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5-02-26张润昊刘南方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张润昊,刘南方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2.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 710061)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随着人才竞争压力的加大,如何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众多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中,通过人才的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是最有效也是最积极的就业方式。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知识就是力量,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创业具有了充分的现实可能性。然而,创业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它涵盖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技巧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专业的学习,才能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领域便应运而生。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一词最早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被提出来。创业是指劳动者自己创立基业、创设岗位,而不依附于国家或社会提供的岗位。[1]所谓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实用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由五大体系构成,即创新创业文化培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体系、创新创业效果评估体系。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以及授课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创业教育的特征

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在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而产生的,其产生的目的是适应社会的与时俱进和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创业能力。因此,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社会和时代特色。

1.创新性特点: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就业环境而产生的,它不同于传统的素质教育,拥有自身特殊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评价标准,是教学体系的重大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需求,立足社会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2.教育性特点: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实质仍然是通过教学培养人才,只是教学的内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所不同,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授茶UN工业所需的心理、技巧和能力,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3.实践性特点: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活动,这也决定了创业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要贯穿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穿插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实践、了解实践,解决实践问题。

4.社会性特征: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并非仅仅是学校的职责,也非学校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创业教育受到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校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协作。

(三)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也能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从学校角度而言,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要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才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焦点问题。加之2008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就必须发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是满足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具有充沛的人生奋斗激情,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渴望。加上就业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寻求创业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到创业有关的知识,缺乏创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从而制约了学生创业梦想的实现。因此,发展创业教育,也是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3.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基础、教学规模、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本科院校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未解决这一困境,高职院校积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发展创业教育,是其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创业教育现状及制约因素

近些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在创业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实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相比,创业教育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勇于创造职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从传统的教学向创业教育转变需要在认识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在是当下的教育实践中,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往往重视对学生就业的引导而轻视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难以形成积极的创业意识和活跃的创业氛围。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既有高职院校管理者认识的偏差,也有学生自己的认识偏差,同时还有家庭和社会认识的偏差。就高职院校管理者而言,还有部分人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教学重在操作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还有部分教育者认为,对于就业率高的专业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也有人认为创业就是小商小贩,失去了教育的意义。[2]在创业教育的落实上也多是以创业大赛的形式展开,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培训,参与的学生也缺乏广泛性。从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来看,不少学生将创业简单的等同于挣钱,另外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创业靠的就是资金和人际关系,而忽视了对自身创业能力的正确认识和提升。从家庭和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来看,很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完学能够找一份安慰的工作,而不希望孩子冒巨大的风险进行创业;社会上很多人士也对大学生创业持消极的态度,同时也缺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启动资金和政策优惠。

(二)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是一个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由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组合而成。从现状来看,创业教育体系仍然有待完善。

1.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成功的教学模式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上差别的教学模式,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而在实践教学中,创业教育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创业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长效机制。

2.缺乏必要的服务体系: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教育,除了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实践,在实践创业中了解社会、了解创业的基本技能、增加创业知识的积累,这些仅仅依靠课堂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要的服务体系是保障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创业服务体系就是通过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3]如学校建立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场所,学校与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协商,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等等。

3.缺乏良好的支撑体系: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是保障创业教育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它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方面。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光是教授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需要对创业市场知识及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对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缺乏,创业课程大多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间及精力也相当有限,尚未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同时,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物资投入也比较欠缺,缺少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基地。

(三)缺乏良好的创业教育内外环境

创业教育的开展和落实,离不开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而这种环境既包括内部的创业文化氛围,也包括外部社会环境。而在现实的校园文化中,并未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没有形成积极探索、勇敢挑战的创业文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欲望。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他们具备良好的知识,拥有新鲜的创意和大胆的想法,而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资金和相应的指导。[4]而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的启动经费,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创业激励机制。在社会舆论上,也未形成支持大学生创业、尊重青年、尊重创业的舆论氛围,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不良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的形成。

