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立谋找到癌细胞,杀死它

2015-02-06本刊

福建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厦大生物医药个体化

郑立谋找到癌细胞,杀死它

有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和常规的化疗药不大一样,它可以不作用正常细胞,而是用检测靶点的方法,对症下药,精确地杀死癌细胞。这不仅让病人药到病除,还给他们减轻了不少痛苦。

用学术一点的说法,这种治疗方式叫个体化分子诊疗,是近年来兴起的医学革命。它分为个体化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两个环节:先利用分子诊断技术确定肿瘤患者相关基因的种类与状态,再据此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癌药物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郑立谋做的,便是这些。

去读微生物吧

1953年,郑立谋出生在龙岩市新罗区的一个书香世家。身为教师的母亲是一位印尼归侨,在家教上对幼小的郑立谋并没有太多清规戒律。不过郑立谋从小就喜欢读书自学。直到1969年成为一名插队下乡的知青,郑立谋求知求学之路被阻断,人生意志上却得到空前的锻炼。

“下乡确实是人性的历练,身体精神都受到锻炼。十五六岁,以前干活很少,下去就什么活都要干。插秧,别人跟着你,你插不直,别人也会影响。不管什么年龄,你一定要跟上,这种经历让人的忍受性变得很强。”郑立谋回忆说。

下乡插队的日子里,郑立谋并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攫取,一有空就捧着书本自学。那时正值中国农业科技萌芽壮大的年头,身边的一位老师建议:“不如去读微生物吧,它的应用市场广阔,中国未来很多新兴工业也与之相关。”

当时郑立谋对于生物学并没有多少了解,却记下了老师的这句话。后来,当他有幸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厦门大学微生物专业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次与生物学结下的缘分,将伴随他一辈子。

1977年,本科毕业的郑立谋留校任助教,接着又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国内动物学细胞奠基人、厦大老校长汪德耀。他对这个勤奋好学的青年很是喜爱,1982年,在汪德耀的推荐下,郑立谋独自远赴法国里昂,攻读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然而,抵达法国后,郑立谋很快发现,自己的留学之路同样布满艰辛。

“汪先生原来也是在海外留学的,但他记忆中的法国已经没有了,自费留学很困难,在法国基本头三年都是打工,到中餐馆、东南亚餐馆炒菜,把时间都卖掉,晚上、暑假都在打工。亲戚说算了,回去吧,我说回去没有回头路,我必须把学位拿下来。”郑立谋很坚定。

白天上课,晚上打工。郑立谋倒是很感谢自己插队的那段艰苦经历,让自己早已学会了克难攻坚。随着学习的深入,郑立谋对于生物学的兴趣越加浓厚,涉猎面也愈加深广。1987年获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博士学位后,郑立谋很快又申请前往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进行博士后深造。

“法国拿到学位后,我又觉得我在大学学的不够多,因为法国的科学有些领域是领先的,比如神经学,但在应用科学、生物医学方面不如美国,所以我还是觉得要往美国走。”

在前途光明的时候从头再来

也许正如郑立谋自己所说的,人生因眼界而不同。

在美国,郑立谋先后在跨国制药公司先灵葆雅公司和美国康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担任资深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生物部主任、研发部主管等职,持续从事抗癌药物的研发,并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0多项。

可就在个人前途一片阳光明媚之际,郑立谋却立下一个志愿——回国创业。

“1999年要回来,因为生物医药在国外发展没有创新,后来兼职厦大海外教授,就一直想在厦大培养生物人才,当时对国内情况不熟悉,一直在谈,能不能去创公司。”郑立谋说。

虽然郑立谋十分希望回国,但机会却几次与他失之交臂。直到2006年,时任厦大党委书记的王豪杰遇到郑立谋的校友许华曦,表示学校将筹建生物医学研究院,许华曦立刻找到了郑立谋,力邀他参与创建厦大生物医学研究院。

就这样,2008年初,郑立谋毅然放弃自己在美国的优厚待遇,离别妻儿回国。不久他就自筹资金,在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创建了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破釜沉舟辞职回来,我觉得生物医药未来肯定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领域。因为我们民族的中药是传统的东西,但很多急性病不能解决,比如肿瘤,我们国内在这方面,包括社会民间,实际欠了投资。中国人需要自己的医药,生物医药在未来也是很重要的产业。”

拿出全部积蓄继续研发

都说创业艰难,虽然这次郑立谋是下定了决心要回国创业,但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重创。由于某项专利暂时出了问题,公司里的一位股东竟然提出撤资。

“当时已经一年了,办公室都建好了,钱都投进去了,结果一个是打官司,一个是自己承接债务,三年内还钱,很多亲友都叫我不要做,做下去一辈子的钱都下去了, 还要惹上官司。”这些问题让郑立谋很是头疼。

面对亲戚朋友的善意劝阻,郑立谋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团队,更坚信自己的实力。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加上几个朋友的鼎力帮助,硬是咬牙挺住了这关。

“你如果想做一件事,让人生精彩,给自己一个大目标,不断朝着走,一旦心态未老先衰你就不行。如果你每天充满热情充满斗志,每天都美好,哪怕碰到困难,你都会去面对它,而且经过困难,你会觉得满足。”郑立谋说。

现在,郑立谋的公司已经研发出20多种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产品,是国内外同行业中产品种类最丰富、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他本人也入选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中组部的“千人计划”。

(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厦大生物医药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厦航董事长赵东拜会厦大党委书记张彦深化双方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执此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