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设计企业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的经验和思考

2015-02-11谢瑞丰

铁道勘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铁路企业运行机制管理制度

谢瑞丰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2)

A Brief Take of the Think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Engineering Standard Compiling by the Railway Design Company

XIE Ruifeng

铁路设计企业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的经验和思考

谢瑞丰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2)

A Brief Take of the Think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Engineering Standard Compiling by the Railway Design Company

XIE Ruifeng

摘要在阐述中国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涵义与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铁路企业参与铁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建议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以高端人才为导向,通过加强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和论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配套完善管理和激励制度,强化内外协调,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技术标准编制。

关键词铁路企业;铁路工程技术标准;基础研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

1概述

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在符合中国法律法规,适应中国地理、环境及资源,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条件下,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支撑,采用和借鉴国外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系统总结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技术标准[1]。伴随着铁路改革发展进程,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和动车组等技术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进步。截至2014年9月,铁路行业共有国家标准160余项,行业标准1 700余项,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或标准性技术文件600余项,构建了普速铁路、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三种类型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中国铁路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等的依据,是落实中国装备“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基础,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满足系统先进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在发达国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主体。同样,在中国,铁路企业既是铁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参与者,也是执行者,这就要求铁路企业在铁路技术标准编制方面有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以满足国家要求和企业自身的需求。

2铁路技术标准编制面临的新形式和新问题

近年来,国内铁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铁路政企分开,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同时,国家层面大力推进铁路“走出去”战略,铁路技术标准编制工作面临着新形式和新问题。

2.1 铁路技术标准工作的新形式

我国现有的铁路技术标准主要是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编制的,同时通过主动吸纳国外先进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并通过科学研究、实验验证后进行再创新,目前的铁路技术标准能够满足国内各种类型的铁路设计和建设。铁路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对铁路技术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铁路项目规模、投资主体和技术要求的变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新的技术标准也要同步跟上。二是上级部门开始对铁路行业标准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对技术标准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加快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确保技术装备相互兼容和互联互通,推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同步健全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作为市场经营主体,铁路总公司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要求对部分标准的技术经济性和系统协调性进行优化,使技术标准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四是为落实铁路“走出去”战略,需要加快提升技术和标准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目标。

2.2 铁路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新问题

(1)编制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为满足新形势下的铁路技术标准编制要求,铁路设计企业对编制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工程经验:截至201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km,“四纵四横”铁路干线已基本建成。随着铁路建设形式和建设主体的变化,技术标准对先进性、广泛性、系统性、统一性、经济性的要求更高,同时技术标准还必须具备科技自主性和知识产权,所以对编制人员的要求非常高。编制人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对本专业的基本研究非常深入,对专业相关技术标准非常熟悉,对技术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预知。编制人员还必须具备不同类型、等级、气候和区域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及工程实践经验,掌握目前国内已营业铁路、高速铁路重大创新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铁路技术特点、运营环境、工艺设备的统一性和兼容性,编制者不仅要在自身专业上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对铁路成套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另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并且对国际标准有所掌握,才能吸纳国外先进标准并为我所用。最后,编制者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才能在与上级主管部门、其它企业和科研院所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2)编制组管理难度不断提升

繁重生产任务和标准编制关系难处理:当前,铁路投资建设依然是中央重点建设任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 000亿以上,新投产里程8 000 km以上,所以作为铁路设计院,铁路勘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由于技术标准编制要求高,选入编制组的成员多是各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本身承担着众多铁路项目的勘察设计及科研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技术骨干的时间,提高工作效能,给编制工作提出了较大挑战。

临时机构管理难度大:铁路技术标准编制组一般根据编制任务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技术标准编制组。编制组属于临时机构,编制组成员一般都来自多个生产单位,编制任务分配、进度规划和成果评定等工作对编制组的管理和协调提出了重大考验。

外部协调工作量大:一是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就编制要求、编制进度等进行协调;二是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铁路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三是需要与参编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四是需要就重大技术问题与专家进行沟通协调;五是需要与国际协会和先进企业进行沟通。外部沟通协调工作任务重大且事项繁多。

3铁路设计企业编制技术标准的实施对策

铁路技术标准编制管理重在综合管理、内外协调,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部署,保持优秀人才和技术储备以及科研成果的积累。

3.1 把握技术标准编制的正确导向

铁路技术标准编制要从国情出发,满足国家和行业的政策要求,抓住编制脉络,把握编制关键,遵循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是紧紧把握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和总体技术要求,按照“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原则,保证建设标准与运营维护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满足安全、质量、环保、经济和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要坚持“安全优先”原则,满足功能差异化要求,保证技术标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安全可靠”作为确定技术标准的唯一界值,深入研究技术体系的基础原则、定量指标和关键条款,确保技术体系的安全可靠、成熟经济。三是在安全可靠性得以保障的情况下,对技术标准按照不同层次区别对待,开展差异化匹配研究,增强工程设计标准选择的灵活性。四是注重市场需求,提高技术标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过程中,根据功能要求,广泛向相关铁路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征求意见,收集技术标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完善。

