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接续产业选择研究

2015-02-02高晨吕月英

商业文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山西省

高晨+吕月英

摘 要:随着资源的不断衰竭和发展中矛盾的日益突出,资源型产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然而如何选择接续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山西省当前研究的热点。煤炭作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推动了山西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加速了资源型产业的繁荣。目前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不断衰竭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本文利用PCDL模型对山西省资产业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表明:山西省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发展后期阶段;伴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枯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采掘业优势地位下降,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出现了产业发展由煤炭资源逐步向加工制造业和其他非资源型产业的趋势。因此,山西省应着力于制造业作为当前的接续产业。

关键词:接续产业;山西省;资源型产业;PCDL模型

一、引言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推动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加快了山西省的“工业化”步伐,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繁荣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山西作为能源大省,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倍受各界关注。本文在分析山西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选用PCDL模型方法对其接续产业进行统计分析和选择,期待探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为山西省产业成功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二、山西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

山西省长期依靠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资源优势给山西省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同时也造就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山西省资源型产业一煤独大,使其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长期在80%以上,资源型产业就业人数占工业就业人数比在70%以上,资源型产业增加值长期保持在80%以上,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山西省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煤化工等产业,第一产业、加工服务业发展落后,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二)主体资源(煤炭)不断衰竭

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为2.688×1012t,扣除因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等原因而无法开采的部分矿体,保有可采储量约1.4×1012t,按矿井标准开采规模310×104t/a,也只能维持200a[1],加之,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山西省在200a后就会因煤炭资源衰退而造成大批矿井关闭,大多数煤炭企业将不复存在。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将走向衰落,资源型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资源型产业在为山西省做出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 甚至危及居民引用水安全。许多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实际工作中仅考虑经济利益,使得山西省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煤矿开采区严重缺水,采空区地表沉降严重且范围有所扩大,形成安全隐患。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不仅引起水资源问题,还引起大气污染和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2],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

三、PCDL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工业化阶段分析(P)

本文选择4个指标与钱纳里[4]及其他学者的阶段划分标准进行比较[5],分析山西省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见表1)。

表1   山西省工业化发展阶段

年份 人均GDP(2005年,美元,PPP) 2008-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第一产业

就业比重(%) 城市化率(%)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2010 6775.58 6.5 54.3 39.3 8.11 48.04%

2011 8231.65 6.0 56.9 37.1 7.91 49.67%

2012 8828.58 5.8 55.6 38.6 6.47 51.26%

2013 9137.21 5.8 55.4 38.8 6.11 52.13%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2011-2013》[6].

基于人均GDP指标衡量,山西省已处于工业化后期,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山西省处于工业化后期。山西省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小于10%,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综上所述,山西省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工业化后期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所以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中间制造业,深加工制造业对山西省在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二)产业竞争力分析(C)

考虑到本次研究的重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4大类、12项指标[7]-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产业资产比重、产业年增加值创造比重、产业全员劳动山产率、产业增长速度、人均利税、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构建山西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模型。本文以山西省2012年制造业的指标值作为原始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方法如下:(1)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矩阵,求解矩阵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特征向量为竞争力因子,特征值为因子贡献率;(3)计算各因子的贡献率,并圈定累计贡献率达90%的前8项因子做为综合竞争力评价因子;(4)对8项评价因子的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化旋转,输出正交化的因子载荷矩阵;(5)把标准化后的初始数据乘以新的载荷矩阵,输出各产业的因子得分,进而把各因子得分加权输出综合竞争力得分[8]。

运用SPSS软件辅助,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以山西省2012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3)表明:山西省竞争力得分较高的产业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成品(9.4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13)、煤炭开采和选洗业(3.3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3.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88)。从以往数据相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都有所下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煤炭和黑色金属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优势将会逐渐丧失。从图表中可明显看出,山西省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中间产品制造业,初级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深加工制造业竞争优势在逐渐显现。endprint

(三)产业发展动力分析(D)

从总偏离量Gij=Nij+ Pij+ Dij[9]来看,除了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减少以外,其余产业或多或少的呈增长趋势,从数据分析来看,山西省工业制造业在竞争力上的劣势被结构份额偏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使得总体上看,大部分产业还是呈增长趋势(见表3)。

