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建构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探讨

2015-02-26慧,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语微课生态

吴 慧,吴 丹

(1.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2.孝感市文昌中学, 湖北 孝感 432000)

随着时代发展,有关外语教育的目标问题不断受到学者关注,在新课程标准下,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是我们该教什么?而应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1]中学英语教材几经修改,在内容上大大丰富,但是如何有效把握教材内容,做好现代化外语课堂,依旧是个难题。信息时代,“微课“的出现加快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有利于建构多样化外语课堂,促进外语教学。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应试为主,语言能力为辅

新课标已实施多年,目前环境下,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导致语言课堂主要以考试为中心,读写为主要手段。语言课堂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特点,违背语言教学宗旨,学生刚开始学习语言的热情,在经过枯燥单一的读写训练后,逐渐消磨。知识目标凸显于其他目标而被过多强调,教学目标呈现出单一化特点,与之相伴的是教学内容的枯燥,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

(二)教师主导,引导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听的地位,这是当今中学语言课堂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主动调整,语言内容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学生语言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提高。

二、中学英语生态教学

(一)教育生态学

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伴随生态环境教育在西方出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2]一百多年的发展,生态学广泛地运用于各学科,也逐渐成为研究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我国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生态学微观研究开始发展。国内外对于生态教学和生态课堂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于初中英语课堂生态教学的研究比较少。教学的核心是处理人的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使教学主体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英语课堂生态性

1.语言课堂的生态性:语言是需要学生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一项技能,学生参与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教师、学生、教学要素和信息技术共同组成整个教学框架,其中学生是生态模式的中心。在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中学习者与教师、语言乃至语言学习环境均发生互动;学生们课堂上的语言交流建立起自己的课堂生态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所接触到的语言文化对学生又产生感染,构造动态学习过程。生态外语教学观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外语课堂教学,视外语课堂教学为师生共同探索如何提高外语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过程。[3]

2.个体“生态位”原理:从生态教育学观点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生态位角色,在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充当的生态位角色也不一样。老师在教学上也有自己的生态位,要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角色的不准确会引起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找到自己生态位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并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而那些因为成绩不突出缺乏自信的学生偏离自己生态位,较少得到老师和同学关注,造成学习恶性循环。

3.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指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事物间的和谐共生。多样性原理是课堂微生态教学的关键。中学英语课堂学生间差异明显,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课堂教学要能兼顾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老师在教学评价上要能多样化,在授课上要能兼顾学生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语言自学的能力、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等。

三、微课在中学英语生态课堂上有效运用

(一)微课特点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4]微课是“微时代”的特有产物,借助网络和视频技术的小型课堂,是社会生态发展的产物。

“微课”具有形式丰富多彩和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每个微课视频都围绕一个知识点,用最精简的方式来讲解,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灵活利用教材资源,促进知识循环

微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剖析分析,对学生进行授课。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里已经推广多年,但是大部分多媒体的使用依旧是“换汤不换药”,老师将多媒体转换成为灌输语言要点的另一种工具。微课的出现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制作微课,需要掌握摄影、录音、编辑画面等多项技能,是对现代技术资源的合理运用。

微课的内容,需要老师对教案进行二次吸收和理解,是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运用和安排,如何将微课合理安排在授课环节中,是对课堂资源的合理安排。成功的微课是对资源的最大利用,能革命性地促进信息循环。

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都非常丰富,是按照语言练习和知识讲解安排并进。从生态发展的观点来看,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统一的教材内容也不符合生态发展模式的原理的。老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吸收和整理。微课能更好展现教材内容,特别是语言教材内容。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Where’s my school bag?”老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先放映微课,然后让学生练习总结,最后老师讲解。让课本上的呆板的知识运动起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老师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二次讲解和分析,让信息在课堂上循环更加通畅。对于课堂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还可以课下进行学习观看,扩展了课堂学习。

(三)创设语言环境,激发语言兴趣

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微课通过视听结合表现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微课创造一种轻松真实的语言氛围,更好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让学生真实感受语言。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Where’s my school bag?”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重点制作一个微课,该微课可以由老师安排同学参与,以熟悉的环境来进行“Where’s”句型的对话。内容上,同学们就几个主要单词和句型可以进行互相提问。视频中熟悉的场景和人物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制作微课,同学们能提前学习课文内容,培养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学生和老师互相了解、协调关系的过程。

(四)内容丰富有趣,开发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改革教师教学,创造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微课促进了“以人为本”的课堂,实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强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学习动机、组织学习过程等,也就是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进行广度扩大,深度加深,在教师的诱导和帮助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5]例如,在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Where’s my school bag?”微课时,内容上可以用前面的知识点制作不同场景,形式上采用对话,重点在“where’s”句型的练习。现代技术发展迅速,学生也可以参与制作微课,这样能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此外,微课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探讨式的微课,还有故事讲述式的微课堂,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符合生态多样性原理。

四、有效结合中的问题

现代技术教学有很多好处,但是微课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微课只是一种促进某个难点理解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在整个微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教师角色探讨

教师要能设计好教学环节,分配好课堂时间,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与学生、其他教师积极交往合作,互相沟通,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与探索来提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情感,促使其专业成长、自主发展。[5]教师要对自身语言知识、教学角色意识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性转变,结合“微课”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适应生态化英语语言教学的需要。

(二)学生生态位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构成了教学生态模式。微课帮助各种因素的互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制作和观看微课,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短小精悍“微课”给学生以启迪,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温故。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定期检查学习情况,不断接受学生反馈调整微课资源。

(三)资源选择

微课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最好方法是要建构合适的语言“微课”资源系统,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源。目前公认的合适的初中微课资源不多,根据学生情况,老师亲自设计制作微课更好。一节高质量、引人入胜的微课是一件体现知识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作品。[7]有学生参与的微课更加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开发设计微课,提高微课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戴建萍.生态外语教学观与中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建构[J].中学教学参考,2009(11):84-84.

[4]何晓萍,蒋 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4-44.

[5]汪小红,刘忠政.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83-83.

[6]秦晨.外语课堂的教育生态学解读[J].河海大学学报,2005(9):82-82.

[7]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5-105.

猜你喜欢

外语微课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