3.2 加强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和论证

技术标准编制要重视科技成果的积累和总结,加强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和论证,同时特别注重总结提炼现有建设运营的成果经验,充分吸收建设、运营维护经验,强化重大科研、试验结论和专题研究成果对规范编制的理论支持与验证。一是以科研成果作为铁路技术标准的强力支撑,加大科研立项力度和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在无砟轨道成套设计建造技术、长大铁路桥梁、水下隧道设计建造技术,接触网、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力度,为技术标准编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二是充分吸收我国已建和在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开展国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综合调研。结合铁路建设运营中的有关问题,对类似设备故障频次较高、站前与站后工程施工衔接、管理体制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寻找优化和解决方法;结合铁路工程联调联试工作,将关键参数、重大标准、总体方案架构等进行现场验证,为技术标准关键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三是对业内存在争议部分,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的形式,统一设计规范总体编制原则及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等,并就重要技术体系选取开展专题研究,减少理解差异。如本企业在《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编制过程中,通过专题研究会,明确了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内在技术特点和运营管理模式等技术要点,合理区分与高速铁路的技术差异,满足城际铁路运营管理需求。

3.3 建立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机制

技术标准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统一部署安排,分步组织实施,系统协调推进,完善内部联动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管理办法:本企业先后制定发布了《规范编制程序文件》、《三标业建程序文件》、《标准设计程序文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纳入企业体系管理文件中,对技术标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对工作程序、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协调和动员全院的人力、物力来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明确技术标准编制牵头单位:企业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标准标识总体管理,加强进度控制、人员组织和协调等工作。三是健全组织结构:搭建了综合审核组、专业审核组和编写组的三级架构体系,三个组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综合审核组由院总工程师和主管院副总工程师组成;专业审核组由专业处总工程师、专业带头人、专业工程师组成;编写组成员由多年主笔专业设计规范,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副总工程师组成。四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和专题研究会,明确编制方向,避免意见不统一而影响编写进度。

3.4 强化技术标准编制激励机制

通过改进和优化技术标准工作模式,运用多种激励考核措施,充分调动技术工作者积极性,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掌控有度,优化编制模式,提高编写效率。一是鼓励生产单位先编写企业工程技术标准,后申请行业工程技术标准。在完成企业工程技术标准评审并发文公布后,再上报国家铁路局,以保证编写质量,避免编写反复。二是制定扶持政策,提供经费保障。承揽行业规范编制、标准任务后,由技术中心与承担单位签订工作合同,编制经费按1∶1的等额比例在合同中明确补助经费,对综合性规范或经费明显不足的规范采取更大的比例进行补助。三是设定考核指标,完善激励机制。将承担规范编制的成绩作为生产单位、设计人员的重要考核指标,每年各单位的评比、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总工程师的选拔,对承担规范编制工作作为一条重要的指标给予优先考虑;对于技术标准的主编人员,作为专业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3.5 加强国际先进标准的吸收和创新

接轨国际铁路规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保证规范的先进性。依据国情、路情,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体现规范的系统性。一是以我国铁路科研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组织、建设管理经验为依托,开展国内、外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差异化研究,保证规范的先进性,充分理解国外规范的技术体系和相关要求,消化和吸收我国客运专线国际咨询的成果。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编制和转标工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本企业多次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提案编制、转标工作,以及承担国际技术标准编制的会务组织工作,多次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以及西门子、阿尔斯通、日本铁科院等先进企业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使本企业铁路标准的编制上升了一个台阶,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也提升了中国高铁专家的地位。

4结束语

目前,按照工程技术标准编制模式,本企业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多项铁路技术标准的编制任务。在新时期下,铁路技术标准对铁路行业的发展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铁路技术标准编制要紧紧围绕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和铁路发展规划的整体要求,不断将先进技术与工程经验纳入到技术标准当中。下一步要加强推动铁路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进国际化工作,将中国铁路技术推向全世界,为落实国家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黎.做好新时期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标准工作[J].铁道技术监督,2014,42(9):1-6

[2]孙九超.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标准导报,2014(9):58-61

[3]肖榜全,王岩.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标准体系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14,42(2):1-5

[4]任文良.我国现阶段建造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41(1):250-251

[5]王钢.建立铁路局技术标准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14,42(10):15-17

[6]卢静,于会彬.我国铁路货车技术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铁道技术监督,2009,37(1):12-14

[7]蔡超.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化改革进程和形式[J].治淮,2014(9):45-46

中图分类号:U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79(2015)05-0082-03

作者简介:谢瑞丰(1984—),男,2010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8-11

猜你喜欢

铁路企业运行机制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对铁路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探讨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