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2015-02-10李淑萍

医疗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护士

李淑萍,徐 曼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应城432400)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李淑萍,徐 曼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应城432400)

护士安全用药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参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最主要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同时且也是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观察的最直接观察者。对心内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并严格认真落实,提高了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隐患,有效地降低临床用药差错事故发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如果临床不当用药,不仅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可能导致医护人员陷入法律纠纷[1]。本文就我科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护理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认知程度,总结出对患者临床用药效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并且提出心血管内科安全用药管理的相关措施,现总结如下:

1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医嘱执行不严:由于医生工作繁忙,而未能认真书写患者情况以及药物剂量,或者未能清除描述问题,从而埋下安全隐患[2]。使药方与医嘱规定的药剂量不相符,而护理人员对临床的用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或容易此类问题,从而导致患者临床用药剂量存在不足或过大的情况,严重影响治疗疗效。

1.1.1 口服药:未能对患者按时、分餐发药,对于特殊药未能严格遵医嘱发放,桌头存在剩药。

1.1.2 化药液:输液粘贴单没有核对标记,无菌观念不足(如存在针栓污染,药液外溢等),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粉剂药物未充分溶解,或每瓶残余量≥0.1mL。未能分开摆置化好的药液,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及三签制度。未能做到抗生素现化现用。无输液巡视卡或输液巡视卡记录与实际液体存在不符、记录时间存在不符或存在漏记及漏签等。

1.1.3 使用方法不当:如不能静脉推注的利多卡因由于错误操作而导致患者休克;一些药物只能采用慢速输注,若输液速度过快可造成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如硝酸甘油类药物中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爱倍等药物,部分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若其输液速度过快可导致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

1.2 医护人员对各种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全:心血管内科疾病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且存在用药精细复杂的情况,而一些年轻护士未能全面掌握各类药物使用方法、作用、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尤其是药物存在的副作用,从而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安全隐患。如丹参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氯化钾等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配伍后可出现混浊、絮状沉淀物,导致输液器近针头处发生堵塞;肝素与葡萄糖存在配伍禁忌;强心甙与可导致强心甙毒素增强的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如肾上腺素、麻黄碱、钙注射液及其他类似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维拉帕米不能与β体阻滞剂合用,二者合用可引起低血糖、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停搏等现象[3]。若一种药物其具有两组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可能会成为不良反应,如麻黄碱其具有兴奋和平喘两种作用,但当支气管哮喘采用麻黄碱防治时可导致失眠的发生;同时部分药物本身对某些组织器官存在伤害,如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毛细血管变性出血,引起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还有些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有杂质混入或未能正确保管导致药物受到污染,则也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4];还有些药物 (如甘露醇、脂肪乳等)或中成药制剂 (如丹参粉剂,红花、黄芪注射液等)因微粒较大输入人体后可出现输液反应,如造成血管栓塞、形成肉芽肿 (尤其是肺脏)等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1.3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服用:心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记忆力较差并减退,容易忘记或者漏服药。还有的患者因文化程度低,不识字,对用药知识缺乏,而出现错服或多服药物,而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或其他的不良反应。

2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对策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查对环节是其重要前提和基础。虽然治疗用药是由医生负责医嘱,但是护理人员执行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方法、时间、剂量、药物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的整个过程。主班护士执行医嘱时,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反映,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转抄输液执行单、口服药单时要经两人认真核对后执行。

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及慎独精神: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较差,而不是由于技术和业务水平所致[5]。护理人员不仅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用药的监护者,因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对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3 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对特殊药及新药的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科内护士进行集中学习 (尤其是新入护士及年资低的护士)并不定期进行提问、抽查,使科内护士及时掌握药物知识。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用药比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对药物特性、用途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熟悉,掌握药物的服用方法及药量,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服用硝酸甘油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防发生摔伤;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加强监护,同时对患者心率、心律变化等注意观察。准确给药,预防突发状况,减少意外发生。对微粒大的药物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防止发生血管栓塞及输液反应,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2.4 对用药环节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护理人员应加大对病房的巡视力度,对患者的静脉滴注与体征及反应严格观察;严格进行药敏试验,在皮试前,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做好抢救准备,皮试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小结

药物能够治疗疾病,但是其也存在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情况全面了解,同时按照专科患者特点、给药方法、途径、配伍禁忌等,合理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巡视,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加强观察,为医生提供患者用药效果[6]。只有护理人员认真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药物的各种相关知识,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用药策略,提高治疗操作的科学性,由此,方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药物的功效得到安全有效地最大发挥。

[1]曹金英.合并用药可引起的毒副反应 [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4):42.

[2]武悦镜.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 [J].当代护士(大专版).2012,(6):177-179.

[3]罗丹,唐利平,等.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护理质量管理 [J].右江医,2013,41(4):66.

[4]王思,韩斌如.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需求的调查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4):1547.

[5]吕彩霞,蔺桂芳.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

[6]薛素兰,伍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J].护理研究.2005,19(4B):718-719.

R473.5

B

1002-2376(2015)07-0194-02

2015-06-11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护士
最美护士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