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命谱写永恒的草原赞歌

2015-02-06■文/耀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6期
关键词:牧民日记草原

■文/耀 华

用生命谱写永恒的草原赞歌

■文/耀 华

2015年4月2 2日,年仅4 2岁的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在西乌珠穆沁旗高日罕镇草原火灾扑火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个草原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急时刻,毅然决然地把生命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草原,他用鲜血谱写了永恒的壮丽诗篇,他用生命谱写了永恒的草原赞歌。

他危难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吉日嘎拉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念,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生与死、血与火的面前,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践行了“三严三实”要求,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集中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昂扬斗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生命的赞歌

4月22日12时左右,吉日嘎拉的手机骤然响起,电话中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高日罕镇发生草原大火,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接到电话后,顾不上吃饭的吉日嘎拉立即召集几名扑火队员,火速赶赴发生火灾的高日罕镇呼德淖尔嘎查。在路上,细心的吉日嘎拉想到大家都没吃饭,就从他黑色的小包里拿出4块糖给了每人一块,发给每人一个口罩一副手套,还不停地叮嘱大家扑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危急时刻,对高日罕草原地形再熟悉不过的吉日嘎拉果断地选择了一个重要的扑火点,因为紧靠这个扑火点的公路另一侧就是一片1000多亩的杨树林,树林另一边就是呼德淖尔嘎查70多户牧民的居住地。此时,与吉日嘎拉一同扑火的几名队员内心也有了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誓死也要把大火拦在脚下,不能让火魔越过公路。

火灾现场草木茂盛,再加上八九级的狂风,火势借着风势,转瞬间,几条火龙就横在了几路扑火队员面前。咆哮的狂风卷着沙尘、伴着滚滚浓烟,让参加战斗的扑火队员双眼难睁,呼吸都非常困难。

与吉日嘎拉并肩战斗的赵铭回忆说:“当时吉局长拿着最重的灭火器冲得很靠前,我跟他要灭火器,他不仅没理我,反而冲得更往前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与吉日嘎拉一同扑火的几名队员都提到了“最重”两个字。吉日嘎拉正是在危急时刻把重任挑在了自己肩上,以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不畏艰险地把责任和担当挑在了自己肩上。

面对极其恶劣的扑火环境,面对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自己为之奋斗、像生命一样挚爱的草原,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吉日嘎拉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地选择了勇往直前。

吉日嘎拉和赵铭、包曙光等几名扑火队员在几近忘我和拼命中奋勇扑灭了一个山头,又扑灭了一段几十米的火线。还没等他们缓一下神儿,突然间,风力加大,风向也急速转变,眼看着几米高的巨大旋风,夹带着火苗、浓烟、草灰、尘土,就从山坡上向他们猛烈袭来。

“赶快撤退,否则来不及了。”吉日嘎拉急切地向扑火队员们大声喊道。就在吉日嘎拉大喊的同时,他马上意识到了扑火现场附近的网围栏,对大家在烟火中撤退将意味着什么。吉日嘎拉紧接着向包曙光喊道:“咱俩压网子,让他们快撤!”

等最后一名扑火队员迈过网围栏时,吉日嘎拉又向包曙光拼命喊道:“我压着,你先撤,我打火经验比你丰富!”万万没有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与战友的诀别,这句话竟成了他留给心爱草原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永远回荡在了他用生命守护的草原上!

