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学生思维 打造高效课堂

2015-02-26付巧荣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思维

付巧荣

【关键词】 高效课堂;思维;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77—01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学状态。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就如何在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文导入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上课开始时教师就要用有效的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课堂导入方法很多,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比如教《触摸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听课的角色,感受盲人生活的艰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开始老师就戴着墨镜扮演盲人摸东西的动作,表情惊慌失措,边说心里话边做动作。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和听着,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学习效果自然良好。提出悬念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激趣良方。总之,教无定法,关键的是通过激趣抓住学生的心,学生的神,使学习变得快乐,易被接受。

二、创造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1.相机诱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不仅要对整体教学有效掌控,更要对细节上的变化“因势利导”。教学的进展,本身是一个进程,它的结果就是由这种时时改变的进程组成。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必须要对每一个改变做出积极地应对,正确地引导。唯有如此,教学才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是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乃为善教也。”“相机诱导”中,所谓“机”既指教材关键点,又指学生思维兴奋点,二者是统一的。这一条件,便是教师大显身手的时机,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诱导,必然会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要深刻领会这些教材内容,调动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必不可少。叶圣陶先生曾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来说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展开想象的必要性。他说:“要领会《海燕》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要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飞掠”。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思维,和他们一起在海浪间穿行。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感受海燕在闪电中飞行无所畏惧的状态也可以采用舞台剧的形式,使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小海燕,体会那飞行的畅快与意气风发。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达到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真正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3.教师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第一,难度适中。所提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因此,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后进生,要尽量让他们也能“够得着”。

第二,富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到值得思考,愿意思考。尽量少提直接读课本上的内容就能回答的问题,最好提需要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的问题;不能只简单提“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而应多提“怎么样”、“为什么”等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通过我们教师来体现。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语文本身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科目,因此,语文教学的情感是进入语文世界的基础。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教师的激情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