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台学者的“王三昧”观

2015-02-13郝金广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道真谛智者

郝金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天台学者的“王三昧”观

郝金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天台宗典籍中常常会提及“王三昧”这一概念,该三昧有不同的经典来源,智者大师以中道实相为基础会通了不同经典中的“王三昧”观,其后的天台也延续智者的观点,对“王三昧”做了不同程度的阐发,并将“王三昧”和其他重要的三昧法门泯同为一,表现出中国佛教学者化深奥繁琐为简约易行的特点。

王三昧;三谛三昧;中道实相;首楞严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4.003

天台宗重视止观的修习,止观即是定慧。修止观可得种种三昧,三昧即是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①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佛学电子佛典。,从而开启佛智,悟入中道实相。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根据四种观行威仪建立四种三昧分类,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每一种三昧都介绍了具体相应的三昧法门,即一行三昧、般舟三昧、方等三昧、法华三昧、觉意三昧等。除此之外,智者大师还常常提到“王三昧”的概念,此三昧在诸多佛经中都出现过,但名字、意义不尽相同,但都一致认为其是三昧之王,一切三昧之根本,智者将它与中道实相密切关联在一起。天台后学在对本宗经典的注疏中也不断加以阐释,使得“王三昧”的内涵更加清晰,乃至会通其他三昧。鉴于佛经及天台诸家关于王三昧的论述散乱多端,本文拟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析。

一、“王三昧”的经典来源

王三昧,顾名思义,即是三昧中王,有最尊最胜的意思。佛经中提到的三昧非常之多,抛开一些以“王三昧”为后缀饰语以表殊胜的三昧名称,如庄严王三昧、光明王三昧等,直接以王三昧、三昧王为表述的经典也有多处。如《增一阿含经》中言道:“观察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空三昧者,于诸三昧最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②《增一阿含经》卷41,《大正藏》第2册,第773页。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版,以下所引佛典皆同此版本,不再说明。此处是以空三昧为“王三昧”,显示佛所常说的“空”义乃是证得寂静涅之三昧法。《阿含经》是声闻乘主要经典,偏说空义,以空三昧为“王三昧”符合声闻教法之本义。《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也有与阿含中“王三昧”相似的理念,但该经作为大乘经典,在“王三昧”的内涵上又有所不同,不再仅限于偏空之义,而是提出了真谛三昧、俗谛三昧、中道第一义谛三昧,以此“三谛三昧”为“王三昧”,如经中言:“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即证妙觉三昧、圆明三昧、金刚三昧,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此三谛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亦得无量三昧、七财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③《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藏》第8册,第833页。经中以“三谛三昧”为“王三昧”,但一语带过,并未做更多的解释。从天台三谛说来看,真谛三昧偏说涅空义,与《阿含经》中空三昧相当,然大乘推崇菩萨行,菩萨行六度万行,入一切假法,故须证得俗谛三昧,佛与法身菩萨了达中道实相,证得第一义谛三昧,既不偏真又不偏假。

《仁王经》中称三谛三昧为三昧王三昧,而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也明确提到三昧王三昧,但并未提到三谛三昧。佛说般若波罗蜜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第8册,第217页。。《大智度论》解释道:“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第一,王中转轮圣王第一。一切天上天下佛第一,此三昧亦如是,于诸三昧中最第一。”①《大智度论》卷7,《大正藏》第25册,第111页。这是对“三昧王三昧”王者般地位的肯定,关于“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大智度论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得是三昧王三昧时,一切三昧悉得故,言悉入其中。是三昧力故,一切诸三昧皆得,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以是故名为入。复次,入是三昧王三昧中,一切三昧欲入即入。复次入是三昧王三昧,能观一切三昧相。如山上观下,复次,佛入是三昧王三昧中,能观一切十方世界,亦能观一切众生,以是故入三昧王三昧。”②同上。

这是对此三昧行状、功德力用的描述,得此“王三昧”,一切三昧可得可入。那么《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昧王三昧”与《仁王经》中的“三谛三昧”都被称为“王三昧”,二者是同一种三昧吗?《仁王经》中说“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即证妙觉三昧、圆明三昧、金刚三昧,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此三谛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三谛三昧与《摩诃般若》中的三昧王三昧地位相同,同时紧接着又说“亦得无量三昧、七财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对这句话似乎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对“一切三昧王三昧”的补充,描述了三谛三昧的功德力用,如此便和三昧王三昧趋于一致了;二是接着“十千菩萨念来世众生,即证妙觉三昧……”来说的,是并列于“三谛三昧”的内容,这样就不是“三谛三昧”能够摄受无量三昧直接表述了,那么三谛三昧是否等同于《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昧王三昧就需要进一步商榷了。

