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2015-02-13陈霞

英语教师 2015年16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亚文化词汇

陈霞

解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陈霞

英语课程是中小学学习的必修课,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高考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然而,由于男女性别的不同,导致了英语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这种特征研究英语语言也就成为了语言学家探讨的主要话题。结合我国英语语言的使用情况,简单阐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并分析它的形成原因,从而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成因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开展,它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变革,也为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性别差异研究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许多著名的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希望从中找到语言学习的有效对策。现如今,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开展更为科学的研究势在必行。为了保证高质量教学的目的,从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入手,对性别差异进行探究,得到了一定的启迪。下面就根据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谈谈男女差异出现的原因,从而为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英语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很多国家的通用语,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形成的,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使得英语这门语言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有巨大的差别。男女性别差异特征一度成为了人们探讨的关键,被很多研究人员所关注(童琳玲、程晓敏2008)。具体而言,其差异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差异

词汇是构成英语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第一要义,男性与女性在词汇上的差异是平时交流中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它较易被忽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副词、形容词与助词的使用差异。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语言的使用中更喜欢使用较强势的语句,强势语出现的频率高,immensely,excessively,horridly等词汇常常脱口而出。

其次,在形容词的使用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诸如charming,sweet,adorable等词汇,用来描述某一事物。男性则偏好使用中性词语,太过夸张的形容词会显得男性有些女性化特征。在色彩词汇的使用上,女性也更为精准,mauve(紫红色),lavender(淡紫色)等描述细化的词语多出于女性之口。

最后,男性使用英语俚语或俗语的频率明显高于女性。语言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俚语不那么优雅,有时还会伴随黄色笑话,这就使得它成为了男性用词的专利。

(二)语言风格差异

语言风格差异是英语男女性别差异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能够从整体上看出语言在不同性别中的区别,也可以扩展人们的研究视野。总体而言,女性在交谈中更具合作性,愿意扮演倾听者,通常不会出现由于个人原因占据大量发言时间的问题,且在交谈中更加具有连贯性,话题转换所需时间较长。与此不同的是,男性在英语语言对话中则明显具有竞争性,更愿意主动掌握话语权,话题的转变较快,连贯性较弱。另外,男性在对话交流中更加突出的特征就是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说话声音较大,也更具对抗性。

(三)句法差异

句法差异早在很多年前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要内容,在感叹语气的使用上,女性经常使用省略式感叹句,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所使用的句式间更多的是一种意合的关系。男性则不同,在连接句式方面,他们更多地倾向于用形合法(刘柯新2011)。此外,英语中的反意问句更多地存在于女性的话语当中,因为反意问句的功能介乎于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之间,语气相当率直婉转,符合女性的性别特征。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作家的平均句子长度一般短于男性作家的原因。

(四)交际差异

在交际用语的使用中,男性语言显得粗鲁和直接,女性则更为礼貌和婉转。研究证实,在男女交谈中,大多数女性处于从属地位。例如,男性对于对方的问答一般都会给出坚定的答案,或者干脆不予理会。女性则不太容易直接说出与文化人相反的观点,希望从对方的言语中获取鼓励。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存在的成因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到男性与女性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与交流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语言词汇、交际、句法以及言语风格上的不同。这种差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也涉及语言政治、意识形态、职业性质等内容,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明白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生理因素

男女性别差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理差异。先天的不同决定着彼此的区别,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大脑的左半球较之于男性更为成熟,在语言能力上更强,说话也更加流利。在此基础上,男性与女性在语音上也大为不同,女性追求规范用语,常常使用升调,男性则多用降调,声线更短。

(二)心理因素

到目前为止,对言语行为性别差异比较有影响力的解释都是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作出的。男性心理上更具征服欲,喜欢支配权力,获得崇高的地位,喜欢控制他人。女性则较为柔弱,在话语竞争中不善于争夺,经常通过优雅的方式和婉转的语言保护自己。换一个角度而言,女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于男性更差,情绪化影响大,易于激动(张若兰、吴春明、叶燕妮2008)。在平常的交流中势必会在语调上有所体现,善于使用抑扬起伏的音调抒发内心的情绪,男性则与之相反。

(三)社会因素

男性与女性在英语语言上的差异不单单是由于心理与生理上的不同引起的,更重要的还包括社会上的因素。男性与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期许也不同,表现在谈话上的特征难免不相一致。许多对性别原型的研究表明,男性被认为更以自我为中心,更具竞争力和攻击力,而女性则更多愁善感、心存感激、热心并乐于助人。与此同时,男女双方各自不同的“潜在声望”标准也促使男女语言有所差异,被看成是可取的男子气概特征,从而具有“潜在声望”,女子则追求标准形式,以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

(四)历史因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应,历史因素发展的不同影响了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从社会根源角度分析,英语语言世界也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导致在英语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女性成为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言语方面话语权较弱。

(五)亚文化因素

亚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是指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的特殊性。因此,两性成长自不同的亚文化群,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是这两种性别倾向迥异的亚文化的反映。两性在疑问句的语用功能、个人问题的分享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女性寻求支持与慰藉的主要方式是与他人探讨个人问题,男性则更在乎问题的解决办法,喜欢发表意见。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历史因素、亚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的差别,使得英语语言在表达中存在性别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风格、词汇使用、句法差异、交际表达等方面,为人类研究英语语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引用文献

刘柯新.2001.性别差异对英语语言应用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4.

童琳玲,程晓敏.2008.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成因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101.

张若兰,吴春明,叶燕妮.2008.汉英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8):101-105.

作者信息:226001,江苏南通,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亚文化词汇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把脉“腐败亚文化”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