18时左右,肆虐的大火终被协同作战的600多名干部群众和森警、消防官兵扑灭。可与吉日嘎拉一同扑火的队员却再也没有见到他那熟悉的身影。

在距离撤退时遇到的网围栏不远处,人们发现了吉日嘎拉的遗体和遗落的灭火器及随身物品……

吉日嘎拉用鲜血和生命在乌珠穆沁草原上写下了永恒。

生命的永恒

“听到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心里一直在想不是他、不是他、不是他!”与吉日嘎拉同车赶赴扑火现场的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办公室主任苏米亚,摸着口袋里吉日嘎拉在路上给他的那块糖,心都快碎了。

“在扑火场与吉日嘎拉碰面时,他还叮嘱我说,你是镇长,你的作用非常关键,一定要保持手机畅通,做好火场情况的上传下达、组织协调工作。”西乌珠穆沁旗高日罕镇代镇长新毕力格说:“他对高日罕的感情很深。当天高日罕着火,他更加着急。虽然人调走了,但心里一直牵挂着高日罕。”

然而,心里更牵挂的是吉日嘎拉年迈的父母阿拉坦巴拉和韩淑珍两位老人。因为他们知道,早上吉日嘎拉只喝了一碗茶就急忙去了单位,中午听儿媳说吉日嘎拉没吃饭又匆忙去了扑火场。下午四点多,阿拉坦巴拉就开始拨打吉日嘎拉的电话,老人牵挂着儿子,也惦记着火场情况,可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让阿拉坦巴拉老两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没接通的电话竟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噩耗传来,母亲在悲痛欲绝中一遍遍呼喊着吉日嘎拉的名字,呼喊着吉日嘎拉这个寓意“幸福”的名字,可是,吉日嘎拉却为了他人的幸福,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永远地走了。

“这么好的干部怎么就走了呢。吉镇长比我的亲儿子还亲啊!我这么大岁数了,让我替他走吧。”83岁的江爱枝大妈边哭边说地走进高日罕镇政府办公楼时,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来高日罕已经60年了。吉镇长2011年来了以后,给我们安排办理了‘五七工’社保,帮我和老江家翻盖了房子。前阵子临调走之前,还带着米、面等来看望我,告诉我他要调走了。”79岁的黄学秀大妈,见到记者时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而失声痛哭。

无私品自高,有公德乃大。这是高日罕镇政府吉日嘎拉工作过的办公室墙上的几个字。从2011年4月22日吉日嘎拉到高日罕镇上任那天起,这几个字就成为了他的精神写照。

吉日嘎拉以大公无私、忠于职守的坚定信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克服了高日罕由国营农牧场转制建镇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诸多困难,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把自己长期在“三牧”领域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牧业生产实践中,很快让高日罕镇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上任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吉日嘎拉的足迹踏遍了全镇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访问了1348户牧民。摸清情况后,他先从改善镇内环境卫生、牧民居住条件入手,累计建设棚圈62处、机井149眼、标准化卫生室2处、嘎查活动室4处,为937户改造了危房。4年中,高日罕镇新修砂石路、改建水泥路等总里程达到110余公里,加上修建过河漫水桥,投资额超过了3000万元。在他的努力下,全镇牧民2014年人均收入比2011年翻了一番。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与吉日嘎拉一同工作过4年的新毕力格说,2012年和2013年,高日罕镇连续两年发生洪灾,吉日嘎拉带领镇干部,日夜奋战在救灾一线,多次跳进水里抢救牧民的生命财产。由于长时间工作在潮湿环境,再加上过度疲劳,他患上了严重的荨麻疹,这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灾后重建中,吉日嘎拉强忍着病痛的折磨,跑上跑下,争取到了补助资金870余万元,并亲自送到了受灾牧民手里。

在高日罕,经常会听到牧民这样说:“打吉镇长的电话,从来没有说是关机或不接的时候。他是个为牧民办事儿的好干部。”

2012年,高日罕水库泄洪,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格日勒图嘎查牧民布和家中进水,接到电话后,吉日嘎拉第一时间带领干部赶到了布和家,是他把布和83岁的老父亲背了出来;是他跳进水里帮牧民打捞起被洪水冲走的牲畜;是他带领大家为受灾牧民尽快扎好了蒙古包;是他连续几天坚守在洪水现场,保住了牧民乌力吉门德家的7头带犊母牛;是他帮助布和家在安全地带建起两间新房、维修了两间旧房、争取到300多亩的小流域治理项目、修起了一条近1公里的防洪沟,让牧民群众在危急时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牧民筑起了一道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线。