表2   山西省主要产业部门竞争力得分

采掘业 初级制造业 中间品制造业 深加工制造业

编号 制造业部门 竞争力得分 编号 制造业部门 竞争力得分 编号 制造业部门 竞争力得分 编号 制造业部门 竞争力得分

A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37 B1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9 C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 -3.08 D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8

A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88 B2 食品制造业 -0.02 C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13 D2 专用设备制造业 -0.44

A3 非金属矿采选业 -0.59 B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70 C3 医药制造业 3.15 D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15

B4 纺织业 -1.24 C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48 D4 仪器仪表制造业 2.66

从份额分量Nij来看,所选取的产业部门份额偏量都大于0,充分说明产业部门都是全国性增长的部门,即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份额分量优势使山西省产业增加了115.29亿元,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表3   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效益分析(单位:亿元)

从结构分量Pij来看,山西省产业总体结构分量7680.216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山西省产业总体上具有结构优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到总体偏离分量的73.4%,表明山西省仍然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以这些产业为代表的资源型产业具有相应的结构偏离分量优势。

从竞争力份额分量Dij来看,在选取的21个行业中有4个行业的竞争力份额分量小于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的竞争力份额分量分别为-370.588和-350.850,作为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代表行业在竞争力份额分量中得分最低,表明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在全国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综上所述,2007年到2012年间山西省工业竞争力带来效益达到7088.287亿元,总体上呈现增强的趋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增长很大程度上是资源优势带动,而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下降妨碍着山西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初级制造业中的纺织业,中间品制造业中的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偏离份额分量低。由此可见,发展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接续产业势在必行。

(四)区位分析(L)

本文以全国2012年工业数据为参照,计算山西省工业内部各部门区位熵,计算结果显示,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区位熵大于1的部门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19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1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1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642),专用设备制造业(1.364)(见表4),以上产业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重点关注。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区位熵从2007年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充分说明了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枯竭,其优势地位在迅速下降,山西省已逐步由煤炭资源开采转向其它资源及相关的加工制造业。中间制造业的专业程度相比2006年有明显大幅提高,初级制造业、深加工制造业程度不高。

表4   山西省主要产业部门区位商

采掘业 初级制造业 中间品制造业 深加工制造业

号 制造业部门 区位商 编号 制造业部门 区位商 编号 制造业

部门 区位

商 编

号 制造业部门 区位商

A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93 B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469 C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6.136 D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369

A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130 B2 食品制造业 0.486 C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33 D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364

A3 非金属矿采选业 0.016 B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0.932 C3 医药制造业 0.830 D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522

B4 纺织业 0.131 C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642 D4 仪器仪表制造业 0.708

四、总结

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虽然目前竞争力比较大,但与以往相比已经不断下降,同时产业发展动力也有所不足,区位优势已不明显。因此,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应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以此来实现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2012年山西省制造业占2012年工业销售产值的47.6%,采掘业占42.9%。通过以上分析,山西省应把制造业作为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接续产业,循序渐进向更高的工业化迈进,带动山西省经济结构由资源型为主向装备制造业为主转变。结合PCDL模型,在制造业中应以中间品制造业为主,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制造业可以作为接续产业,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加工制造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其中的专业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发展潜力大,再结合山西省地方特色,在初级制造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也应该加强,增强山西省发展的后劲,实现山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1]。

参考文献:

[1]桂学智.五十年,五百年,山西煤炭还能开采多少年?[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9):40-43.

[2]吴丽丽.资源型地区的转型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3(7):107-108

[3]尹红炜,孟宪忠,帅萍.资源型城市选择接续产业的PCDL模型研究-以东营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10):25-31

[4]钱纳里.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学出版社,1988.

[5]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J].中国发展观察,2012(8):24-26

[6]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1995-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13

[7]刘春燕,谢萍,毛端谦.资源衰退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以江西萍乡为例[J].地理科学,2014(2):194-195

[8]庞娜.平顶山市资源型产业接续与替代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

[9]敬莉,郑广坤.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6-8

[10]张乔.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山西省工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1):37-39

[11]张文忠,王岱,余建辉.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刊,2011,26(2):133-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西省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山西省6个集体8名个人获殊荣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召开2020年度山西省电教工作视频会议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