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陷入增长困局的“小米模式”该如何走下去

2015-02-11赵光磊

通信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三星厂商小米

陷入增长困局的“小米模式”该如何走下去

近日,多家咨询机构发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根据各家公布的数据,几大终端厂商的排名略有出入,但基本代表了他们目前所处的市场地位。

IDC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达到3.372亿部,同比增长了11.6%。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联想,市场份额占比依次为三星21.7%、苹果14.1%、华为8.9%、小米5.3%、联想4.8%。

另外,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市场调研数据则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4.346亿部,其中80%为智能手机,排名前五的三星、苹果、华为、微软、小米,市场份额占比依次为三星20.5%、苹果10.9%、华为7.0%、微软6.4%、小米4.6%。

两家咨询机构的市场数据略有出入,然而在整体的市场排名上基本趋同,三星、苹果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三星的市场份额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两家的市场主导地位依然十分稳固。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剩余三家的排名,尤其是当前风头正劲的两家国内厂商华为、小米的份额变化,从第二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华为的增幅十分显著,一跃成为市场“前三”的终端厂商,相比之下小米的增速已经放缓。

小米手机开创了“自有电商”渠道销售的先河,通过社交媒体聚拢了大量粉丝群体,成就了其快速增长的奇迹。在过去两年,小米手机不论出货量、市场份额增长幅度都十分显著,其早期主打的“为发烧而生”的高性价比理念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同。长期以来,小米通过其“自有电商”渠道开创了线上销售的模式,随即众多国内厂商纷纷跟风学习“小米模式”也是对此的充分证明。

然而,从2014年开始,小米遭到了越来越多友商的冲击,产品性价比、品牌营销模式等发展策略开始被其他厂商争相模仿,发力线上销售模式也成为更多终端厂商的选择,小米的生存模式遭遇了巨大挑战。尤其是迈入2015年,4G终端市场开始放量,各大终端厂商血拼出货量、价格,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几款主力机型价格的不断下调,也充分说明了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另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其线上渠道优势也逐步减弱,相比其他国内厂商,长期专注于自有电商的小米,出货量的增长空间也逐步遭遇“天花板”,小米开始迫切寻求新的出货渠道。

如今,小米在京东、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已逐步加码,以期进一步扩展其线上优势,与此同时,小米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渠道的缺陷:线下渠道的缺失使得小米丧失了很大的增长空间。一位渠道商人士表示,早期小米对于线下渠道一直不屑一顾,始终专注于线上渠道,2015年,小米科技CEO雷军开始重点布局线下渠道,并寄希望于线下渠道实现小米的新增长,目前小米也给予了渠道商充分的利润空间。他认为,小米在线下渠道的布局能否成功,将决定小米还能走多远,如今的小米已经危机四伏。

另外,由于小米长期坚持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其产品定位一直处于千元级行列,始终难以向高端市场拓展,这也限制了小米的发展。

相比小米增长中的困惑,华为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表现则可圈可点。IDC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华为第二季度市场份额的增速达到48.1%。对于华为终端市场的表现已毋庸置疑,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BG近期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大幅增长已使其提前完成了全年业绩。

华为终端的崛起有其底蕴,也有时运,目前来看华为终端的增长势头十分稳健。以Mate7为代表的高端机型帮助华为终端快速迈入高端市场,品牌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品牌溢价、用户黏性都有了质的提升;而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另一主打品牌,华为荣耀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一直以来,在千元机市场,华为荣耀是直接参与市场血拼的主力军,在中低端市场,华为荣耀已站稳脚跟,并向中高端市场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华为终端对于品牌价值的诠释也越来越深刻,形成了较强的用户价值共鸣。7月30日,华为麦芒4在青海湖畔发布,通过环青海湖骑行以及与“青海湖之夜”湖畔音乐节的结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花粉”充分体会了华为麦芒对青春、磨砺的诠释,将品牌价值融入到了骑行活动当中,形成高度共鸣。

如今,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全面崛起,华为、小米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前终端市场竞争已经全面白热化,洗牌在所难免,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终端厂商活下来,推动中国终端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崛起。

赵光磊

猜你喜欢

三星厂商小米
传递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三星”惊现
杜小米的夏天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懒洋洋的兔小米
V—NAND闪存NVMe固态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