“一定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家庭,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高日罕镇民政所所长忠·雅拉图说:“这是吉日嘎拉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格日勒图嘎查牧民特古斯前几年在东乌旗给别人放牧,回乡时没有住房、没有畜棚,生活非常贫困,吉日嘎拉为他们协调解决了住房和畜棚困难,现在特古斯家已有400多只羊、10几头牛,已经脱了贫。同样是格日勒图嘎查的牧民包庆丰,前几年供3个大学生上学,家里只有100多只羊,家庭开销大,生活很困难。在吉日嘎拉的帮助下,现在包庆丰家已经有了500多只羊,生活奔向了小康。

生命的价值

人们在整理吉日嘎拉的遗物时发现了56本日记,摞起来将近1米高,上面写满了他十几年来的工作记录。每本都记录了他执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记录了他勤勉务实的工作轨迹,记录了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人民公仆,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事例。

日记体现了吉日嘎拉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点点滴滴。他耗时两年把原国营农牧场职工档案找齐并手写76页花名册,他把每一个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面临问题甚至多少头(只)牲畜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把十几个嘎查几百户牧民的电话号码一一记在本上,他把欠牧民的一垛牛粪都记在本上避免遗忘,他把高日罕镇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2011年4月22日,在吉日嘎拉赴任高日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第一天,把父亲写在他日记中的寄语,又郑重地写在了工作日记的封面上:“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在父亲的寄语下面还整齐地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

同样是这一天,吉日嘎拉在日记中写道:“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感觉压力很大,但我相信这种压力会变成我和同志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共同努力工作的一种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定信念,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惠民政策……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

吉日嘎拉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父母的寄语。2015年4月22日,吉日嘎拉刚刚调任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第24天,面对21日日记中记下的十项待办事项,繁忙中还没来得及在日记中再写下一笔,却用生命把责任和担当永远写在了乌珠穆沁草原上。

“他多年工作在基层,任劳任怨……”强忍着巨大悲痛的阿拉坦巴拉老人一边整理着吉日嘎拉的工作日记一边说:“我平时对吉日嘎拉要求很严厉,特别是他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叮嘱他一定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多与牧民群众沟通。现在从他56本日记、20多个类别的记录中,更感受到他对工作是那么地认真、细致、严谨,特别是思路清晰、兢兢业业,让我深感震惊。在这一点上,他比我期望得更优秀!”

吉日嘎拉的母亲说:“别看这孩子平时在家嘻嘻哈哈的,家里有什么事儿,他总是主动出来挑大梁,对待亲人、朋友、同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母亲,我养育了他,但是党和人民培养了他,他为生他养他的草原付出生命,我们虽然万分惋惜、悲痛欲绝,但也值得骄傲!”

吉日嘎拉牺牲后,旗领导来到吉日嘎拉家中看望两位老人,当询问老人对儿子的后事有什么要求时,吉日嘎拉的父亲、这位退休老干部低沉而坚决地说:“我们在乌珠穆沁草原生活了60多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吉日嘎拉的葬礼一切从简。”

正是有这样以党和人民群众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父母,有这样老一代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和家风,塑造和培养出了吉日嘎拉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吉日嘎拉牺牲的第二天,中共西乌珠穆沁旗委员会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旗开展学习吉日嘎拉先进事迹、争当“五好干部”活动。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员会也作出决定,追认吉日嘎拉为“全盟优秀共产党员”。在全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吉日嘎拉学习的活动。

吉日嘎拉的英雄事迹传遍千里草原,也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他的英雄事迹传到了中南海。中央和中宣部领导批示:中央媒体要宣传吉日嘎拉英雄事迹,展示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日报社)

猜你喜欢

牧民日记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