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语堂中庸思想的表现及溯源

2015-02-26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庸林语堂儒家

朱 翠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从整体上来看,存在着一元论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陈独秀就曾提出过“打倒一切宗教”,[1]鲁迅则认为“中国文化是吃人的筵席”、“将中国书扔到茅厕里去”,[2]钱玄同主张“救现在中国的唯一办法,……不可不先废汉文”[3]等非常偏激的观点。相对于他们,林语堂却有不同的见解,他在审视多种文化思想的前提下,确立了共通共融和多元思维并存的辩证立场,他不歧视任何一种文化,不走极端,而是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不倚地加以评判,他最著名的论断便是“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一、林语堂的中庸思想的两种表现

(一)儒道结合——取其精华,融会贯通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林语堂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便是儒家思想,而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备受林语堂推崇,并把这种思想引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生活实践中。他曾说过,“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他反对思想和行动上的任何偏激和极端,讲求合理和有节。[4]他十分崇尚古人曾倡导的“中庸生活”,认为那种调节两种极端、寻求适度和谐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保持天性的完整和心灵的舒适。

在林语堂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他就向美国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所谓“生活的最高典型”的“中庸生活”的模式。他对美国读者说:这是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5]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这种“半半”的生活既不太忙碌,也不完全逃避责任,能让人过得舒服一些,因此,他认为这种中等阶级的生活,是中国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他还借用李密庵的《半半歌》来形象地说明中庸生活的具体内容。

林语堂还向美国人介绍了一种“最优越的哲学”模式——把道家的玩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融合为一的中庸哲学。他说,因为人类是生活于真实世界与虚幻天堂之间的,中庸哲学之所以最合乎人情,最理想,是因为它介于尘世的繁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之间。这样采取的一种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折中方式,使人摆脱了单一思想的局限和束缚,从而不必拘泥于某一思想使得自身无法自拔。

林语堂自诩为“现实主义的理想家”。他在思想上信奉道家学说,行动上遵从儒家思想,对于生活和社会,他总希望能采取一个既合理又和谐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在小说《京华烟云》中,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情节安排,都能从中看到林语堂信奉的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曾老爷是忠实的儒家信徒,他立足于现实,主张积极进取,渴望后代入世建立不朽的功业;而姚家的大家长姚思安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主张清静无为,淡化功名利禄,不问世事以求顺应自然之道。作者通过木兰和荪亚婚姻的缔结把这两个家庭联系在一起,使得木兰这位道家的女儿成为了儒家的媳妇。木兰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有着豁达豪放的性格;又因为接受了新式教育,使她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有着活泼开朗的个性,她喜爱大自然,经常穿梭于自然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她嫁入曾家后,辅佐婆婆料理家事,精明能干,温柔和善,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受到曾家上下的尊敬和爱戴。这种儒道结合的做法正合作者之意。他曾说过人生来就是一半属于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一半属于道家消极的人生观,把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互相调和使之和谐相处,形成辩证统一的思想观念,用这种思想来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才是最为理想合理的。

(二)中西互补——扬长避短,兼收并蓄

林语堂从小生活于基督教家庭里,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深入接触了西方文明,后来他出国留学,更是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化知识,因此,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不过,作为中国人,林语堂始终不忘本土文化,他十分重视国学知识的学习,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当中国现代文坛弥漫着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论思想时,林语堂采取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接受的文化,确立了“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思想观念。

在他看来,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积极进取、仁者爱人的思想和道家逍遥无为的观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西方的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科学创新等精神同样不可或缺,共同指导着人生的道路。中西思想在林语堂这里实现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这种辩证的思想观念是林语堂对“中庸”观念的一个拓展,不走极端,不偏不倚,使两种文化达到和谐共融的境界,这才是一种明朗健康的文化趋向。

