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回魔境之路

2015-02-06陆阳

户外探险 2015年1期
关键词:山地车机位越野

陆阳

魔境之路是我为扎尕那山域内越野骑行线路起的名字,至今它依然令我魂牵梦绕,我想,我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魔境之路的。关于它锋锐又极尽眩目的岩壁,关于它跃动又危机四伏的骑行野路,关于它的阴阳昏晓或刃脊晴雪,以及关于它远离一切文明矫饰的种种。容许静谧,抑或情迷。这里石峰峭拔嶙峋,溪流淡漠隽永,在这里,越野似乎变得无所适从,却又会最轻易地抵达纯粹之境。

扎尕那有着隐形的山门,顺着裂缝步入谷底的那一刻起,这片地域就像拨慢了时间,隔绝了喧嚣,开始被森立峭拔的石峰所包裹。我们克服了相当多的困难,事实上在整个活动伊始,便折损了一个机位的摄像师,对影像细节捕捉极为敏锐的高拱,不慎从两米多高的坡台上跌落,摔断了脚踝,我们伤感于他的退出,担忧他身体状况的同时,一些关于机位设置的细节计划被打乱,每个人也不得不携带更多的器材。有时,为了最大化最真实地还原车手们在陡坡上穿越扎尕那那些毫无规则、肌理斑驳,骨相苍然的巨型石柱群,我们不得不下至谷底,再翻上对面和另一侧的岩架,两侧尽是悬崖,只有把目光集中在更远处,U形山脊另一端还在推车上坡的车手们,否则会觉得头晕目眩。

更重要的是拍摄对象,放眼整个国内的山地车圈子,有过高海拔经验的车手也寥寥无几,营地海拔3900米,又骑行在4100米的刃脊上,他们需要经历基本的氧稀少食的适应原则,补给知识,露营规范,体能分配等等一系列过程,没有经验的一大好处是,不必拘泥于常理,见招拆招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与绵阳后山车队这帮聪明的家伙们合作,对于影像记录而言,镜头里的小伙子们迅速成长是一件令人无比欣慰的事情。越野骑行恰好体现了些许辩证法的本质—自然并不一定会给予你燃耗一腔热血的机会,会觉得自己像进入结界一般,乖乖按照自然法则行事。在陡坡爬升推车牛喘时,可以任自己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一败涂地,而从车头调转,风起耳畔时,又必须进入忘我的攻击姿态,人和车快速划过稀薄的空气,心就像被扔到了空中。野路的一切尽是未知,在急速而巨大的震颤中,经过训练的身体比大脑更快做出反应,有时令人恍惚,到底是谁在控车?豪情澎湃车轮不息,先前的痛苦早在九霄云外,满满都是爱。

过去,我们只能在网络上艳羡那些国外越野骑行大神的视频,灵动又充满力量感。而在魔境之路上,我们也拥有着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洛克笔下的迭部县扎尕那山域是一道世界名片,却就在我们身边,经幡、白塔、龙达、糌粑、孩童们质朴的笑颜以及追击我们和被我们追击的牦牛。或许我们还应该介绍,在这些独具魅力的元素背后,还有着神的传说,镜头呈现的就是被神用拇指按开的地方,只一下,便山峦崩裂,岩壁崩塌,只有风,经年不息地钝化着石化了的景象,颠覆了山川沼泽的既往记忆。对了,神的名字叫涅甘达娃。山地车穿行在扎尕那的时区内,笼罩着被扎尕那纯化了的色彩,简单又明晰着链轮传动着的线条,我们可以向万千栖息在此的生灵那般,不忧,不喜,至真,至尚,回归最真挚的越野情感,回归最本色的独白,回归最原始的渺小,扎尕那的魔境之路,皆因纯美与空灵,魔幻与真挚,让我们有着最真挚的领悟。

在这温婉又激烈的八分钟背后,是我们无限燃烧的脑细胞。

猜你喜欢

山地车机位越野
山地车上的校园拾光
基于航班重新连班的机位自动化处理机制
着手布局“泛越野”产品
2019东营地震抗灾演习直播方案
拖拉机越野
核心素养视域下定向越野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
方法不对
我学会了骑山地车
超越常规 更进一步 5月24日上午场9机位实拍图解
Men’s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