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2-27刘宏图

关键词:三角形思维数学

刘宏图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塘乡隆德小学 云南泸西 652400)

浅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刘宏图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塘乡隆德小学 云南泸西 65240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初中 学生 数学 兴趣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手一个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因此我们要一种愉快学习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树立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做事。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性题目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可发挥的空间,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在实际解题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棍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棍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棍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首先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旧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多开展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应当多组织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课堂合作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数学难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在班集体中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风气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在这里这要提出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而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四、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想,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遭受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孟庆军.浅谈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10).

[2].戴长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3 (05).

猜你喜欢

三角形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