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闻播音如何避免机械念稿

2015-02-26樊巍巍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主持人稿件

樊巍巍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探析新闻播音如何避免机械念稿

樊巍巍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如今,大部分广播节目从采集到播出可以由主持人独自完成,但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一般情况下需要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因此,现阶段的新闻播音仍然采用念稿形式进行。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如何避免主持人或者广播电台的记者在新闻播音中机械念稿的现象,并深入探讨了避免机械念稿的具体措施。

新闻播音;播音主持;念稿;广播节目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节目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和创新。如今,一些新闻脱口秀的主持人通常采用的播音方式是先列一个大体的内容提纲,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根据提纲进行即兴发挥,增强了节目的灵活性。但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一部分主持人或记者还是无法摆脱机械念稿的魔咒,一味地依赖于稿件,播音语气平缓单调、语速无起伏,让广播新闻播音无法体现主持人的感情色彩,严重影响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新闻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何科学有效地避免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中机械念稿的问题,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亟需面对的问题。

1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思维

语言的表达需要思维进行引导,广播电台新闻播音出现机械念稿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主持人或记者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思维。因此,在新闻播音过程中,主持人要充分调动心脑的灵活度,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思维。要在准备阶段,对新闻稿件有一个全面地把控和深入地认识,在搞懂稿件基本意思的同时,还要进入更深层次的认知,明确目标是为播出而备稿。通过对情感的控制以及语言表达的精心设计,随后通过镜头将新闻稿件的内容表达出来,培养自身良好的语言表达思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循序渐进。

1.1将语言思维贯穿于播音始终

主持人或记者通过对新闻稿件的掌握进行二次转化,将文字稿件转变成有声语言进行传播。基于新闻稿件的具体内容,需要主持人充分感受,并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主要包括形象和逻辑两个方面的思维特征。通过这种思维将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进行串联,从而使稿件成为一个灵活多变的整体。对句子、层次之间要以思维的方式进行。对于需要表达出反义的句子,利用好思维的方式进行表达。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你好呀”(前文是想表达出不好的意思),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思与实际内容会截然不同。由于思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随着内容不断更新,为了使新闻播音不再“干巴巴”,主持人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活跃度。除此之外,还要对新闻稿件予以充分认识和理解,通过不断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语言思维,使新闻播音不单纯等于念稿。因此,主持人或记者要充分重视培养语言思维的重要性,使备稿不再是简单地看句子能否读得通顺,字词的发音是否正确等这类低级创作。

1.2明确播音目标引领思维走向

主持人或记者要明确新闻播出的本质目的,在此基础上实现播出目的是新闻播音进行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在新闻备稿的过程中,要对目的进行充分理解和把握,并做好积极传播的准备是新闻播音的重中之重。因此,主持人在备稿时,要将新闻稿件的内容运用思维的方式进行串联,在整个稿件中,要分清重点和主次内容,最终利用语言艺术对其进行充分地展示,把握好语言的节奏感和情感要素,从而将思维引领到一个更好的方向。

1.3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

在新闻播音中,主持人或记者对于说出来的事件内容出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该事件没有一个具体认识和观点。因为对客观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主持人只是在播音中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感受。由于片面的思维观念,在面对新闻事件时不愿意去感受,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新闻播音中主持人所读的内容是单调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给观众枯燥乏味的感受。就客观来说,其核心就是事物最本质的实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不以还原新闻最为本质的内涵和事实为基准,不能很好地表达该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感情色彩,又怎么体现真实客观的本质呢?如报道一些大灾大难时,主持人或记者如果只是机械地念稿,没有任何感情色彩,那么对于新闻的传播也就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在对新闻进行报道和播音时,新闻工作者在保持中立的情况下,需要在新闻中表达一定的态度,进而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在进行新闻播音时,要积极培养主持人或记者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在形成语言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为播音思维。这对广大新闻主持人或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持人在准备稿件的过程中,要清晰明了其播音的具体目的,形成自身特有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便于培养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广泛地宣传自己的态度和目的,并将其贯穿于新闻播音的全过程。

2 新闻播音向口语化表达趋势发展

通过对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播音形式极为多样,包括播报式、讲述式以及说话式等。播音本身就是一种说话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必须考虑到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摒弃传统化一板一眼的播音腔,将文字转化为富有情感的有声语言,并且必须是自己内心所想表达的内容。虽然我们将新闻播音定义为说话,但该行为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还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新闻播音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因此播音语言必须清晰简洁;二是新闻播音具有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具有新闻性;三是新闻播音要比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更加生动和优美。一些新闻主持人只看到了其中一点,有些对于字词过于较真,而有些却显得过于夸张,失去了新闻的本质,以上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新闻播音的工作质量,使新闻传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将新闻播音进行口语化引导,在重点关注新闻特点的基础上,牢牢把握说话的艺术性。主持人或记者在准备稿件时,要充分明确播音目的,此外还要揣摩稿件中的语言,看其是否符合口语化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主持人培养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 基于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

3.1利用有声语言表现新闻本质特征

对于新闻来说,其最根本的属性就是真实。因此,主持人或记者在进行新闻播音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真实性地展现。在新闻播音中,还要把握好另一个时效性特征,也就是“新”。主持人要对比和分析每一条新闻,发现新闻与新闻之间存在的不同。在具体的新闻播音中,可以通过利用语速和用声的明快,表达新闻的新鲜性。

3.2从结构上对新闻特点进行把握

每条新闻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导语、发生的背景、新闻主体以及结尾等。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播音时,需要利用声音的变化以及声音衔接,在保证观众能听懂内容的前提下,让观众可以全面地把握整条新闻内容的结构,充分表达出新闻记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并体现新闻稿件的写作特点。

4 结语

为了科学有效地避免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中出现机械念稿的现象,主持人或记者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以新闻性为基础进行口语化地表达。除此之外,新闻主持人或记者要不断进行学习,补充新的专业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播音时,主持人或记者还要时刻与观众保持交流,让新闻播音深入观众的心里。

[1]阮晓玲.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播音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5(7).

[2]王硕.电视播音员播音技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4(11).

[3]贾宁,李浩.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论“播音腔”的含义[J].今传媒,2013(8).

[4]王小蕴.汉语普通话语音审美特质在新闻播音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下),2014(7).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主持人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