这种中西结合的思想在小说《朱门》中有所表现。女主人公杜柔安就是一位既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又具有西方敢于追求独立自主精神的新女性。杜柔安是一位出身名门的小姐,她热情善良、文静体贴,富有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当唱大鼓的崔遏云被权贵扣押出逃时,杜柔安帮忙掩护,使她顺利逃走;李飞的嫂嫂曾评价她说:“她蛮诚恳的,和我想象中不一样,不象一般富家千金自以为了不起。”但她又具有不同于封建旧式家庭女子的胆小懦弱。在传统大家庭中,子女的婚姻通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爱情的权力,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束缚下,女子大都屈从于父母的要求和安排,很少大胆追求独立自主的爱情。杜柔安不一样,她受过现代高等学校教育,具有西方个性解放和独立自由的精神。她破除门第观念,大胆与出身贫寒的记者李飞相恋,为追求爱情甚至不惜与叔父作对,放弃“朱门”的小姐身份和巨额财产继承权。当李飞下落不明时,她孤身一人怀着身孕去兰州找他,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尽管在爱情道路上遭遇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她却坚强勇敢,保持了一股不向恶势力妥协和不认输的独立精神。

二、林语堂中庸思想溯源

(一)关于“中庸”的具体释义

林语堂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使多种思想实现了融会贯通,拓展了中庸思想的原始内涵,而有关中庸的原始含义,则经过了多种演变。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中,内也,从口从丨,上下通。”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明“中”字的本义是“以矢著正”,即箭射靶心,它也就进一步引申出了中间、中心的意思。而“庸”字,最早出现于中国西周时期的金文里,指一种器具,因为它经常使用,“庸”便由此引申出了“常”和“用”的意义。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庸,用也。”汉代的郑玄解释道:“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也就是讲中正之道是自然人生中的普遍规律。[6]

宋代的程颐、程颢进一步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6]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讲:“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过,而平常之理,乃天命之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二)[6]郑玄在《礼记·中庸注》中指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者,用也。”即是说,在这个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里,中间道路才是最佳的人生之路。[6]它能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以这支点为中心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

(二)子思、孔子的中庸思想

子思在《中庸》中大谈中和之道,提倡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庸生活。这种生活即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在两端之间寻找到一个折中的点,使矛盾得以化解,和谐共处。林语堂领悟到了其中的真知,一个人既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又要学会享受生活,在社会性存在和自然本性之间求得和谐统一,很明显,这种生活方式扬弃了儒家重于社会和道家重于自然的极端性,从而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即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最早的提倡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中庸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论语》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7]虽然孔子在《论语》中只使用了一次中庸的概念,但中庸思想在他的学说中所占的中心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

孔子反对“过”,也反对“不及”,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在《论语·先进》中,从孔子评价师和商两人的观点来看,两人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只有将强烈的进取心和谨慎的处事风格结合在一起,走一条中间的道路,才能无往不胜。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7]“叩其两端而竭”、[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7]意思是说看问题要两者兼顾,分寸适度,寻求一个合理的方式。中庸就是在诸种对立因素中追求其内在统一的可能性。

虽说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中庸生活,但这种寻求中和的思想并不简单意味着两端的折中。儒家认为居于两端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才是中庸之道的真正思想,它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折衷。

三、林语堂对中庸思想的进一步拓展

林语堂深受中庸原则的影响,这种思想他不但在作品中体现,而且还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年轻时期的林语堂钟爱陈锦端,但因为女方父亲的极力反对而分手,内心极端痛苦的林语堂独自求学,以缓解失恋之苦。后来,经人说和,他认识了廖翠凤,林语堂用了四年的时间说服了自己与她结婚。无爱的婚姻容易制造悲剧,但林语堂与廖翠凤的婚姻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培养出了感情,并相携一生缔造了美满幸福。

在此,林语堂正是用中庸思想来引导自己,与陈锦端的爱情幻灭后,他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方式,自暴自弃、消极堕落,也没有因为爱情失败而玩弄感情,而是选择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在平凡的婚姻生活中创造了幸福和美的果实。他曾说:在婚姻里寻觅浪漫情趣的人会永远失望,不追求浪漫情趣而专心做良好而乐观的伴侣的人却会在无意中得之。他就是用这种和谐适度的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不仅在爱情上,其他方面也如此,从而获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

林语堂信奉中庸哲学,他学贯中西,从而能够把各种思想文化融合起来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糟粕,实现了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既复杂又和谐的中庸人生观,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把这样的文化观念运用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智慧,而且还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和谐,生命更加精彩。

[1]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154.

[2]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

[3]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2.

[4]华业.林语堂的半半哲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8.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

[6]刘成纪.中庸的理想[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3,4,9,12,11.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72,158,102,19.

猜你喜欢

中庸林语堂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中庸自明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探访林语堂故里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