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究与实践

2015-02-24张玉华,刘宝昌,孙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花卉校企专业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013GG182)

当今企业不缺少一般工人,缺少的是能够进行后期开发和能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少的是动手能力强和有智慧的“工匠”。企业发展的新常态,迫使高等职业院校在管理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上要进一步创新,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工匠”,目前,这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育人的共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创新而且永无止境。

1 改变单一管理模式,创建完善的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封闭式办学,必须走全面开放的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不能只是学校一方热,企业一方冷,也不能只是学校或者企业单方面起主导作用,必须要有政府政策支持、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参与,只有实现校企双方或者多方互惠共赢,校企合作才能全面健康开展。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依托政府、行业、企业,成立“职教集团”、“职教联盟”、“校企合作理事会”等,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成效十分显著。这些合作机构一般是由学院院长担任会长,吸纳企业总经理担任副会长,建立政府支持、学院主导、理事会参与、校企互动的管理新模式,在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科研服务、职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例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先后牵头成立工程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其中包括35家工程机械企业、行业协会,12所职业院校;牵头成立学前教育职教联盟、建筑工程专业建设职教集团等。通过职教集团、职教联盟和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跟进下,形成了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1)专业共建。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和建设专业,如根据卡特彼勒有限公要求,为其设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江淮汽车设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等,而且这些专业都是根据企业要求,由合作方共同建设、企业文化特色明显。

(2)课程共设。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岗位群特点,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标准,校企双方共同设置核心课程。

(3)人才共育。在工学交替过程中,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都是学生的老师或师傅,学生既可以校内学到“够用”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在企业学到生存的“绝活”。

(4)过程共管。顶岗实习学生实现了远程动态管理,有带实习的老师,也有一线的工人师傅,学生的成绩由校企多方评价完成。

(5)责任共担。学生的实习安全、学生成长及素质提高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责。

(6)成果共享。产学研项目的开发由校企合作团队共同完成,成果收益由双方共同获得。

2 改变单一合作模式,实践“多元化”育人机制

(1)与企业合作建设“校中企”。2006年开始与排名第57位的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作,按照世界名企的用人标准共育高技能人才。卡特彼勒在学院投资2200万元,建成5206平方米的培训中心,每年为卡特彼勒订单培养120人,为亚太区企业培训员工4000人。双方共建山工机电工程学院、共建数控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3个专业、共建“国际化校企双栖型”教学团队、共建“校中厂”交互式学习平台、共同开发“SWE”(标准化工作环境)课程,“国际化事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9月获得国家教改成果二等奖。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6000万元,在校内建成15000平方米的食品生产性实训车间,并共建食品研究院,相关专业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校企共同开发的山楂红酒、山楂汁饮料、系列柿叶护肤品等产品已通过QS生产许可论证,2014年底已投放市场。通过食品研究院这一平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推动相关专业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公司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双赢。

(2)与政府合作建设“校中校”。与青州市人民政府共建花卉学院。青州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有“东方花都”的美誉。但随着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花卉技能型人才出现紧缺,尤其是花卉品种研发、组培育苗、网络营销等方面人才缺乏,成为制约青州花卉产业上档升级的突出问题。为破解难题,与青州市政府共同建设占地260亩的青州花卉学院,2005年9月投入使用;在共建商品花卉专业基础上,2014年又申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成立花卉研究所,青州政府出编制支付薪酬合作为学院引进花卉专业人才30名,双方共同管理,为推动青州市花卉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力支撑。

(3)与政府行政部门共建“园中校”。与潍坊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与潍坊综合保税区共建电子商务中心;在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与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共建地理信息工程学院,在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数据加工园双方共建地理信息及数据加工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平台等,这些“园中校”建设,实现了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为地方经济、当地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支撑。

(4)与部队合作培养士官。依据学院专业建设自身优势,经解放军某部、教育部批准,成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签约院校。双方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定向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技术等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潍坊是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具有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为载体,改变了单一合作模式,构建“校、政、行、企、军协同育人,产、学、研、鉴、培一体化建设”多元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 改变单一评价模式,不断解决校企合作新问题

在校企合作工程进程中,会遇到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例如,有些人对校企合作互惠,共建、共享、共赢认识不到位,不是从利益共同体考虑,而是只强调企业为我服务,忽视了自身也有为企业服务的义务,为深度合作设置了许多人为障碍;有的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不够融合,没能真正做到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专业、课程和教学质量,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而是仅限于企业要人与我提供毕业生,这种合作只是表面的合作;还有的受到企业人员变动和企业转型、经济效益波动干扰,严重影响到合作的紧密度和长久性。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作为高职院校应及时给出科学评估和改进。校企合作的成效,应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毕业生共同参与评价来完成。实践证明,学校必需密切关注并解决以下问题:及时把握政府政策,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详细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备的合作团队,既要有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也要有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参加,形成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要充分利用企业设备资源优势,搞好实践教学创新,利用合作企业完成绝大多数学生的工学交替;要举行企业调研、学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各岗位情况,根据学生和企业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逐步提升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专业教师要按照互惠原则按企业需求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学校还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进行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课题研究等潜力巨大;企业的管理文化、质量文化、竞争文化、产品文化、安全文化等都是学校需要掌握和消化的内容分,企业文化要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校企合作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和繁杂的,随着和作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涌现,努力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猜你喜欢

花卉校企专业
李鱓·花卉十二开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