对“王三昧”之身份和内容的界定,还有一部需要参考的重要经典,即《大般涅经》,该经在《圣行品》中提到,菩萨于圣行中住无所畏地,“菩萨摩诃萨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善男子,得无垢三昧能坏地狱有,得无退三昧能坏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坏饿鬼有……得我三昧能断非想非非想处有,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③《大般涅经》卷13,《大正藏》第12册,第690页。。在这里,三昧王的地位给了“二十五三昧”,相较于《摩诃般若》中的三昧王三昧、《仁王经》中的三谛三昧,“二十五三昧王”在名称形式上更为复杂,却同样被冠以三昧之王的头衔。《涅经》中对“二十五三昧”功德力用的描述,也极尽尊胜:

“菩萨摩诃萨入如是等诸三昧王,若欲吹坏须弥山王,随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心之所念,亦悉能知。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内于己身一毛孔中,随意即能,亦令众生无迫迮想。若欲化作无量众生,悉令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者,亦能随意。欲分一身以为多身,复合多身以为一身,虽作如是心无所著犹如莲花。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得入如是三昧王已,即得住于自在之地,菩萨得住是自在地,得自在力随欲生处即得往生。”④同上。

二、智者大师对不同经典中“王三昧”的会通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著作中常常提及“王三昧”的概念,此“王三昧”与中道实相密切相关。由于智者大师重三观、三智、三谛、三惑之说,将其圆融于一心,其理论特点与《仁王经》中提到的“三谛三昧”相一致,如“破见思垢故,真谛三昧成;破恶业垢尘沙垢故,俗谛三昧成;破无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⑤《妙法莲华经玄义》卷4,《大正藏》第33册,第722页。,可见智者所说的“王三昧”在经典依据上更接近仁王经,但又与《仁王经》不尽相同。《仁王经》以三谛三昧为“王三昧”,语焉不详,似乎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真谛三昧、俗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其中任何一种三昧皆可称为“王三昧”,如《增一阿含经》以空三昧为“王三昧”,空即真义,相应于《仁王经》中的真谛三昧可称为“王三昧”,那么俗谛三昧、中道第一义谛三昧也可称为“王三昧”;第二,真谛三昧、俗谛三昧、第一义谛三昧皆获得之后,方得“三谛三昧”,此三谛三昧即“王三昧”,单得一谛不可称王。该如何理解《仁王经》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智者大师对三谛三昧作了拣择,认为中道第一义谛才是“王三昧”,其它二谛不名为王。如智者大师在《四教义》中言道:

“通言三昧名调直定也,真谛三昧以离爱见而为调直,俗谛三昧以称机为调直,中道三昧以无二边之曲为调直,是故皆名三昧。若但入空之直不为直,声闻人得入空非王三昧。若入假亦非究竟,菩萨虽得道种智,亦不名王三昧。以得中道三昧故,称之为王。”①《四教义》卷10,《大正藏》第46册,第758页。

这种分判以中道三昧最为尊胜,显然是从圆教的角度评判的,若以此来看《仁王经》的三谛三昧为“王三昧”之说,其关键应该在中道第一谛三昧,其它二谛处于附属地位,因为得中道第一义谛,可双照真俗二谛,则三谛均得,故在圆教层次上,称中道第一义谛为“王三昧”与称三谛三昧为“王三昧”并不矛盾。

智者大师的“中道王三昧”直接继承自三谛三昧,同时也与《摩诃般若》与《大般涅经》中的“王三昧”糅合在一起。如他在《观音玄义》中言道:“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谓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②《观音玄义》卷2,《大正藏》第34册,第890页。中道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恰是《摩诃般若经》及《大智度论》中特别强调的三昧王三昧的功德力用。若细细品味这句话,似乎存在这样一个逻辑:“王三昧”可开出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又包含无量三昧法门。这样三昧王三昧与三谛三昧可看作一即三、三即一的关系,这种相即不二的基础显然是中道第一义谛三昧。不但如此,智者大师认为三谛三昧又有无量法门为眷属,可见他将“亦得无量三昧、七财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看做是对三谛三昧的补充,这样从三谛三昧开出更多的三昧便是顺理成章的。据此智者大师又将“王三昧”与《大般涅经》的“二十五三昧王”作了进一步的会通。

