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怀抗战老兵,让他们老有所依

2015-02-11关兆阳

老年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老战士文心老兵

关兆阳

关怀抗战老兵,让他们老有所依

关兆阳

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抗战的胜利。到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已有成千上万的抗战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部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时,亲切看望了多名抗战老兵,其中包括三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一代抗战老兵,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为祖国而抗日的,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后人永世不能忘记。

让老兵老有所依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杂陈,甘苦自知。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关注抗战老兵,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4年7月7日,习近平主席和两位抗战老战士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更引发各方关注。这两位老战士,一位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焦润坤,一位是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当年,出身家境迥异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青春投入滚滚抗日洪流之中。

2013年7月3日,民政部发表声明,重申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政策。对抗日作战牺牲的或负伤致残以及编入到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队伍老战士,享受同等待遇,或追认为革命烈士,或评定残疾等级并给予相关抚恤,或纳入现行优抚制度给予优待补助。

志愿者在行动

除了政府层面,在我国,关爱抗战老兵的主力是志愿者。他们中有收入不菲、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也有无固定收入的学生,他们中有曾亲历战争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南京72名抗战老兵成为首批惠及对象,这个名单,最初就来自于“两支半民间力量”。它们是“1213志愿者同盟”和“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以及统战部下属的、由老兵组成的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乡土调查、走访、确认、采集口述史、采集影像资料、在金钱与物质上给予帮助,志愿者们大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努力。

单从外表看,很难把年轻时尚的文心跟战争、老兵一类的词语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文心从事寻找老兵工作已经10年。2004年,文心还是河南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首次接触到老兵群体。“当时见到的那位老兵叫赵金典,他住在一间半山腰的草棚子里,已经不能下床了。”文心说,当时她就哭了,捐出了身上所有的钱,然后下定了决心。

2005年,文心回到南京。一到周末,她就坐着火车、大巴到各地寻找抗战老兵,除了江苏,她去的最多的是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当时还健在的老兵比现在多得多,我到了村子里,一打听谁打过仗,就能打听到。”文心说,“他们的生存状态很差,当时全国都没有几个人在做老兵关爱工作,没人知道他们的功劳。”

乡土调查的过程是艰苦的,文心经常能接到这样的线索,“某老兵住在大别山区的一个村里,名字也不能确定。”但文心坚持了下来。2007年12月底,文心陆续在西祠胡同网络论坛发布“关爱老兵活动”的帖子。响应者甚众。文心便成立了以QQ志愿者为主体的1213志愿者同盟。

7年时间过去了,1213志愿者同盟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志愿者组织,除了江苏,还覆盖了安徽、云南以及其他地方。

这些年,文心和南京的志愿者们在业余时间寻找到300多名抗战老兵。这一次,他们向民政部门提供了一份50多人的名单。目前,政府已经接棒,但志愿者的工作还会继续下去,“有些事情,必须得志愿者来做。志愿者能够成为老兵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也可以与政府的作用互补。”文心说。

习近平同两名抗战老战士、两名少年儿童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我们没有能力给予他们荣誉”

“其实不能说他们是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他们的称号应该是‘国民革命军’抗战老兵。”钱肖松嗓门很大,整个公司里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就像大多数从事老兵关爱事业的志愿者一样,老钱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也是因为关注历史。“2011年,我读到了一些解禁的资料,开始关注中国远征军。后来,又看了孙春龙的纪录片《老兵回家》,深受触动。”钱肖松说。后来,他开始关注“关爱老兵网”,这是中国早期关注抗战老兵的网站之一。

老钱说,联盟的志愿者工作量极大,“我们把南京分了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差不多有20位老兵,我们的原则是,两个月必须要登门拜访一次。”这么做,一是为了掌握老兵的最新动态,二是多跟他们聊聊天。

在老钱看来,目前已经发现的老兵中,居住于南京本地的,比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都要好。这些老兵最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认同感。

在这一点上,他深感无力。“我们能付出金钱、时间和情感,但我们确实没有能力给予他们荣誉。”

时不我待,善待抗战老兵

从民间到政府,对于抗战老兵的关注与日俱增。时光匆匆,岁月易逝。善待老兵,除了拿出诚意,更需先做到“及时”二字。

老兵离世的速度正在加快。对于曾经参与过抗日战争的国民党老兵,无论国家还是社会的关照,都不应该含糊。优抚每一位被遗忘的老兵,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一种民族道义。反过来,对待老兵迟至的抚恤,所慰藉的也绝非这群日渐凋零的老兵们的内心,而是整个民族的心灵。

尊重历史,首先铭记历史、还原历史;善待国民党抗战老兵,首先尊重他们抗战的事实。有的地方已经向社会发起“寻找当年抗战老兵”活动,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困难救助,这是善举,也是本分。这样的工作离不了媒体参与、社会组织推动,更需要政府加快行动,形成更周密的制度化安排。

记住每个抗战老兵,记住国耻国难,记住抗战的惨烈,也记住英雄的血泪。今天,我们国家日趋富强,让每个健在的老兵都有安稳的晚年,是我们理应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猜你喜欢

老战士文心老兵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老兵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闪光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