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机会
——访马中总商会会长、拿督黄汉良

2015-02-06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两国博会马来西亚

□ 文/本刊记者 高 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机会
——访马中总商会会长、拿督黄汉良

□ 文/本刊记者 高 航

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对华贸易伙伴。近十年来,中马两国关系和经贸合作高速发展,马来西亚的燕窝、清真食品、棕榈油等产品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渠道,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而中国的电子和工业产品也在马来西亚找到了发展机遇,海尔、华为、OPPO、VIVO等中国电子产品广告,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槟城街头处处可见。

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东盟博览》杂志记者在吉隆坡采访了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拿督黄汉良先生。

海丝建设为马来西亚带来新机遇

“中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构想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新机遇。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中受益。”黄汉良这样评价中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构想。“马中两国关系良好,经贸合作密切,只要继续本着真诚合作的态度,马中两国将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黄汉良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机遇和挑战共存。善于在商海中拼搏的两国商人,肯定能够在其中找到发展机会。黄汉良说,对于马来西亚企业来说,他们很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中国。中国“国大市香”,发展迅速,马来西亚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很多马来西亚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更多的企业对中国的海关、检疫等规则还不太了解。“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马来西亚企业获得出口中国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国可以更多地开放市场,让马来西亚企业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国际产能和基建合作深具潜力

马来西亚的制造业规模和生产力相对中国而言还比较小、比较弱,马中两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潜力很大。如钢铁、建材等领域马来西亚很缺乏,而中国这些领域的企业非常多,技术也很成熟。“这一部分的产能如果可以和马来西亚企业合作或联营,既可促进马来西亚制造业的发展,也解决了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对两国的经贸合作是有好处的。”黄汉良说。

除了国际产能合作,马中两国在建筑产业、房地产、高铁等方面的合作潜力也非常大。黄汉良说道:“马来西亚有很多基建工程,比如槟城的海底隧道等项目,欢迎中国公司来参与。再一个就是中国的农业和金融很发达,可以找些农业和金融的合作机会,来助推双方的发展。”

“2015年马来西亚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国际产能和基础建设合作如果能做起来,将对马中两国实现2015年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做出贡献。”黄汉良说,“虽然前半年马中贸易额不到500亿美元,但按照规律,下半年贸易量会比较旺盛,2015年双方应该有信心保持1000亿美元的贸易额。”

黄汉良表示,相信通过马中两国政府开放更多合作领域,会有更多中国公司到马来西亚投资,比如工程建筑、水利发电等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中马钦州产业园等合作都将推助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东博会是马中经贸合作的好平台

黄汉良对东博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年比一年办得好,每一年都有创新。一些马来西亚的商家从第一届就开始参加东博会,很多中小型企业通过东博会打开了中国的市场,特别是咖啡、燕窝、化妆品、护肤品等产品通过东博会走进了中国市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心相通”。民心通了,贸易自然也就顺畅了。东博会拓展了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在民心相通方面,东博会做了很多的贡献,它通过文化交流等活动让东盟各国民众更加了解中国。

以前在马来西亚,很少人知道东博会,如今通过12年的参与,东博会在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了品牌和口碑。“2015年9月我还会去中国南宁参加东博会。现在很多马来西亚企业都希望能在东博会上拿到展位,希望东博会主办方多考虑马来西亚商家的要求。”黄汉良说。

黄汉良认为,通过东博会这个平台,中国—东盟能互利共赢,是因为东博会在政策沟通层面和经贸促进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每一年东博会都设立了中国—东盟商会领袖论坛,邀请各国政商界的负责人,通过论坛分享意见和收获,在这方面东博会做得很成功。

猜你喜欢

两国博会马来西亚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有你在可真好呀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