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点滴体会

2015-02-26贾光社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引领训练想象力

贾光社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引领;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23—01

一、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总习惯于把语文的学习局限于对语文教材的学习,而忽略了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应当把教材看作是知识的载体而不应当作是知识本身。”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有效途径。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除了用媒体展示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雄伟景象外,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岳阳楼上,放眼洞庭湖,想象其雄伟景象。这样做,《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使学生铭刻在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香山红叶》的学习中,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跟着作者去登临香山,品味那散发着香气的片片红叶。学《白杨礼赞》想象我们到了黄土高原,放眼望去:汽车在高原上奔驰,由远及近地看那枝枝叶叶,靠紧团结的白杨树,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力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教材,请学生们改换一个位置来叙述,效果更好。学习《故乡》,请学生说一说若水生的儿子长大后到故乡,想象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家乡的人们又如何评论当年的闰土、杨二嫂和“我”,这样学生对教材钻研变得更深了。学《桃花源记》请学生议一议,若确有桃花源这一地方,在今天看来,那里的人民如何;当那里的人知道了现代社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时,他们怎样看待和评价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二、巧妙利用作文的训练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写作心理,针对学生生活内容贫乏、观察力不足、写作兴趣和表达欲不强等普遍现象,创设民主的思维场,以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催生具有一定深度感的创见,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设计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环境。

运用自编童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盖德纳说:“判断孩子的语言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让他编故事…一旦他故事编得完整,就能从中判断这个孩子是否充满想象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班级设有两个书报栏,分别摆放着《未来导报》和《学生天地》。同学们很喜欢看,但不够爱护。我就请同学们写一篇童话《未来导报和学生天地的对话》。许多同学充分发挥想象,把它们各自的心情、过去、未来以及对同学们的看法写得情真意切,形象感人。

写科学幻想文章有利于培养想象力。魏书生说:“从悠长时间的范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还要从广阔的空间范畴展开想象。”如在写《飞碟发射之前》这篇习作前,要求这样展开思路:宇宙中某一个星体上的高理性动物,发现了地球上生存着人类,他们便想访问地球,于是凭着他们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他们制造了飞碟。在飞碟发射之前,这一星球的领导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上他们对飞碟到达地球之后的情况作了种种设想,并分别设计了对策。他们做了哪些设想,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又准备了哪些对策,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好这篇文章。有一位学习有惰性的同学,这篇文章竟然写了2000多字,才欲言又止。

加强“词语联想”训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此方法主要是在毫无关联的词语之间建立起联想的关系。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之间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转化从而建立起联想的关系。这些词语从字典中随机抽取。只要通过四步或要五步媒介就可以将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这种方法应用到想象力作文中,可以为学生的想象力训练提供无限的思维空间。如给学生“天空”、“童年”、“筷子”三个词语进行想象。这样学生就可以扩展到“天空-月亮”“月亮-赏月”“赏月-童年”“童年-奶奶”“奶奶-美食”“美食-筷子”,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构思润色,于是一篇有景有情的文章就出来了。其实学生的思维特别地活跃,有时你会发现一个题目他们可以作出好多种的联想,这样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写出不同内容的作文来。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引领训练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