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5-02-24方健美天津市红桥医院麻醉科30013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腰麻罗哌麻药

方健美 天津市红桥医院麻醉科 300131



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方健美天津市红桥医院麻醉科300131

摘要目的:探讨轻比重0.37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麻醉用药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60例择期股骨头置换术病人,按随机化原则分成CSA组和CEA组各30例,记录两组局麻药的用量、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种麻醉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局麻药用量CSA组明显比CEA组少,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CE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与C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完善,用药量少,血流动力学稳定。

关键词单侧连续腰麻轻比重罗哌卡因股骨头置换术老年人

老年病人生理功能减退,循环、呼吸系统的代偿调节能力下降,又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麻醉手术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至关重要。连续腰麻(CSA)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效果确切等优点,可经微导管根据需要主动地调节麻醉平面,减少甚至避免麻醉对病人生理功能的剧烈干扰。本文旨在分析单侧连续腰麻在老年病人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股骨头置换术病人60例(ASAⅡ~Ⅲ),年龄65~90岁,男26例,女34例,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随机分为连续腰麻组(CSA组,n=30)和连续硬膜外组(CEA组,n=30),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症及病种构成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麻醉方法两组病人入手术室后均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液,面罩吸氧,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无创血压(NIBP)。两组均侧卧位,术侧向上,选择L2~3间隙穿刺置管。CSA组蛛网膜下腔向头侧置入导管1~1.5cm,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375%罗哌卡因(0.75%罗哌卡因与注射用水1∶1体积混合)1.0ml,注药后5~10min用针刺法测试病人患侧感觉阻滞平面,若未达T10则追加上述局麻药0.5~1.0ml,直到达到手术麻醉要求停止追加局麻药,术中每间隔1h追加上述局麻药0.5~1.0ml;CEA组硬膜外向头侧置入导管3~4cm,先给予2%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后无局麻药中毒及全脊麻时给予混合液(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1∶1体积混合)6~10ml,直到达到手术麻醉要求,术中每间隔1h追加上述混合液5~7ml。手术开始前均给予咪达唑仑2mg静注,术中MAP低于基础值20%时给予适量的麻黄碱或多巴胺静注, HR低于55次/min时给予阿托品静注。

1.3监测指标病人入室后测量并记录其生命体征作为麻醉前基础值,以3min为间隔记录各时间点病人的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记录麻醉镇痛效果(Bromage分级法:无运动阻滞为0级;不能抬下肢为1级;不能屈膝为2级;不能屈踝为3级)、麻醉用药量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2结果

2.1两组病人麻醉效果比较最高阻滞平面CSA组平均为T10,CEA组为T8,两组比较有较明显的区别,但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优良率为100%,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及Bromage评分比较(n=30)

2.2两组病人手术麻醉用药量比较CSA组明显少于CEA组(P<0.05),见表2。

±s,mg)

2.3两组病人围手术期MAP、HR的变化比较两组间基础值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与基础值比较,CSA组MAP在第5分钟到术毕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MAP在第5分钟到术毕降低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病人围术期MAP、HR的

时间MAP(mmHg)CSA组CEA组HR(次/min)CSA组CEA组基础值114±17116±1686±1485±141min109±18115±1585±1384±163min108±14110±1386±1487±165min105±15106±1684±1382±1410min105±1496±1884±1481±1615min103±1495±1885±1385±1530min104±1598±1887±1887±161h104±1598±1786±1584±17术毕104±1699±1485±1684±14

注:1mmHg=0.133kPa。

3讨论

老年病人由于全身生理性退变,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代偿能力差,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1]。当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时,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麻醉管理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意义重大,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其剂量大、浓度高、麻醉效果好,但同时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麻醉平面过高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及循环影响,高浓度局麻药对脊髓血管和软脑膜血管有收缩作用,可导致脊神经缺血性损伤[2,3],因此,麻醉选择合适的局麻药剂量及浓度可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脊神经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性。

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大,双侧肢体阻滞且阻滞平面容易过高,使老年人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而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阻滞平面可控性好,可将阻滞平面固定在单侧肢体上,避免因麻醉平面过广而引起循环、呼吸功能抑制,用药量明显减少,对老年人的麻醉更为安全。单侧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完善、肌松更好,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副作用更小[4]。

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具有较少的麻醉药用量、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优点,因此,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2-633.

[2]易杰,黄宇光,罗爱伦,等.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1):26-28.

[3]翁碧峰,王心田,高晓秋,等.小剂量轻比重罗比卡因连续腰麻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1(8):585-586.

[4]杨承祥,李恒,章锦华,等.Spinocath导管针用于老年病人连续腰麻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8):465-467.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1-09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484-02

猜你喜欢

腰麻罗哌麻药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脱单
麻药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与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好麻药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