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不良反应及原因探析

2015-02-09郭彦忞刘楠楠张汉平叶秀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手法血肿针灸

郭彦忞,刘楠楠,张汉平,叶秀兰

(1.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修班,上海 201203;2.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骨伤科,上海 20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康复科,上海 200032)



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不良反应及原因探析

郭彦忞1,刘楠楠2,张汉平2,叶秀兰3

(1.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修班,上海 201203;2.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骨伤科,上海 20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康复科,上海 200032)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不良反应及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课题实施过程中治疗组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课题入选治疗组患者38例,发生晕针患者2例(5.3%),针刺部位皮肤淤青、血肿患者4例(10.5%),推拿部位疼痛、活动障碍加重患者2例(5.3%)。结论: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不良反应发病原因包括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患者自身情况及服用药物等多种因素,因此应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预防。

急性腰扭伤;腰痛穴;推拿三步法;不良反应

针刺腰痛穴结合推拿三步法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常用疗法,具有操作较简便、疗效可靠等优点。但受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患者自身情况及服用药物等因素影响,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局部疼痛、活动障碍加重及瘀青、血肿等各种不良反应。2012年—2013年期间,本课题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38例,其中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总结经验教训,正确采用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技术,提高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本文对不良反应的主要发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6例;病程1~5天,平均病程3天。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X线平片、CT)等检查确诊,排除椎骨及附件骨折、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症、腰椎滑脱等疾病患者。

临床均采用针刺结合推拿三步法治疗。晕针患者2例(5.3%),将患者立即调整至仰卧位,按压人中、合谷穴,待精神好转后予温开水(无糖尿病者予糖水)休息缓解;针刺部位皮肤淤青、血肿患者4例(10.5%),先给予冷敷止血,24h后再做热敷,并在局部轻轻揉按,局部瘀血均消散吸收(对违反禁忌联合服用具有抗凝作用药品的患者应调整用药);推拿部位疼痛、活动障碍加重患者2例(5.3%),在局部施行轻柔的按法、揉法、摩法等,并配合湿热敷后症状缓解。

2 原因分析

2.1 晕针

2.1.1 患者自身情况 本课题治疗组发生晕针不良反应中,1例晕针患者为男性,为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精神比较紧张,且发病前熬夜工作比较疲劳;另1例晕针患者为女性,平时素体较为羸弱,且有体位性低血压病史。根据张相珍等[1]研究结果,晕针可能与患者的痛觉生理有关。疼痛是身体表面或深部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的,是身体对有害物刺激威胁所产生的警告反应。针灸常给患者带来一定强度的痛觉刺激,引起患者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等。心理因素方面,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在被针刺激时,皮肤受到刺激伤害,从而使肌肉收缩,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发生晕厥。此外,当人体处于极度疲劳或虚弱状态时,身体的抵抗反应和控制反应降低,对较小刺激亦会产生与刺激强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应,较易发生晕针。同时,老年人群因机体反应反射降低,痛觉迟钝,对疼痛敏感度也降低,因此晕针发生率低于青壮年。

2.1.2 体位影响 本课题因针刺腰痛穴后需进行运动治疗,故患者均采用站位或坐位。根据张宏等[2]临床观察显示,取平卧位进行针灸时,晕针发生率较低,而取坐姿接受针灸时,晕针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主要原因为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强力低,血流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从而影响了脑部供血。

2.2 针刺部位皮肤淤青、血肿

2.2.1 针灸经验及技术水平 本课题治疗组针刺部位发生皮肤淤青、血肿不良反应有1例男性患者,因年轻医师在第2次治疗中过分强调针感,提插捻转幅度较大,导致针刺部位出现血肿。王亚军等[3]研究表明,临床中可常见到医生过分强调针感,由于手法刺激过重而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

2.2.2 服用药物影响 本课题治疗组发生针刺部位皮肤淤青、血肿不良反应的其他3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患有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等疾病,追问病史得知其治疗期间均有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或华法林既往史,其中1例患者同时服用银杏叶片、大蒜素胶囊与华法林。方百忍等[4]临床结果显示,上述药物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的生成,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易引起出血。郑策等[5-6]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和银杏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华法林合用,增加出血危险。

2.3 推拿部位疼痛、活动障碍加重

2例不良反应患者均有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等慢性腰部疾病,平时均接受过各种物理和传统疗法治疗,对手法的耐受性较高,因此治疗过程中操作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引起推拿部位疼痛、活动障碍加重。根据相关文献[7-8]报道,实施推拿手法若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法过于粗暴,也会导致腰部软组织损伤,症状加剧。

3 讨论

针刺腰痛穴结合推拿三步法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常用有效方法,具有中医传统疗法“简、便、效、验”等优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社区中医从业人员学习和推广,但受到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患者自身情况及服用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局部疼痛、活动障碍加重及淤青、血肿等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对技术操作产生足够重视,并加强预防。对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加强解释工作,提高患者对治疗技术的认知度,消除恐惧心理;对年老体弱者,治疗时要注意针刺或手法的刺激强度和操作时间;详细询问病史,对服用抗凝血药物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并掌握好治疗强度,减少不良反应;实施推拿手法治疗时,严格遵循操作原则,按“先轻后重、由浅而深、自上而下、从前到后”的操作顺序进行治疗,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手法的强度、顺序及时间,观察和询问患者操作中的感应,切忌粗暴,遵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云:“法之所施,使病人不知其苦。”

[1] 张相珍,刘燕燕,陈一萍.针灸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健康大视野,2013,2(9);210-211.

[2] 张宏,孙舒.3例针灸晕针患者的护理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7.

[3] 王亚军,郭义.关于针灸不良反应评价的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 :471-473.

[4] 方百忍,陶小东.肠溶阿司匹林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6): 3909.

[5] 郑策,梅丹.影响华法林抗凝血作用的有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4): 256-261.

[6] 王尚昆.银杏叶片对华法林抗凝药效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3,8(16):13-14.

[7] 李义凯,叶淦湖.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5.

[8] 马英传,钱锋,姚淑婷.推拿手法运用的准确性、安全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06,14(22):5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1-24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PW2012C-6)

郭彦忞(1978-),男,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骨伤科。E-mail:pdzyzbz@126.com

R244.1

A

1673-2197(2015)04-0108-02

10.11954/ytctyy.201504056

猜你喜欢

手法血肿针灸
层递手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