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帮扶模式研究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市大学科技园为例

2015-02-26萍,林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技园襄阳院校

李 萍,林 颖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市大学科技园, 湖北 襄阳 441050)

一、项目的来源和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帮扶模式研究的构思来源于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重点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是该项目的子课题,此项目研究从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和国内大背景出发,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建设创新型国家、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和职业院校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多维视角下,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市大学生科技园的建设运营实践以及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力图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帮扶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本就火热的创业势头继续升温,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更是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1]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毕业生是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创办中小企业的生力军。麦克思公司2013年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自主创业的案例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高于本科生。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否承担振兴民族大业的重任,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新使命,理应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塑造未来企业家群体;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技能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项目的实施与案例

(一)构建“三级联动”创业实践体系,开启大学生创业之门

构建“三级联动”创业实践体系,即建立“院系—学校—大学科技园”三个层级联动的创业实践体系,起源于系统控制的层次关系理论,意为具有内在关联而又分属三个不同层级、从低级到高级、从创业设想向现实转化的创业实践发展历程。学生一旦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和可行的创业计划,就可以很快付诸实践。第一级,各院系遴选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根据专业、特长、兴趣和目标组建创业小组,选派创业导师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撰写创业计划书,组织开展创业计划比赛;第二级,由各院系推荐创业计划比赛获奖团队给学校层面,创业导师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帮助其升级提档,并推荐给大学科技园;第三级,科技园免费提供场地、水电及办公家具、电脑等设备,创业团队“拎包入驻”开展创业实践。“三级联动”模式相互衔接,既促进了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创业实践,又推动了学生学业完成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与延伸。[2]

案例: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09级学生张某,在学校创业大赛中,其“二手商城”项目获得了一等奖,进入科技园进行孵化。在创业导师指导下,进一步找准定位,成立了襄阳思垦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管理团队帮助其成功申报了2014年湖北省科技厅“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项目”,获得专项扶持资金10万元。现在公司成为360公司的襄阳合作伙伴,吸纳大学生就业20多名。

(二)实施“导师+项目+团队”创业路径,引导创业者步入正轨

“导师+项目+团队”创业实施路径,是指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个人专业和自身能力特点,从项目规划到项目运行,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将科研优势和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资源,增加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增强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

案例:服装设计专业老师和两个学生合伙成立的襄阳仁川服饰有限公司,就是“导师+项目+团队”路径的成功案例。公司依托学校学生军训服装、毕业服装设计和制作这个项目,充分利用学院专业技术与设备资源,一年多来,在省内外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频获佳绩,在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秀大赛中获三等奖,在中国真维斯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最佳效果图奖等。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承担了襄阳市学前国学研究所举办的童话舞台剧服装、道具设计与制作工作,大获成功;与襄阳某文化传媒公司合作,进行中国汉服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并负责汉服的推广与销售;与襄阳某针织服装公司合作,开发设计制作的时尚个性T恤在2014年销售近万件。现在公司拥有国家一级服装设计师资格4人,吸纳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20多人就业。

(三)优化创业帮扶手段,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市大学科技园通过对大学生现有创业创新资源的有机整合,阶梯递进式挖掘创业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结构,充分地发挥大学生最大创业效能。主要采取了“三阶段、四对接、大手牵小手”的创业帮扶手段。三阶段,指“晒梦培育-起航助推-孵化提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培育期由“晒梦街”提供培育服务。“只要想创业,请到晒梦街”,通过招标的形式将晒梦街“铺位”交给学生创业团队,然后对“铺主”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开展经营。3~6个月培育期结束,根据成效优胜劣汰,帮助效益好的“铺位”升格提档,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或公司。第二阶段:由“起航湾”提供助推服务。进入“起航期”意味着真正开启了创业航程。帮扶政策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家具,最大限度地减轻初创公司的经济压力,帮助创业者全力以赴开展市场拓展。起航服务期1~2年,目标是帮助公司步入正轨。第三阶段:由“孵化港”提供孵化服务。进入“孵化港”的企业,除了享受政府的帮扶政策外,科技园按照五个方面的绩效评价给予租金减免优惠,最高可享受100%的减免,孵化期为3~5年。“四对接”即对接高校资源、对接成熟企业、对接本校实验实训及信息平台、对接金融担保机构。“大手牵小手”,是指科技园组织在孵成熟企业和大学生初创企业结对子、“手牵手”,通过业务外包、参与经营和管理等方式,带动发展。如湖北大兴红道生态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牵手襄阳昊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实现在孵企业大帮小的常态化。同时,为了挖掘创新创业资源,在学校首批遴选器乐协会、机器人协会、软件协会、创业发展协会等14个学生社团入驻创业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创业团队提供场地、设备和相应经费。[3]

案例:建筑工程装饰专业2013级学生乐某某,不仅对纸艺设计与制作有浓厚兴趣,并且敏锐地感觉到其中的商机。在大一的创业指导课程中,萌发了创业愿望,入驻科技园,成立公司不久就拿到了某婚庆公司一万朵纸艺花的订单。科技园及时选派创业指导老师,在本校学生中迅速组织起制作团队,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任务。2014年获得襄阳市科技企业孵化专项资助和襄阳日报举办的“梦想星时尚”公益大赛三等奖,受到了襄阳晚报、襄阳电视台记者的报道,现公司运行良好,业绩稳定。

三、项目运营成效

两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管理团队边运营边探索,在实践中为大学生创业设计了专业化、特色化的帮扶模式:“三级联动”创业实践体系、“导师+项目+团队”创业实施路径、“三阶段、四对接、大手牵小手、挖掘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资源”的创业帮扶手段,助推大学生成功创业。截至今年四月底,共帮扶、培育、孵化各类创业项目97项,接纳大学生创业团队86个,吸纳300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在襄阳周边汉江流域以及省内高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多次接待省市级领导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师生的考察调研活动,已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科技创业服务站,被湖北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被襄阳市政府认定为电子商务产教结合示范基地。承接了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成了襄阳市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服务平台,创建了襄阳市第一家创客空间“维胜机器人创新工厂”。已成为为襄阳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及选择到襄阳创业的全国各地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践行创业教育成果的综合服务平台,区域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孵化园区。

[1]陈加明,龙艳.高职学生创业园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24-26.

[2]周达疆.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304-305.

[3]黄玲.“十七大”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9):139-140.

猜你喜欢

科技园襄阳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神秘的包裹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大学科技园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以齐鲁大学科技园为例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