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2015-02-26余洮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余洮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合理组

建;内容;氛围;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80—01

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基本形式,它是系统利用各因索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因为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所以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给更多学生提供机会,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笔者现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合理组建小组,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组组员的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为4—6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应该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学习成为可能,可以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二、设计合理内容,指导有效合作

1.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能力,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焦点、思考疑难点,在讨论方式、讨论思路方面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同时,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在组际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各组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要做好反馈环节的工作。反馈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反馈,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对一些学习重点进行提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这是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最终落脚点。反馈的方式应当是双向或多向的,反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追问,要鼓励各组学生进行质疑,促使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最终达成小组学习目标。

三、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从而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可提。课堂上,教师还要做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集体合作讨论的功能,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善用激励评价,调动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给予及时的肯定。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汇报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交流、协作,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研究,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