智者认为菩萨因得“中道王三昧”故,破无明惑,住法性不动而应二十五有,所谓二十五有包括三恶道、人道之四天下、阿修罗道、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等二十五种有情众生。以地狱道为例:

“彼地狱有,若有机缘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动而能应之。如婆薮调达,示所宜身说所宜法。彼地狱中若有善机,以持戒中慈悲应之,令离苦得乐。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慧等慈悲应之,令得真谛。有入假之机,以无量慧慈悲应之,令得俗谛。有入中机,以无作慧慈悲应之,令得王三昧。先自无垢,今令他无垢故,此三昧名无垢也”③《妙法莲华经玄义》卷4,《大正藏》第33册,第722页。。

菩萨因“王三昧”力破地狱有得无垢三昧,以世间善道及空假中三种圣道于地狱中随机教化,令得无垢解脱。破地狱有如此,破其他二十四有也是如此,无垢三昧是“王三昧”力,其他二十四三昧也是“王三昧”力。《四教义》称:“以得中道三昧故,称之为王。以二十五三昧一一皆有中道三昧故,故称二十五三昧,悉是‘王三昧’。”④《四教义》卷10,《大正藏》第46册,第758页。可见,智者大师认为二十五三昧之所以为三昧王恰恰是由于“中道三昧”的缘故,因此“中道三昧”是统和不同出处之“王三昧”的基础。二十五三昧能够自在化他,也表现为三谛三昧的功德力用,即以空、假、中三谛因机施教,使众生因三谛三昧得解脱,但三谛三昧利益众生中,以“中道王三昧”益为最实事益,因为“中道王三昧”所证得的乃是究竟之理,也能令自他获究竟解脱。

三昧王三昧在《摩诃般若经》中乃是佛说法时所入的三昧,《大智度论》中提到此三昧唯佛能知。而智者大师根据藏通别圆四教的分判,认为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位菩萨即得中道王三昧,亦得二十五三昧王,如《四念处》中言道:“登初地时,得二十五三昧……得二十五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一切事一切理,皆无所畏,皆自在,皆名王三昧。”⑤《四念处》卷3,《大正藏》第46册,第573页。此初地是依别教位次来说的,若依圆教则在初住证得。证得“王三昧”的方法即是空假中三观,又分为别教的次第三观和圆教的一心三观,次第三观历三十心修习至初地方入“中道王三昧”,一心三观初发心时即缘中道,十乘观法善巧安心一生可入初住得“王三昧”,无论初地还是初住皆是分得“王三昧”力,至佛果位才究竟证得“王三昧”力。

在智者大师那里,“王三昧”即《仁王经》中的三谛三昧,尤其是“第一义谛三昧”,且与《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昧王三昧”、《涅经》中的“二十五三昧王”实现了会通。智者之后的天台学者进一步坚定了这种观点,明确认为三种不同经典的“王三昧”乃是同一三昧。智者大师站在圆教的立场上以中道三昧为“王三昧”,《仁王经》将三谛三昧称为“王三昧”是以中道三昧为根本的。但这也引出一个问题,未得中道三昧而证得的俗谛三昧或真谛三昧能不能称为“王三昧”?《增一阿含经》中称空三昧为“王三昧”,空三昧与真谛三昧相当,这样看来似乎也有单独以俗谛三昧或真谛三昧为王三昧的教法,那么如何处理这种“王三昧”与“中道王三昧”的关系呢?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曾言道:“教本逗缘,缘略为四,教亦有四,教主亦四,皆称法王具王三昧。”①《妙法莲华经玄义》卷7,《大正藏》第33册,第761页。这里从藏通别圆四教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教法下示现有不同的佛,皆具“王三昧”。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有四种王三昧呢?他们分别具备什么内容呢?智者大师并未进一步展开,之后的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湛然在《维摩诘经略疏》中言道:“约教者,若析俗、体俗入真,但约二谛名王三昧。若从根本俗谛及真谛,次第入中,即别教三谛名王三昧。若一心圆入三谛,即圆教三谛三昧名王三昧。大论出异家解三昧王三昧不同,意在此也。”②《维摩诘经略疏》卷1,《大正藏》第38册,第576页。显然,湛然认为藏通别圆四种不同教法下皆具“王三昧”,这与智者的观点相一致,只不过湛然对“王三昧”的内容作了较为明确的说明。“若析俗、体俗入真”说的是藏教和通教从假入空之声闻教法,唯有真俗二谛,不知中道,约此二谛为“王三昧”,实际重点在“空三昧”或“真谛三昧”,声闻人以证得偏空真谛入涅,因此与《增一阿含经》以“空三昧”为“王三昧”意义相近,以了达真谛故知三界苦集,名为世谛,因此可以统称二谛为“王三昧”。别教三谛名“王三昧”,乃是真、俗、中次第而入,得中道时即证“王三昧”,此是别教“王三昧”。一心圆入三谛,乃是真、俗、中三谛一时而证,三谛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此三谛三昧为圆教“王三昧”。如此,通过藏通别圆四教便可以统和不同经典和教法下的的“王三昧”义。