三、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发展和完善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建立“专业—学校—基地”的联动机制;探索“项目+团队+基金+导师”的项目孵化模式、“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交融互动的课程创新模式、“大学科技园+创客之家+基地”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企业家+专家”的导师遴选模式、“1+N”的成果应用推广模式。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完善应当围绕“1235”即一个目标、两个依靠、三个重点、五大体系来展开。

(一)一个目标——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具体来说,针对创业愿望强烈,创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创业教育重在创业能力培养;针对普通学生创业教育重在增强创业意识,提升职业能力。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提升整体的创业教育实力,使得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得以提升,为将来的创业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两个依靠——依靠专业发展和创业政策

首先,发展创业教育必须依托于专业发展。创业教育不能搞大而化之,不能够脱离专业特点。创业教育既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也具有专业性的一面,创业离不开一定的专业方向,而这些专业与学生的自身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创业教育应当是立足在学生原先专业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教育,除了教授普遍适用性的创业知识之外,还应当教授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知识,将创业与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创业教育才有实效,创业教育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同样,创业教育也离不开政府的创业政策。创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政府通过制定各项创业政策和产业政策来引导和帮助有志青年进行创业。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最好的创业教育读本,将政府创业政策融入创业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知晓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创业政策,不仅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创业提供众多有益信息,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创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教育深深的植根于地方的发展。

(三)三个重点——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基地、创业导师

创业教育模式是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综合系统。探索良好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发展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转变创业教育观念的偏差,观念对于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必须首先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实现三类人的观念转变。一是转变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的创业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发展创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转变学生的创业观念,使其摈弃单调的就业思维,变就业为创业,充分发挥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三是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让孩子通过学习找到一份稳定、待遇较好的工作,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愿望,很少有家长希望自己子女在几年学习之后去冒险创业。这种思想不利于鼓励子女大胆地开阔思维,树立创业勇气,寻找创业项目。应当通过座谈会、公开宣讲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让子女创业对于社会、对于子女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上,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课程加强创业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立足学生的专业特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此外,加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创业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评价,与教学实践形成良好的反馈与实践效果。

创业教育基地是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创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形成校企联动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学校为创业教育提供指导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企业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对接项目,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亲身体验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高。

创业导师制度也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托和保障,将学生与创业导师对接,实行导师责任制度,一方面能够增强导致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便于到适合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信息和创业资源。

(四)五大体系——创业文化培育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教育导师体系、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发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创业教育文化体系。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影响和激励学生发展的潜在的重要因素。发展创业教育,需要培育良好的创业文化,在认识上明确创业重要性、行动上创业活动踊跃,形成人人热爱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尊重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激励和促进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两部分组成。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上,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课程加强创业的通识教育,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根据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而开展的旨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熏陶、创业能力锻炼。[5]实践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亲身感知创业的特点和所需要的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立足学生的专业特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是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与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结合,在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上,一是要立足专业,以专业为导向,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二是要培养学生亲身实践创业活动的勇气和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入社会,在事件中体验创业的艰辛与收获。[6]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形成校企联动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学校为创业教育提供指导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企业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对接项目,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亲身体验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高。

创业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帮助,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创业教育导师体系。一是实现学生与导师对接,由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形成创业实践指导日志;二是实行导师责任制度,导师指导的学生创业实践成绩直接与导师的奖惩评定和工资待遇挂钩,从而提升导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三是实行导师联席制度,导师积极与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接触,为学生出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后,要完善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一是建设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较少,多数教师为兼职教师,素质层次不齐,严重影响着创业教育的质量。二是建设创业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整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资源,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便利。三是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为学生创业争取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机会,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物质帮助。

[1]陈笃彬,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路在何方[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1):29-30.

[2]王振,黄雪飞.高职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18-20.

[3]何淑贞.高职创业教育需转换“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4(16):51-53.

[4]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3):15-17.

[5]黄朝晖.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8):82-84.

[6]高辉,赵文亮,程文玲.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55-57.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