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氮磷钾肥综合管理

2015-02-22杨喜珍杨杰谢婉杨利扎西普赤旦增旺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氮磷块茎氮素

杨喜珍杨杰谢婉杨利扎西普赤旦增旺姆

(1.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日喀则·857000)

(2.西藏日喀则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藏日喀则·857000)

马铃薯氮磷钾肥综合管理

杨喜珍1*杨杰2谢婉1杨利1扎西普赤1旦增旺姆1

(1.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日喀则·857000)

(2.西藏日喀则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藏日喀则·857000)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肥,根据马铃薯的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要量,在各个时期予以适当的追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获得较高的产量。

马铃薯 氮磷钾 综合管理

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等,属于一年生茄科植物,粮菜兼用型作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糖类以及各种维生素等[1-3]。既能用于鲜食,也可炸条,或是加工成淀粉等,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种植,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种植作物。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总生产量也较高,均居世界首位[4],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却不高,仅仅排在第82位[5],就单位产量而言,我国马铃薯具有很大的增产空间[6-7]。国外一般认为肥料在作物增产中的起的作用可占到30%~50%[8],据统计,化肥对我国粮食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50%,中国农业生产惊人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大量肥料[9]。2012年中国农用化肥使用量达到5838.8×104t,按播种而积计算,平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为357 kg hm2[10]。化肥带来产量的同时,其过量施用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11]。当前,全球面临的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12],合理用好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重大科技问题,是现代农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重要任务。

1995年我国引入养分资源的概念,并且在水稻、小麦及玉米的研究应用中取得较大成果[13-14],然而,关于马铃薯的研究却较晚,而且不够深入[15-16]。马铃薯在完成其发育周期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磷钾[17],这些营养元素仅从土壤中吸收是难以满足马铃薯的需求的,必须通过施用肥料来补充,因此,如何协调马铃薯的高产与肥料的高效利用成为马铃薯养分综合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 、马铃薯氮素营养管理

氮是植物的生命元素,直接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同时氮素是决定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8-19]。氮肥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用量最大的肥料,氮肥用量不足,不仅会造成减产,同时影响其他有效养分的吸收,而过量施用氮肥,则 造成马铃薯地上部徒长,影响块茎的生长。过量施用氮肥会使块茎中的茄碱[20]及硝酸盐[21-22]的含量增加,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2007年Zebarth等[23]将最佳养分管理理念引入马铃薯生产,最佳养分管理需要根据马铃薯对氮需求规律决定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时期与其生理需求不符,导致马铃薯氮肥利用率低,进而使产量降低[24]。有研究表明,幼苗期前,马铃薯并不会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所需养分主要自种薯薯块[16,25]。Vos[34,26]认为,马铃薯播种后第28-42天以及出苗后60天后,从土壤中吸收很少量的氮素,对氮素的大量吸收主要集中在出苗后第12-60天。Alva[27]认为,如果在块茎增长期,外界可以提供足够的有效氮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Greenwood等[28]的研究表明,在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是持续的,但是在营养生长期间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氮量的一半以上。Irytani[29]建议应将全生育期需要的总氮量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作为底肥施用,余下的氮素在不同时期分次追施。孙磊[16]通过研究,建议适当控制马铃薯前期氮肥投入,以防止植株生长过旺,促进生长中心适时转移到下部,在茎块增长期追施适量氮肥可满足块茎对氮素的需求,促进块茎膨大。因此,根据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素需求规律,合理分配氮素供应,是提高马铃薯产量有效途径。

2 、马铃薯磷素营养管理

磷素构成植物体内多种重要化合物,缺少磷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磷素也是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如抗旱性和抗寒性[30-33]。与氮素相比,磷肥较稳定,磷肥被施入土壤后,不容易淋失含量相对稳定,所以磷肥养分管理相对容易。

3 、马铃薯钾素营养管理

钾素有品质元素之称,施用钾肥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的品质及产量。马铃薯属于喜钾作物,有研究表明,马铃薯产量与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34]。蒋富友[35]等通过试验研究,不论在哪个生育时期追施钾肥,均能明显提高脱毒马铃薯产量,其中以底肥增产效果最显著。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钾肥使用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产量下降[36-37]。

4 、马铃薯养分综合管理

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从外界吸收对养分是不间断进行的,尤其是块茎膨大期对养分吸收最为显著。马铃薯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曲线呈“前慢、中快、后减缓”的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38],吸收积累最快时期为出苗后第30~60天,生育前期和后期吸收积累量较小。马铃薯体内对氮磷钾的积累量达到最大时期为出苗后第60~75天,这时正值马铃薯开花期,地下块茎快速膨大,此时提供足够的养分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研究表明,马铃薯施肥均有增产效果,以氮、磷、钾肥配合产量最高[39],适宜的氮磷钾比例配合,提高产量的同时可提高肥料的当即利用率[40-41]。不少学者研究了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多数研究认为,马铃薯栽培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适宜施肥量基础上合理追施氮肥、钾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生长、产量提高及品质改善[42]。

在实际的生产中应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与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相结合,采取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实现马铃薯产业的优质高产。首先,因在马铃薯的生长前期,对氮、钾营养的吸收较多,故应以基肥为主,施足氮肥,或要早追氮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80%,以促使薯苗早生快发。基肥常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且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入。其次,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应在适量补充磷素营养的前提下,重施氮、钾肥,以施钾为主。氮肥在追肥中不宜过迟,尤其在后期,以避免茎叶徒长和影响块茎膨大及品质。可分为2~3次施用,齐苗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促早发,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此时氮肥占施氮量的30%,钾肥占总施钾量的20%。现蕾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茎叶持续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块茎的膨大。这次追肥一般施入总施氮量的20%,总施钾量的40%。追肥宜在下午进行,应避免肥料沾上叶片。开花后一般不再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肥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以免造成地上部分徒长,增加养分消耗。追肥以施用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才能达到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积,促进块茎膨大,提高产量的目的。

[1]Jackson S D.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control induction in potato[J].Plant Physiology.1999. 119:1~8.

