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

2015-02-15刘胜军

法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江平财新三峡

◎ 文 刘胜军

当下的中国,正在尝试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穿越历史的三峡,打破历史周期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最终在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说,这是在两千多年中华历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市场经济激发出巨大潜力,缔造了长达35年年均9.8%增速的世界经济奇迹,并推动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市场经济亦有好坏之分。中国1.0版本的市场经济有两大缺陷:一是政府保留了过多的资源支配权和审批权;二是缺乏有效的法治来保障。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滋生严重的腐败。涸泽而渔式的发展,亦将环境承载力推至临界点。

回想2001年夏天,经济学家吴敬琏与法学家江平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对话。吴敬琏对江平说:“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家有个天真的想法,以为有了市场经济,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2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认识到,市场经济有好的,也有坏的。”江平回答说:“改革开放初期,法学家也有个天真的想法,以为有了法律,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2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也认识到,法律有好,有坏,

《财新看见:中国又五年》

主编:王烁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有法律不等于有法治。”

两位老人担忧的问题倏然成了现实。《中国又五年》犹如一部浓缩的权力寻租史,通过专业、翔实的报道,还原了一些人“权力搅买卖、上下其手”“操弄法律、逆之者亡”的惊人事实。很多犯罪细节,超出善良人们的想象力。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更揭示出“权力与市场经济耦合”所带来的灾难性腐败后果。书中对于黑马安邦、平安的深度报道,折射出财富帝国背后隐秘的权力身影。

庆幸的是,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历史的航向被再度纠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60项336条大胆改革措施力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誓“依法治国、依宪治国”。随即,习李新政以“不改革要犯错”的历史勇气,开启了历史新篇章:政府力推简政放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国官场掀起历史上空前的反腐风暴。如果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决策能真正施行,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将焕然一新,也将有望驶出历史的三峡。

然而,理智和理性告诉我们: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指望既得利益集团乖乖地缴械投降,那是很天真的想法。过去一年多的改革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官场出现了不作为的“新常态”,对改革真心推动者少、阳奉阴违者众;反腐虽然硕果累累,但依然暗礁重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

但无论如何,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与依法治国,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胡舒立女士领衔的财新传媒,在成立5年来,屡屡奉献给公众精彩、大胆、独家、深度、客观的报道,成为中国社会的“守护者”。其报道主线正是市场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细读《中国又五年》,深感财新传媒所付出的努力何其不易,其责任担当与历史勇气十足令人感佩。

猜你喜欢

江平财新三峡
“撒娇”老师更好命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暗处
教你做一个“福尔摩斯”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奴非凡人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