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主体 营造氛围

2015-02-26龚成秀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教学理念数学教学

龚成秀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发展;教学理念;主体地位;教学

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104—01

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体现,除了课程教学步骤流畅,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即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保证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应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在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能力进行有效把握,进而结合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地分层。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感受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将交流中有用的信息应用到下一次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倾向能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体现。

比如,以“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为例,要想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学生基本概念、理论掌握的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如学生是否已经能准确理解什么是度等。在设计教学步骤时,应从学生接受和消化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二、营造轻松良好的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只有当大脑皮层处于放松状态时,大脑的思考速度才会达到最大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空间,奠定基础,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总是有一种敬畏的态度,这一情感基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一步限制学生思维的活力。针对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除了知识教学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疏导学生的压抑情绪,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实现提供引导和帮助。

比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教师不必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以学生喜爱的物体为背景进行提问,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借题发挥”:“你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呢,能不能跟老师形容一下?”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应尽量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逐渐爱上数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是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措施。针对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以及目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为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疏导学生的压抑情绪,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实现提供引导和帮助。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领导者,还应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不断进行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教学理念数学教学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