[2]谢建华.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7,23(5):4~7.

[3]王静,吴建宏.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97~98.

[4]张西露,刘明月,伍壮生,等.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10, 24,(4):237~241.

[5]谢开云,屈冬玉,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生产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比较[J]世界农业,2008,349(5):35~41.

[6]孙磊,王弘,李明月,等.马铃薯生产的氮肥管理策略[J].中国马铃薯,2013,27(5):314~318.

[7]杨帅,闵凡祥,高云飞,等.新世界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马铃薯,2014(5):311~316.

[8]Stewart W M,Dibb D W,Johnston A E,Smyth T J.The contribution of commercial fertilizer nutrients to food production.Agronomy Journal,2005,97(1):1~6.

[9]许秀成,汤建伟,刘丽,等.三论“人口 粮食 磷资源 肥料”[J].磷肥与复肥,2013,28(1):1~8.

[10]彭世琪.中国肥料使用管理立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0):4109-4116.

[11]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12]赵其国,滕应.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田土壤,2013,45(1):1~7.

[13]张福锁,王兴仁,王敬国.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生物学途径[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 (增):104~110.

[14]杨万忠,牟思维,韩清芳,等.不同水分条件下平衡施肥对旱地冬小麦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10):1956-1963.

[15]郝艾芸,张建军,申集平.马铃薯病毒病的种类及防治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2):62~63.

[16]张子义,樊明寿.旱作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30(3):271~274.

[17]张海霞,李美娜,付增娟,等.土壤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3(24):30~31.

[18]R.O.Ankumah,V.Khan,K.Mwamba,et al.The influence of source and timing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four sweet potato cultivars[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100:201-207.

[19]Schlesinger W.H,Hartly A.E.A global budget for atmospheric NH3[J].Biogeochemistry,1992, 15(3):191~211.

[20]Czopek A T,Szyszkx M J,Lisinskx G.Change in glycoalkaloids content of potatoes destined for consumption[J].Food Chemistry,2008,106:706~711.

[21]Santamaria P.Nitrate in vegetables:toxicity,content,intake and EC regulation[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6,86:10-17.

[22]Wiera S,Andrzej Z C,Katarzyna P.Effects of various fertilization systems on the dynamics of nitrate(v)concentrations in potato tubers after harvest and during storage[J].Poland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2007,22(1):15~22.

[23]Zeharth B J,Rosen C J.Research perspective on nitrogen BMP development for potato[J].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2007,84:3~18.

[24]孙磊,谷浏涟,刘向梅,等.氮肥施用时期对马铃薯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1,25 (6):350~355.

[25]刘向梅,孙磊,李功义,等.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养分转运分配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4):59~66.

[26]Vos J.Split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potato:effects on accumulation of nitrogen and dry matter in the crop and nitrogen budget[J].Journal of Agriculture Science,1999,133:263~374.

[27]Alvx A.Potato nitrogen management[J].Journal of Vegetable Crop Production,2004,10(1):97~132.

[28]Greenwood D J,Neeteson J J,Draycott A.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for the dependence of growth rate of arable craps on their nitrogen content,dry weight and aerial environment[J].Plant and Soil,1986,91:281~301.

[29]Iritani W M.Seed productivity:stem numbers and tuber set[C].Proceedings of Annual Washington State Potato Conference 1978,17:1~4.

[30]陈瑞英,蒙美莲,梁海强,等.不同水氮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利用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3):196~201.

[31]Palta J P,Whitaker B D,Weiss L S.Plasma membrane lipids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reezing tolerance and cold acclimation of Solanum species[J].Plant Physiology,1993,103(3):793~803.

[32]崇行.磷肥的施用对羽衣甘蓝抗寒性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3,39(7):6~7.

[33]鲁剑巍,邹娟,周世利,等.施磷对越冬期高羊茅生长,养分吸收及抗寒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8, 16(5):436~441.

[34]程东娟,任振江.高寒半干旱地区聚垄集肥覆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马铃薯产量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05(5):7~13.

[35]蒋富友,杨永泉.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4,20(5):280~281.

[36]张永成,纳添仓,阮建平,等.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7,15(5):274~277.

[37]冯瑞琴,田丰.氮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3(4):44~46.

[38]段玉,张君,李焕春,等.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肥效的研究[J].土壤,2014,46(2):212~217.

[39]段玉,绥德宝,赵沛义,等.马铃薯施肥肥效及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8,22(4):197-200.

[40]陈洪,张新明,全锋,等.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冬作马铃薯产量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0,24(4):224~229.

[41]EI一Sirafy Z M,Khadra A,Abbady A M,et al.Agro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otassium fertilizers for potato crop[J].Australian,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2008,2(4):1092~1103.

[42]朱洪涛,马力,门文革.追施不同肥料对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产量的影响巨[J].中国马铃薯,2010,24 (3):153~155.

Potato Nitrogen;Phosphorus; Potassium Management

Yang xizhen1,Yang jie2,Xie wan1,Yang li1, Zaxi puchi1Danzen wangmu1
(1.Shigats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igatse 857000,Tibet)
(2.Shigats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 Shigatse 857000,Tibet)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re required in large quantity for potato growth and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art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he potato,proper fertilization in each period,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and high yield.

potato;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nutrients management.

*杨喜珍(1986-),女,侗族,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马铃薯脱毒,马铃薯育种及栽培工作。联系电话: 13659562496

猜你喜欢

氮磷块茎氮素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烤烟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