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

2015-02-02王晖

商业文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承德思考

王晖

摘 要:承德自古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区域,而这些多种文化的荟萃必然也会使其形成一种富有创造力与生机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探讨了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与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研究;思考

一、发掘和研究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承德地区都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这些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历史、宗教艺术以及民俗遗物等都是属于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的范围内,这些文化遗产也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承德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研究,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收集保存与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承德自古就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往和杂居以及融汇的地域

承德位于长城以北,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以及蒙古地区的三角地域,正是关内外的要塞之处,这个地域融合了中原的农耕文化以及北方的草原游牧文化,在历史上曾有很多民族聚居在这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的荟萃在民族关系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承德是中原通往北方的交通要塞

在中国的历史上,关塞以及长城地带自古就是各民族杂居融合的地域。古代时期的承德,是中原通往北方的一个交通要塞,承德位于古北口的地带,这是一个要塞,如果战争来临人们就会关闭城门,和平时期就会打开城门,以方便南北方之间进行通商。由于这里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因而呈现出了多民族和多文化共存并相互影响的大融合情形。承德在历史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对其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发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丰富多彩的承德民族文化遗存

从史前时期开始,承德就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这两种民族文化传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许多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承德地域就存在着人类的活动,考古已经发现了这个地域存在着20多处的古人类的洞穴遗址,出土了数十种动物骨骼的化石。在丰宁地带还发现了刻着 “亚邀”铭文的铜鼎,这是商代所封的亚氏族部落的遗物。战国和秦汉时代,承德地域的燕秦长城和汉代长城附近有20多座城垣分布着,这些城址曾经出土了很多的铁器、铜器、陶器、钱币与多种建筑构件。北魏和隋唐时代的文化遗物在承德地域也有很多的发现,例如曾出土刻有纪年的北魏铜佛像以及北魏太和十三年的铜菩萨像,还有很多的马蹬和铁釜以及双耳铁釜等。辽、金、元时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在承德地域也有很广泛的分布,隆化县的土城子就是一个很有典型的古代城址。城内有瓷窑址以及建筑基址,出土了许多的生产和生活的用具及各种丰富的瓷器。明代时期的承德隶属于北平府,长城沿线附近发现了许多的明代遗物和遗迹,比如记载了当时长城的修建情况以及镇守蓟辽边镇名将的各种碑刻等。清朝时期在承德的各种文物古迹不但种类丰富,而且还名扬四海。这里的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其中融汇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艺术的各种元素,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

这些也只是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其中的一部分,尽管它们正在不断的被人们发掘出来,然而人们对它们的文化艺术价值的认知还并不全面,仍然还有许多的民族文化珍宝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三、关于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多开展民族考古工作,解决历史缺环的问题

在对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中,在对长城以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方面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于这些民族的活动范围很广阔,而且这些游牧民族的流动性也非常频繁,生存环境也相对恶劣也不善于论经治史,因此关于他们的史料记载就非常少。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田野考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承德来说,地上和地下的很多文化遗存都非常具有文化价值,例如各个县里的文物遗迹,还有避暑山庄内外存在的大量的清代遗址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调研工作,需要我们通过考古调查来掌握多方面第一手的资料,因为这些详实的资料是我们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条件。对于各种遗物与遗迹,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断代,进而明确其族属,还要加强与社会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之间的关联合作。

虽然承德现有的考古资料已经比较丰富了,不过其中还是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中都有哪些文化遗存,这方面的资料还是很不足的,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典型遗存也还需要继续深入的调研工作,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其族属的文化问题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近年来,承德对于山戎文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不小的进展,但是仍然有待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在现今的工作基础上,对于丰宁和滦平以及隆化等这些保存山戎文化遗存比较丰富的地区进行重点的田野考古工作,深入开展一些专项的课题研究,以便全面揭示出山戎文化的内在文化价值以及它在燕山地域的分布与发展状况。

此外,有关战国到汉代的各种城址和辽代的许多城址以及辽代的奚族问题方面,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通过考古工作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二)搜集档案资料

承德这个地区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然而对于位于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的资料,现有可记载的史籍非常少。很多的少数民族就没有自身的文字,比如匈奴族,有的尽管有自己的文字,但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文字也都已经失传了,比如鲜卑族的文字,还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尽管流传到现在,然而人们却并不认识,无法了解其中的涵义,还有的古代民族的文字资料到现在都不为人所知。因此,对于各民族的档案资料进行挖掘和整理以及收集也是使民族文化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

(三)注重考古和文献的结合

民族文化研究的研究工作,绝对不是一项单纯的对文物的考察与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探讨文物背后的历史现象。承德地域的民族文化中交融着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其中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渊源等都在其中交错着,因而,这些都需要考古和文献的结合才可以使研究更透彻。考古能够对文献记载中的不足与谬误之处进行更正与补充,而文献能够提供给考古调查必要的科学线索。所以,我们要把文献与实物相结合起来,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印证,来确保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发掘工作能够科学与深入。

参考文献:

[1]清道光九年《承德府志》。

[2]《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4]金毓黻:《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承德思考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