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习作"巧心思"

2015-02-27王志华

关键词:习作作文同学

王志华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自主习作"巧心思"

王志华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也常常费劲心思、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从积累生活素材,自主修改习作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习作的有效方法,不仅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写作方法的提高。相信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下,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习作 素材 修改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老师常常抱怨学生写得差,学生常常咬断笔杆也无从下手。怎样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打造高效的习作课堂?经过一番心思,一番实践,我终有所获。

一、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写作“无事可写”的现象比较突出,面对这种现状,我曾经想到看习作选,仿写借鉴,竭泽而渔的做法终究不行。于是,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寻找写作素材,写自主习作。

1.充分利用午练前几分钟说话练习,进行口头习作训练。这虽然超出了课堂教学,但却为习作课堂教学打基础。几分钟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长期坚持下来时间还是很可观的。我们的班人数较多,要达到人人练习,经常练习不实际,所以在一个月后,当同学们了解了如何开展,如何进行之后,我们尝试小组化。一开始比较乱,我就走到组里去,与他们一起交流,点拨交流的方法,并且请交流活动开展好的组进行展示,这无疑激起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所以很快他们就搞得有模有样。我们开设的栏目有:讲述身边事、我要对你说、名言解读、书海拾趣、开心一刻等,有的可以提前准备,有的是临场发挥。由于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在这两分钟内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疑也扩大了其他学生的认知范围,并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为写作积累素材。如: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但是一次作文下来,发现没有几个同学能把自己观察的东西写出来,大部分同学将动植物的样子描写出来了,但是缺少深入地观察发现,更是没有一个同学写科学探索发现这方面的文章。于是,我号召班里的学生一起“泡豆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将收获记录下来。在几天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下课后就主动去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进行记录。几天后,我让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写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从实验过程、实验变化、自身心理活动等各个方面对豆子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不再仅仅局限在豆子的外形上,他们的思维火花一下迸发。

3.精心课堂设计,尽量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的角度。比如,近期我们观看了电影《小小心愿》,我就结合这次活动,设计了“同一片蓝天”情景和话题,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学生由电影中的人物,联想到身边的残疾人,想象他们的世界,探究他们的生活,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批评社会现象,联系自身,携手共走人生之路……联想到友爱、帮助、勇气、毅力、智慧……学生写得相当不错,我很满意这堂课的设计和效果。

4.注重学生写作形式的创新。四年级学生对写作的形式并没有太多了解,甚至有的同学不会分段,此时我就与他们欣赏美文,在阅读的同时,让他们去寻找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不求多多益善,只求熟练掌握其中一项,每次增加一种技巧,一种形式。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构思(写什么),自己的写法(怎样写),开头一段(或结尾一段)等,让其他学生“集众家之所长”,为他们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很多,而且印象深刻。

二、自主修改习作

学生修改习作这种方式,多年来倍受争议,褒扬者有之,毁誉者有之。最新颁发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并指明: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一个人对文章的评价能力,能真实的反映出他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学会评好一篇文章,对自己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掌握修改方法,提高修改能力,已成为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我经常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1.合作修改法

习作讲评时,选择有相同问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地修改。根据学生写作水平的层次进行搭配,组建“互动互助”作文评改小组。要求他们针对下发的习作,集体讨论,能形成共识的就进行批改或点评,不能形成共识的就进行归纳整理,准备集体交流时发表见解;一般是由各小组推派代表汇报该组对所评批习作的意见及不会修改的地方,同时,允许该组其他成员补充,接着再由其他小组针对汇报情况说出自己评改的理由和意见。在评改作文时,我巡回指导并参加学生的讨论,对分歧较大的问题作及时的指导。最后,对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我点拨、引导或讲解,满足学生评改的欲望。

2.反复修改法

“好文不厌百回改”,把学生以前写的习作、已经修改过的习作,引导学生再读读,再修改。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过头来修改前一时期的习作,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修改意见。我觉得这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表现,很多不成熟的方法,都是在一次次的重新审视中变得扎实有效。总之,在激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学生的思维定能击破“定势”的屏障,迸发出一个个耀眼的火花。让学生思考他们的成功之处,让他们在鉴赏中得到提高。

3.学生互评法

让学生互评习作,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大多是认为学生能力达不到,怕误评或者错评,以致打消被评论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反过来想想,学生之所以没有评论的能力,鉴赏的能力,修改的能力,不正是教师在剥夺学生学习这种技能的权利吗?所以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互评。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习作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果实。因此,作为评改者,一定要本着尊重、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批阅,绝不可敷衍、草率。其次,教会互评方法。先评文章的中心、结构、材料等。然后评“亮点”,加以肯定。对其不足,应诚恳提出,切勿语言刻薄,并说说自己的建议。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这种效果是学生一味多做多练所达不到的,也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批所不能获得的。通过学生自身实践,绝大部分作文写得不够成功的学生乐意再重新写一次,这样一改以往学生怕做作文的现状。

相信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花心思,想办法,老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学生习作能力会得以提高,习作的课堂会变得高效,而教师习作指导也会随着学生习惯的养成,越来越轻松!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习作展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