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藏墨竹工卡县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2015-02-21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技术

焦国成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

摘 要:冬小麦是我区的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之一,在西藏种植冬小麦,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改变了我区冬日土地大部分撂荒的局面,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是一种农田冬季栽培的好作物。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各个乡镇每年都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且面积也逐年扩大,但墨竹工卡县由于耕作粗放、品种更换缓慢、农田基础设施欠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原因,限制了冬小麦的亩产量提高。对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该县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供墨竹工卡县冬小麦种植户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该县冬小麦的单位亩产量,提高小麦的品质。

关键词:西藏墨竹工卡县 冬小麦 栽培技术

浅析西藏墨竹工卡县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焦国成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

摘要:冬小麦是我区的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之一,在西藏种植冬小麦,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改变了我区冬日土地大部分撂荒的局面,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是一种农田冬季栽培的好作物。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各个乡镇每年都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且面积也逐年扩大,但墨竹工卡县由于耕作粗放、品种更换缓慢、农田基础设施欠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原因,限制了冬小麦的亩产量提高。对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该县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供墨竹工卡县冬小麦种植户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该县冬小麦的单位亩产量,提高小麦的品质。

关键词:西藏墨竹工卡县冬小麦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焦国成(197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推广工作。联系电话:13638991826.邮箱:jiaogcls@163.com

Abstract:the winter wheat is one of the main food crops, in Tibet planting winter wheat,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wheat yield, has changed the situation in our region in winter, most of the land is abandone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lour is a good crop of instead of spring wheat cultivation. In the township, maizhokunggar County, Lhasa city each year have the habit of planting winter wheat, and the area has expanded each year, but maizhokunggar county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cultivation, species replacement slowly, lack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ntent is low, limiting the per mu yield of winter wheat improve.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proposed the county winter whea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growers reference for winter wheat in maizhokunggar Count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nit of the county of winter wheat yield per mu and improve wheat quality.

Keywords:Tibet Mozhugongka county;winter wheat cultivation;techniques

The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inter

Wheat in Tibet Mozhugongka County

Jiao guocheng

墨竹工卡县位于拉萨东部,地处西藏中部,位于拉萨市区以东75公里处的318国道旁,东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相邻,西靠拉萨市达孜、林周两县,北连那曲地区嘉黎县,南接山南地区乃东县,交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县政府所在地在工卡镇,以农为主,农牧并举。是林芝进入拉萨的东大门。全县辖七乡一镇,4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1850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9203人。县域面积56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2毫米,无霜期为90天左右。全县耕地面积8.6万亩,草场面积达490余万亩。[2]农牧业是该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多年来,自治区、拉萨市、县委县政府对墨竹工卡县农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墨竹工卡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供给能力不断加强,但农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老化的现象仍十分明显,农业生产中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为地方品种和一些老品种,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的更换。农田基础设施欠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仍然是限制墨竹工卡县农业快速发展步伐的主要制约因子,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亟待提高,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业生产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较多,结合墨竹工卡县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示范推广一批冬播作物,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使墨竹工卡县种植业结构实现初步优化和升级,形成墨竹工卡县农作物结构的合理化格局,不断走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道路。[3]据2013年的墨竹工卡县统计年鉴数据可知,该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了5243.34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4128.29公顷,粮食共产24189.35吨,其中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为452.66公顷,总产量达到2936.75吨。[4]冬小麦是该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在墨竹工卡县的播种面积不大,但它对该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墨竹工卡县农民对冬小麦管理不重视、耕作粗放,再加之该县冬小麦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大、农田基础设施欠缺、农民科技种粮意识低等原因,导致在种植冬小麦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瑕疵。虽然每年在该县我们也开展一些冬播前种植方面的培训,但是在冬小麦种植、栽培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促使该县冬小麦的亩产量徘徊不前,品质不佳。为此,结合我长期进行冬小麦新品种推广的工作经验,以及在不同地县栽培冬小麦的体会,浅议我对该县栽培冬小麦的一些技术要点。

1抓好播种质量

1.1选种备种:播前对选用的种子进行机械选种或人工选种,筛选出秕粒、碎粒、小粒、病粒、草籽、泥沙或其它夹杂物。然后把种子曝晒2—3天可尽快结束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率与发芽势。选用我区目前生产上主推的新品种。如山冬7号。

1.2适期早播:墨竹工卡县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6日至10月16日。

1.3播种量:机械播种,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7.5公斤-20公斤之间。

1.4施肥:播种前一定要施足有机肥如羊粪或油饼等2000公斤左右,注意要充分腐熟。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5公斤。没有施基肥的地块,每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0-15公斤。施足有机肥。施足上述底肥后,酌情追肥,各地块结合测土配方结果应用。建议适当搭配施用氮、磷、钾化肥,亩施尿素15公斤,二铵12.5公斤,氯化钾5公斤。在返青期或者拔节期看苗情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二铵和氯化钾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尿素40%做底肥,60%做追肥。机械播种时在播种机里将种子拌二胺5公斤一起下种。

1.5播种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机播。播种质量的好坏除与种子质量、整地质量、底墒状况有关外,还与播种方式、播种深浅有很大关系。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保证适宜的基本苗是构成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基本苗要保证在20—25万,最高茎蘖数40—50万株/亩,亩穗数25—32万/亩,穗粒数32—40粒,千粒重45—50 克。

1.6种子包衣:精选过的种子播前应进行药剂拌种,可有效防治种传病害。

1.6.1机械包衣:种子精选后,用5BY-5L型种子包衣机进行机械包衣,常用的药剂有卫福、立克锈等。用“卫福”种衣剂0.4斤兑水1.2斤,拌种100斤;用“立克锈”0.2斤兑水2斤,拌种100斤,使种子田的种子精选、包衣率均达到100%。

