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江春水向东流》
——缅怀蔡楚生

2015-02-26张馨月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国统区抗战

张馨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江春水向东流》
——缅怀蔡楚生

张馨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高楼饮美酒,

几家流落在街头。

影片以上海一户普通家庭的生活变迁为线索,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的切口窥探8年抗战前后整个中国社会的波澜起伏。从大上海到抗战后方,从国统区到破落乡村,影片以全景式的叙述方法表现了当时社会最真实的状况,体现了时代所遭遇的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宏大的背景之下,编剧和导演把主要笔墨放在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描写上,更直观、更深入人心地探究了人物与时代的关系,给人巨大的心灵震撼。

1 “堕落的”张忠良

张忠良无疑是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角色。他从抗战前一个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热爱祖国的热血青年转变成为虚伪狡诈、大发卖国财的奸商。张忠良的转变并不是一种激变,而是在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逐步走入罪恶的深渊。影片在这种转变的叙述上有铺垫,并且过渡得非常自然。例如,在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当张忠良所在的卫生救护队向后方挺近而遭遇日军伏击时,张忠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把死去战友的血抹在自己脸上趴下装死,躲过一劫。这表明在张忠良的性格成分中有狡猾投机的一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投奔交际花王丽珍。他满怀热情地准备迎接新生活,没想到现实与想象截然相反,在前方战乱的时刻,国统区的这些人竟是如此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他痛苦、失望,然而在这样腐化的环境中,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最终,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堕落了。在最痛苦的时候,他找老龚喝酒,醉酒之时发自肺腑地说了一段话:“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要征服我,比日本鬼子还厉害!啊!我有点抵抗不住了……哼,有一天我也许会变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我自己了!”正是这样的电影台词及故事情节,使观众在心里早已能够想到张忠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那么,在影片后续的发展中憎恨张忠良的同时,也能对他产生一些理解和同情,从而也使张忠良的个人命运具有更大的悲剧性,也使我们对那个年代个人的渺小与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挣扎中的素芬

素芬是善良的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典型代表。在忠良走后,她以柔弱的臂膀撑起了整个家的生活,她孝顺公婆,爱护孩子,温柔又勤劳,任劳任怨。对于她来说,活下去的所有希望就是忠良的归来。她在苦难中挣扎,默默期待着战争的结束,“忠良回来我们一家就不用再吃苦了。”或许如果她永远见不到张忠良,那么就会永远在心中有着一份希冀,并努力活下去。然而,她终究还是看到了在两个上层社会女人中间周旋、油嘴滑舌、虚伪的张忠良,使她明白,他们现在的关系是一主一仆,相差十万八千里。素芬所有的希望在瞬间破灭,这个世界本就是无休止的黑暗,现在仅有的一粒火种也烟消云散了。所以,死是素芬唯一的选择。

3 蔡楚生眼中的“人的命运”

蔡楚生在电影创作中始终主张创作要立足于写“人”,尤其要表现“人的命运”。他说:“我们作品的任务,应该是社会上人数最多的人物之一,这样,他们的命运与喜怒哀乐,才会引起许多人关心、同情。如果这种人社会上很少,你写他,人们不容易理解,就不会引起很多人共鸣。”(蔡楚生《电影创作》)

人物的成功刻画离不开典型的环境。《一江春水向东流》把当时社会的全貌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观众:抗战后方游击队英勇激烈的抗战,在日军压迫下破败不堪的农村,日军的凶狠残暴,底层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国统区的纸醉金迷……从一个家庭的离乱到整个社会的苦难,这一切都是那样真实,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在影片结尾处,素芬跳河后,围观群众说道:“这年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忠良的妈妈哭道:“可怜的是我们还没有死,我们还活着,活着在受罪,无穷无尽的罪,天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台词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大的困惑与呼声,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渴望改变,却又不知如何改变,处在苦难中的人民迟迟无法解脱,深刻揭示了中国普通百姓在那个动荡年代无所寄托的现实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部影片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导演蔡楚生顺应了时代要求,表达了抗战胜利后广大民众要求改变不公现实的时代呼声和社会心理。可以看出,蔡楚生特别善于描绘一个家庭或几个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并且通过他们的遭遇,反映出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的真实面貌。

影片之所以让人感觉真实,与蔡楚生本身对社会的“亲历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蔡楚生本人曾在贫病交加中流亡七八个月。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蔡楚生亲身体验到十万难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境遇。他曾向友人倾吐心声:“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这话的含义我体会到了。我天天在难民生活的洪流里滚,受到血的教育,比我在上海十里洋场受的教育不知深刻多少倍!这要拍成电影多么震撼人心!这十万难民是个铁的证明,证明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透顶,湘桂、黔桂路上的撤退真是一次大表演、大暴露。”接下去,蔡楚生在“大后方抗战中心”重庆所目睹的腐败现象,更让他触目惊心。他选取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的故事,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结合,最终缔造出史诗性的恢弘巨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4 影片技术分析

从技术角度来看,影片大量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比如,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素芬抱着抗儿默默的思念忠良,而张却在月光下投向了王丽珍的怀抱;人民群众在日军的驱逐下流浪逃亡,而国统区却金碧辉煌、纸醉金迷;素芬一家破烂的房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摇摇欲坠,而张忠良与王丽珍却购置一套又一套豪宅……对比强烈的画面反复切换,更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对观众心灵产生了极大冲击。

无论是从人物、环境、技术,还是影片的思想性方面,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拍摄的典范。即便在今天,仍然对电影工作者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国统区抗战
中苏文化协会与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统区苏联形象的构建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战风骨不可丢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
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