三、天台后学对“王三昧”与其他三昧的会通

智者大师之后,天台后学围绕“王三昧”也时有讨论,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看待“王三昧”与其他三昧的关系。依佛经解释,“王三昧”是三昧中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那么其他三昧似乎应该是附属于“王三昧”的。然而,在佛教经典里与“王三昧”一样被赋予根本地位的三昧法门也很多,其中有一些三昧在佛经里经常出现,且地位与“王三昧”相近,而且这些三昧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王三昧”,如一行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三昧、真如三昧、念佛三昧等。因此,如何看待这些三昧法门与“王三昧”的关系成为天台后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断给出自己的解答。如关于首楞严三昧与“王三昧”之间的关系,首楞严三昧又称为首楞严定,在《摩诃般若经》及诸多大乘经中,首楞严三昧与三昧王三昧往往是并列而提的,经中解释首楞严三昧的特点是“知诸三昧行处”③《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藏》第8册,第251页。,《大般涅经》将首楞严三昧等同于佛性,乃是一切诸佛之母,并且认为“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④《大般涅经》卷27,《大正藏》第12册,第524页。,将首楞严三昧和般若、金刚三昧、佛性作了等同。般若、佛性在天台宗看来是中道实相之异名,而智者大师又将中道第一义谛称为“王三昧”,因此,若将“王三昧”与首楞严三昧等同似乎也有经典上的依据。

智者大师曾多处将“首楞严”与“王三昧”一起提起,如“入‘王三昧’,住首楞严名禅”⑤《妙法莲华经玄义》卷4,《大正藏》第33册,第721页。,“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严定,一切定”⑥《摩诃止观》卷3,《大正藏》第46册,第26页。(《摩诃止观》)。在《四念处》中有最接近于将“王三昧”与首楞严三昧等同的表述:“烦恼即菩提,名首楞严三昧修治,于心犹如虚空,亦名‘王三昧’,是名善修道品,以成停心也。”⑦《四念处》卷4,《大正藏》第46册,第575页。从此处来看似乎可将两种三昧泯同,而在《法华文句》中言道:“善入出住者……毕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严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圆意也。”⑧《法华文句》卷9,《大正藏》第34册,第126页。此是对《法华经·从地涌出品》赞叹从地涌出之大菩萨“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中“善入出住”的解释,以毕法性三昧、首楞严三昧、王三昧分别解释善入出住所依的三昧,表明首楞严三昧与“王三昧”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智者大师是倾向于将首楞严三昧与“王三昧”等同地位看待的,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力用上的差别。灌顶在《观心论疏》中也言道“观心中佛界是修九种大禅、首楞严、王三昧也”⑨《观心论疏》卷5,《大正藏》第46册,第617页。,也是将“首楞严”和“王三昧”并提,可见与智者大师一样给予两种三昧以同等地位的,但并未将它们看做是一种三昧。到了湛然则明确提出两者是一种三的观点,如《维摩诘经略疏》言道:“自性等力及般舟、一行、首楞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三昧,名王三昧。”①《维摩诘经略疏》卷1,《大正藏》第38册,第576页。不但“首楞严”即“王三昧”,乃至自性禅、般舟三昧、一行三昧等也皆同于“王三昧”。自性等力即九种大禅,般舟三昧、一行三昧是智者大师所说四种三昧中常行与常坐两种三昧的代表,这两种三昧分别出自《般舟三昧经》和《文殊般若经》,都是佛教中极其重视的根本三昧法门,湛然基于中道一心将它们与首楞严三昧、王三昧统和在一起,而忽略了它们事相修习上的差别。