1.6.2人工拌种:也可进行人工拌种,“卫福”人工包衣用药0.4斤、兑水0.8斤,拌种100斤;“立克秀”人工包衣用药0.2斤、兑水2.5斤,拌种100斤。具体方法是把药剂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把药液喷酒在种子上,随喷随拌,使药液均匀地洒在种子上,种子湿润后稍闷一下,摊开晾干,不要放在太阳下晒。然后进行红种子包衣,之后晒干,最后选择适宜的时期进行播种。

2播前主要准备工作

2.1地块选择:选择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前茬为青稞、油菜、马铃薯、豆类、绿肥等作物的地块。如“山冬7号”冬小麦适宜在砂壤、地下水位低的农田种植,切忌在粘土上种植。

2.2科学灌水:要求灌水时要浇透灌足。

2.3精细整地:整地粗放,种子容易露在地表或深埋在土块下,既浪费种子且出苗差。播种前随耕随耙,打碎土坷垃,做到土壤疏松、保墒、上虚下实。播种后再耙平地块,做到地平埂直,田畦大小适宜,以利均匀灌水。整地效果要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杂草多的地块应及时先浅翻耕,待杂草、自生麦苗出苗后,再进行深耕,起到灭除杂草与自生麦苗的效果。耕作深度要适度,不要一下把犁底层翻上来,要逐年加深耕作层。地力好,施肥水平高的应耕得深一些,一般以18—24厘米为宜;地力差施肥水平低的宜浅耕一些,一般以15—18厘米为宜。

3田间管理

3.1越冬管理

保苗促壮:麦苗出土后及时查苗,发现有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苗,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麦田有4片叶时,底墒不足的干旱田块要及时浇一次苗期水,其余麦田不必浇苗期水,只浇越冬水。

越冬水:浇灌的日期掌握在夜冻午消出现的时期,也就是晚上土壤冻结,中午土壤化冻的时期浇灌。要在土壤化冻后的中午开始浇,做到小水慢灌,浇足浇透,当天渗入土下,无积水。海拔较高的地方灌越冬水保苗更为重要,适时足量的冬灌是安全越冬的保障。灌入田块的水量宜多不宜少,宜早不宜晚。

镇压:搞好冬季镇压麦田工作,压麦应以下列麦田为重点:冬季无雪、气候干燥、越冬水浇的早或未浇冬水的麦田;因冻化跑墒、表土已落干到分蘖节的麦田;整地质量不高,坷垃较多的麦田。镇压麦田时间一般是地封冻后,麦田经过一冻一化,地表有一干土层时进行,我区一般在2月初至返青前均可镇压,但早压的比晚压的效果好。压时要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抓紧作业,早、晚有冻不能压。

牲畜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有网围栏最佳。冬小麦出苗期间,由于农牧民对牲畜的管理不严,容易造成牲畜入田啃苗子,造成冬小麦减产,因此出苗期间禁止牲畜进入麦田啃麦。

3.2早春管理

返青时应早施、重施返青肥。返青水宜早不宜迟。在墨竹工卡县应在3月底--4月中旬前追施返青肥。返青肥水:掌握在春生一叶露尖时,即麦苗主茎心叶长到1-2厘米,麦苗由灰绿转为嫩绿这时土壤已解冻及时浇返青水。灌返青水顺序是先壮苗田块再弱苗田块,最后旺苗田块,先阳坡后阴坡,先沙质土后粘质土。结合松土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海拔较高地灌返青水的时间除看苗外还要结合天气,如遇降温天气过程,返青水要适当推迟。

中耕除草:灌水后4-6天,抓紧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松土保墒,灭除杂草。

预防虫害:返青时要注意防治麦蚜、麦红蜘蛛危害。查找虫害发生多的田块与集中地段及时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亩用溴氰聚酯150-50毫升加水50公斤(每个喷雾器内加药品3-5盖,加水10公斤,每亩喷5个喷雾器)或结合灌返青水每亩撒施3%地虫杀星3-5斤进行防治。

3.3中期管理:

中期田间管理指冬小麦拔节到抽穗阶段的管理。拔节后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营养生长进入生长高峰期。田间管理要有利于促根、促大蘖成穗、促大穗,保证足够亩穗数。

水肥管理:茎秆第一节间伸长时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10公斤(看苗情追施),后期适当控制水肥。

除草防虫:在麦苗尚未封垅时及时深耕并铲除田间杂草。中期也是麦蚜盛发期,要及时检查虫害,及时用溴氰聚酯、灭蚜威等农药防治。

3.4后期管理:

冬小麦抽穗杨花后,这一时期以保粒数,千粒重,减少不孕小穗,防早衰为重点实施田间管理。

4及时收获

熟,个别品种由于籽粒外颖包裹松散,收获晚容易造成自然落粒,蜡熟期选晴朗天气及时收割脱粒入库,以减少损失。确保冬小麦的丰产丰收。

5储藏

冬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进行脱粒和干燥。种子脱粒后,必须尽早晒干扬净,否则容易因霉变、发芽和病虫危害而降低食用价值、来年播种质量或种子品质。要求麦类作物的籽粒含水量不高于13%。严禁与农药等有毒物质混存。

综上所述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将有利于该县种植冬小麦的农民参考,对提高墨竹工卡县冬小麦产量,提高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力带动当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推广应用,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种田水平,还能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科技在当地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积极引导农民科技种田的意识,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墨竹工卡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13年,242页.

[2]尼玛扎西,西藏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页.

[3]胡松杰主编,西藏农业概论[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5页.

猜你喜欢

冬小麦栽培技术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甘肃冬小麦田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和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