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特征

2015-02-26何建明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1期
关键词:异域风情纪录片

何建明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探析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特征

何建明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当今纪录片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以真实性故事为基础,以故事化创作为理念,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纪录片人的共识。近些年,中国美食纪录片在国内受到极大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在其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试着从中国美食纪录片的人物、事件、背景三方面来探讨其故事化的特征。

美食纪录片;故事化;真实性

1 美食纪录片中的积极进取式人物的形象塑造

在纪录片的表现主题中,人的主题是其永恒的核心,尤其是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中更是如此。一个故事的驱动常常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作为故事中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双重性,其意义在于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纪录片故事化过程的基础。

中国美食纪录片以美食为载体,以人物为观照对象,通过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美食故事诉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的人物,不是假、大、空的英雄人物;不是地处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物;而是一种源自于高度社会化现实生活、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的积极进取式的人物。他们中有为家庭的幸福而艰辛付出、有因事业的奋斗而漂泊在外、有以美味的追求而孜孜不倦。尽管他们的心灵有诸多的疲惫,处境并非如意,但对于家庭、事业、人生却依然持有乐观的态度。例如,《舌尖上的中国Ⅰ》之“自然的馈赠”中于凌晨3点出门寻找松茸的单珍卓玛母女,以挖藕来养家糊口的圣武和茂荣兄弟俩以及深夜里远洋捕捞的林红旗等。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艰辛的,风餐露宿里为整个家庭而奔波劳碌、不舍昼夜。但他们却情愿于付出辛劳,陶醉于拾捡、挖掘、捕捞带来的喜悦,感恩于大自然的馈赠,憧憬于生活的美好。而《北京的味道》则将镜头聚焦在像张建军、黄北平、徐德政等远离家乡、漂泊于城市中的浪子。他们以美味为职业,兢兢业业地打拼,心甘情愿地付出,用美食获得了别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正是这样一个个充满朝气、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物构筑起中国美食纪录片的人物形象谱。他们拥有千百年来传统中国人的心声:对家庭团圆、生活美好,事业有成、自然和谐的渴盼。

2 美食纪录片中日常生活化事件的起承转合

纪录片的故事化中的事件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即人物活动产生的一种结果。如果纪录片缺失事件的存在,显然人物在影像中的活动就会丧失,影像故事的叙事也就无法得以铺展。因此,事件是纪录片故事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故事片或基于真实、或源于虚构的预设性事件有所不同,纪录片的纪实本性要求纪录片事件必须具有一种模糊性与流动性的客观真实性。

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事件倾注于日常生活化的事件,以人物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构造影像的故事情节,故事的魅力并不源自其自身的戏剧张力,而是依靠事件与事件在现实时空之中起承转合。它并不刻意追求悬念是否引人入胜、冲突能否高潮迭起、情节有无蜿蜒曲折。它只是忠实地记录着生活流中人与美食的关联性。这些事件可以是人们对美食拾捡、挖掘、捕捞等攫取的展示,也可以是人们对美食风干、发酵、蒸煮、烟熏、爆炒等制作的呈现,亦可以是人们对美食垂涎三尺、乐此不疲的追寻等。这些日常生活化的事件渗透了人们劳作的心血与生活的情感,散发着鲜活与真实的质感。如在《味道中山》之“捕捞美味”中对阿明带着期盼出海捕捞作业、黎华欢撑着小船穿行于大冲口红树林捕捞大头虾、陈金奂独坐船桨在泥沙冲积而成的竹排沙岛边下网捕捞黄鱼、祥叔在杂草丛生的淤泥中捕获禾虫的生活事件。这些事情,已然成为其现实生活的常态化表现。劳作之美与生活憧憬在他们捕捞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份表情、每一次期待中淋漓尽致地体现。每个捕捞事件又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具有了自然的流动性,而事件自然的流动性展开又导致了事件具有不可预知的模糊性,悬念在未知的日常生活行进中产生:他们捕捞的收获如何、捕捞是不是会遇到什么困难等。如此一来,事件在他们日常生活化中缓缓流淌,情感在事件的细节中徐徐呈现。

3 美食节目中的异域风情式背景应用

纪录片的故事化背景提供了故事叙事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背景。背景之于人物和事件,犹如遨游的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背景规定了人物行动的范围。因此,背景构成了纪录片的故事化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人物的叙述还是事件的叙述总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中展开。背景在其中无疑会承担起影像时间与空间的交代与暗示作用。与此同时,背景也可以营造人物在事件中的情感氛围、变换故事叙述的节奏等作用。

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背景是一个异域风情式的背景。从天南到海北、从原始森林到冰天雪地、从宁静致远的乡村到喧嚣繁华的都市。在这些异域风情中,不乏有《行走的餐桌Ⅰ》中对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沿途中北京、临清、杭州等十座历史名城风光的展示,有《味道中山》《云南味道》《好味广州》《家乡的味道》等地方性色彩浓厚风光的关注,当然也有《城市的味道》中对几十个城市风光印象的刻画。每一处的异域风情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中,人物的行动在异域风情的背景,衍生出异域民众集体性、程式性的文化。在异域风情的背景营造人物事件的情感氛围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在《稻米的歌唱》中对哈尼人开垦的梯田的多角度拍摄,烟雾的弥漫、清晨阳光初照、错落有致的梯田,只为营造哈族人诗意地栖息于世外桃源的生活:宁静悠闲、怡然自乐。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故事化中背景的异域风情,让观众在体验异域风光色彩的同时重温历史的岁月和感怀文化的沧桑。

4 结语

中国美食纪录片在故事化过程中,都是以人物、事件、背景的真实性为基础。在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质根本性原则下,使纪录片向故事性亲近。一方面可以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另一方面可以揭示表象真实下的本质真实。因为纪录片的故事性并不在于去肢解其本质上的真实,而是为故事本质的真实寻求一种创作的手段,以期缝合人的主观意识下选择性真实在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之间的裂缝。中国美食纪录片正是在故事化创作中坚持依靠积极进取式的人物形象塑造、日常生活化事件的起承转合、异域风情式的背景运用来吸引受众、感染受众。

[1]张同道.论纪录片的故事性[J].中国电视,2000(7).

[2]袁陈.故事化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

何建明 ,男,1990年,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异域风情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风情之旅
异域寻踪
Xu Qixiong: Master in Gongbi Style
西部风情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唐时风情诗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