不唯湛然,之后著名的天台学者也不断将诸多三昧会同为一,如四明知礼在论述一心三观时言道:“此观非灭罪之边际,能显理之渊源,是首楞严禅,是法华三昧,亦称王三昧,统摄一切三昧故,亦号总持之主。”②《四明尊者教行录》卷2,《大正藏》第46册,第870页。知礼直接将首楞严禅、法华三昧与王三昧作了等同。孤山智圆也坚持王三昧、三谛三昧、二十五三昧是同一三昧之异名,并称“首楞严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名王三昧也”③《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2,《大正藏》,第39册,第983页。。另外,他还认为:“陀罗尼是慧性,三昧是定性,不二而二故分二别。因中修一心止观,果上证此二法……寂用为三昧,持用名陀罗尼……神咒是中道无碍陀罗尼也。”④同上。智圆将密咒陀罗尼看做是“中道王三昧”之持用,这与唐代一行禅师解释真言字门的观点相近:“今观诸有,从缘即是本不生义。以本不生故,无作无行乃至无缚无脱。是故婆字门,以从缘有故具足一切字门,若具一切字门,即是三昧王三昧,能破廿五有。”⑤《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7,《大正藏》,第39册,第654页。一行解释字门的观点应该是受了慧思和智者有关四十二字门思想的影响,只不过一行用它来解释当时盛行的真言密法,将真言字门与“三昧王三昧”作了融通。另外,明代的藕益智旭在《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也将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看作是同一种三昧,皆称为“三昧中王”。

从佛教经典和天台学者对“王三昧”的阐释来看,中国的佛教学者尤其是天台学者力图对不同经典的“王三昧”作加以融通,而融通的基础即在于中道实相,进一步又对王三昧、首楞严三昧、般舟三昧、一行三昧、法华三昧乃至密法陀罗尼和会为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学者崇尚简易、一贯之道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有关系,禅宗的禅就是这种简易一贯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的极致表现,乃至净土思想兴盛之后,念佛法门又成了“王三昧”的重要内涵,如《角虎集》言道:“亦惟念佛王三昧法门,可配善财童子纯一无杂之心,能入一真法界毗卢藏身之三昧。”⑥《角虎集》卷2,《续藏经》第62册,第212页。省庵禅师云:“又以念佛心,速证王三昧!”⑦《省庵法师语录》,《续藏经》第62册,第238页。彻悟禅师云:“一句弥陀,入王三昧,似地均擎,如天普盖。”⑧《彻悟禅师语录》,《续藏经》第62册,第348页。这就以念佛三昧为“王三昧”了,可见,中国佛教学者围绕“王三昧”的解释,从早期的依据经典到后期的和会其他三昧,由深奥繁琐逐渐汇归于简约易行了。天台学者后期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虽然没有直言念佛为“王三昧”,而般舟三昧、一行三昧都以念佛为入道要门,故而在天台王三昧融合诸三昧思维模式下,行归净土实质上也体现了“王三昧”以念佛三昧为内容的嬗变!

A Study on“W ang Samadhi”Ideology of Tiantai Scholar

Hao Jinguang
(Study of Religion Faculty,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0)

The concept“Wang Samadhi”recorded in the ancient books of Tiantai Sect has differ⁃ent sources of classics.Based on noumenon of Buddhism,Master Zhizhe has integrated“Wang Samad⁃hi”ideology from these classics which has been adopted and interpreted by Tiantai scholar.Besides,Tiantai scholar combine“Wang Samadhi”and other Samadhi into one,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as making hard things simple by Chinese Buddhist scholar.

Wang Samadhi;three truths of Samadhi;noumenon of Buddhism;the first Surangama

2015-05-04

郝金广(1975-),男,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学——佛教哲学。

猜你喜欢

中道真谛智者
智者说
智者说
爱的真谛
爱之真谛
禅活
静淡
观茶
“家贫子读书”的真谛
只为找寻味道的真谛
人生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