学习乏力,而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多数学习能力弱、社会经验少。但当前中职会计课程普遍难度较大,理论知识讲授较多,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二是教材编制方面。由于参与教材编制的多数来自于会计专业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很多都是高材生,在理论上造诣很高,这也导致所编制的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教材成为教师教育、学生自学的障碍。

2.缺乏实用性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性,会计也不例外。但目前中职会计教育却存在反差,学校为了应付考试需要,不断地强化理论教学,而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导致学生应试水平高、操作能力差。个别教师还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的错误观念,认为学校就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要等学生参加工作后自己去摸索。虽然近年来,我国中职会计教学逐渐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各校纷纷通过安排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动手操作来提高教育质量,但实践并不能等同于实用,后者更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很多学生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仅是照葫芦画瓢,一旦遇到新问题就无法应对。对实用性的培养需要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同步改进,既要有实用的理论又要能真正用得上的实践。

3.缺乏创新性

由于中职学校多数是依靠国家补助获利,往往只重视招生规模,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导致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往往投入不足。据了解,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方式普遍是高中教育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在当前国家教育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完善的形势下,学校、教师的管理职能正在逐渐向服务转变,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紧跟国家改革节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针对学生特点丰富课堂形式和载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忽视了会计实践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职会计教学中只是重视理论教学,不注重会计的实践教学,中职会计教学的老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老师也想不出新颖的方法促进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利用创新理念,老师只是注重完成课堂任务,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但是没有培养起实践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对策

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

1.1 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会计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虽然我国会计历史悠久,但现代会计技术发展缓慢,很多专业知识均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当前会计的发展情况,吸收学习最先进的会计知识,并将其演化成实践知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能与社会发展相贴切。

1.2 要有备课理念。很多中职学习教师认为学生能力一般,不需要做太多备课,往往在课堂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致使学生一头雾水,无法理解。但实际上,由于中职教学面对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需要紧跟其特点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因此,课前备课是重中之重。教师应积极了解会计专业涉及的实践知识,在讲什么、怎么讲方面下功夫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3 要敢于变通。诸如上文所述,中职会计教材针对性不强,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作为教师,无法改变教材,但可以拓宽教材的内容,通过案例、方法以及前沿知识的收集,在课堂上对教材进行补充,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了解到最新的知识。

2.突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教学实践性

俗话说:“讲给人听的容易被忘记;指给人看的容易被记住;而教人去做就会被充分理解。”这句话点出了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教学与实践结合包括两层含义,即要学也要用。在中职会计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说起来都重要,关键是如何让两者达到最佳的融合。笔者认为,对于中职会计教学来讲,应当以实践为线,以理论教学为面。即在教学中,确立以实践需求为主的课堂主线,在课堂上凸出实践,在实习中凸出理论。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结合实践需求,针对学生特点,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是根据理论去实践。这就要求对会计理论进行分解,学生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实践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在实习教学中,围绕每个实践操作讲解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这样算,下一步要怎么算,换一个问题又该怎么算。总体来讲,会计是需要实践的,但做好会计工作需要先进的理论支撑,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更突出的是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内容实用的最大化。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吸引力

目前,我们应该要强化对中职学校的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提高学校教学创新积极性。在学校层面,应坚持服务理念,结合新时代的新青年的特点,有效运用先进科技技术,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的载体,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比如:在中职会计第一章理论讲课中,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近年来的典型会计案例,让学生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了解学会计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在娱乐、放松的教学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中职会计教学既有中职对实践的需求,又有会计对应用的要求,需要培养出有用、能用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目的,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培养,师生同学同进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学出能力、学出水平。

[1]黄洁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个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邓小彬.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神州,2014,03:5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