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2015-02-26蒲建斌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学习兴趣阅读教学

蒲建斌

【关键词】 阅读教学;学习兴趣;阅读习惯;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48—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如何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众多中学语文教育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前预习。在上语文阅读教学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并查阅文章相关的背景及资料,更多地了解文章的知识,以备课上交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激发他们上课时发言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课堂情景演练,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其他一些课程,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师应改变那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活跃课堂的气氛,以朋友的身份直接融入到学生之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可以直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这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中的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把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适时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把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领会文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他们都有自觉预习课文,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仅仅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借阅室等去借阅资料,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有调查发现,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跟学生做好互动,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学习。这样,不仅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团队的作用。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知识,就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相对减少对课文的讲析,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由阅读。当然,这个阅读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文章,让他们自己真正投入到文章里面去,自我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意义,吸收知识。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仅限于课本中的文章,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刻地了解整个文章。通过整体领会文章的气势、文采、内涵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向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精读、细读。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对文章的各段进行精读细读。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分段论述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学习段落中的比喻、拟人、夸张、比拟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3.朗读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记忆能力很强,文章多看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但是他们都是一种闷声的记忆方法,没有通过朗读的方法将文章背诵下来。其实要求背诵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在记忆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李阳老师强调的语言学习就是多次的重复,是用嘴巴学出来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朗读学习法。

4.泛读的学习方法。语言是一种工具,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的桥梁。语文学习源于生活,我们要将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生活处处皆文章,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如电视作品、影像资料、流行歌曲的歌词等都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语言。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这些方面汲取语言方面的精华。当然在汲取精华的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一定的审美观,对一些语言糟粕要有判断,避免不良语言信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总之中学语文学习是以后学习各学科的工具。培养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把精力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传授方法上。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阅读效果,从而顺利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学习兴趣阅读教学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