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损伤控制骨科的实施与护理

2015-02-20徐慧仙金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骨盆骨科静脉

徐慧仙 金丽萍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浙江 兰溪 321100)



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损伤控制骨科的实施与护理

徐慧仙 金丽萍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浙江 兰溪 321100)

目的 分析研究损伤控制骨科对严重骨盆骨折病人的治疗效果、实施方式及其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3年以前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之后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伤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救治护理可显著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严重骨盆骨折; 救治; 损伤控制骨科; 护理

Severe pelvic fracture; Treatment; Damage control of orthopedic; Nursing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及建筑工伤等也逐渐上升,特别是高能创伤及多发性创伤,如严重骨盆骨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年来损伤控制骨科的理念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骨科的治疗及护理中。2013年以来,我院将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应用到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中,采取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2013年共收治严重骨盆骨折患者52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9~75岁,平均(46.87±6.1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处坠落20例、压塌伤9例,52例均伴失血性休克。其中并发泌尿系损伤15例、四肢长干骨骨折8例、直肠肛门及会阴损伤5例、脾破裂5例、胸腰椎骨骨折4例、脑外伤2例。将2013年以前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2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以后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护理的26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伤后早期,进行多部位创伤治疗及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分三个阶段救治:(1)初期简化手术治疗。(2)行ICU复苏治疗。(3)进行确定性的修复重建手术。做好各阶段护理。

1.2.2.1 第一阶段护理 (1)全面评估及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了解受伤经过、受伤类型,在12 h内及时发现是否有内出血、颅脑损伤等致命性症状,伤后36 h观察有无隐匿性损伤[2]。置患者休克卧位,判断意识状态和是否存在通气障碍,用手触摸患者的肢端温度并了解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相关记录。快速建立多路静脉通道,给予输液、输血及充分扩容。面罩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保留尿管,单位时间内尿量可直接反映休克的程度,为输液量及速度提供又一可靠的依据[3]。(2)骨盆制动及控制出血:在病情危重期间行简单的外固定及牵引,以保护骨折端附近的血管神经,防止继发出血。做好牵引护理,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肢体的活动情况,保持正确及有效的牵引状态。骨牵引的针眼处用碘伏消毒3~5次/d,注意渗血情况。(3)疼痛护理:骨盆骨折后广泛出血,患者常伴有腹痛甚至休克。未明确腹部疼痛原因时不予止痛治疗,诊断明确的腹痛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动作要准确、轻柔,避免动作粗暴加重患者疼痛。鼓励患者表达疼痛及不适感,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认知,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使患者配合疼痛治疗。(4)保暖:加盖柔软棉被,使用升温毯,空调提高病房室内温度,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暴露,忌用热水袋。输液时适当加温(不超过40 ℃)。

1.2.2.2 第二阶段护理 (1)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继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血压、脉搏、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和中心静脉压综合评估,维持一定血容量。(2)纠正创伤生理紊乱:观察体温变化,注意保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维持一定尿量及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针对凝血障碍,快速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3)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必要检查,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的类型时用担架或床单整体移动,不随意改变患者体位[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术前30 min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加强与患者沟通,对未婚女性患者告知其骨盆畸形可导致骨盆狭窄,影响生育,应及时手术。

1.2.2.3 第三阶段护理 (1)防止局部出血感染: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渗液,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每日更换并保持通畅,做好相关记录。(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绝对禁烟;多饮水降低血黏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腹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保护静脉,宜选择上肢静脉或颈外静脉;注意观察下肢的肤色及温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积极给予肢体按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3)预防其它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技巧。痰液不易咳出时,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教会患者吹气球训练促进肺复张。做好会阴部清洁,保持尿路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量,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按摩受压部位,合理使用气垫床,并做好皮肤交接班。(4)功能锻炼:术后2周绝对卧床,予被动按摩及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主动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2周后行髋关节、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活动。3~4周搀扶下地,5~6周拄拐不负重走路,8周轻负重,10~12周负重行走。

1.2.3 心理护理 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宣教,介绍恢复良好的病例,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支持作用,树立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1.3 观察内容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26219.31±19.8754.76±7.1920.32±2.75对照组26546.25±21.38107.99±8.5435.74±3.87t57.116424.312616.5611P<0.01<0.01<0.01

3 讨论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病情危急,常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失血性休克是危及生命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若行一期手术治疗会给患者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损伤控制骨科对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研究发现,运用损伤控制骨科的三阶段救治程序对患者进行救治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之,与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相比,损伤控制骨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 刘玲芬,徐红芳,洪华兴.损伤控制骨科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57-758.

[2] 王文,闫国章,周振宇,等.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儿童开放性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179-181.

[3] 黎宁,常军英,马国庆,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49-450.

[4] 黄秋梅.35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95-196.

徐慧仙(1977-),女,浙江兰溪,本科,主管护师,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R473.6,R681.6

B

1002-6975(2015)07-0637-02

2014-10-26)

猜你喜欢

骨盆骨科静脉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