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防止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15-02-01孙东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泌尿系卧床预见性

孙东梅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防止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孙东梅

目的 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87例, 应用预见性的护理方法针对术后进行临床护理, 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所选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住院时间9~21 d, 平均住院时间13.8 d, 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 无一例患者出现手术应激性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方法, 开展有目的的护理工作, 能够降低或消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其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国内的文献报道, 目前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4%、约占髋部骨折的36.1%[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治疗, 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2]。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制动, 同时由于患者高发的基础疾病, 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患者应用预见性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满意, 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 女38例, 年龄64~78岁, 平均年龄(69.6±8.5)岁;左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 右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致伤原因:交通肇事伤29例, 摔伤22例;高空坠落19例, 扭转伤17例;骨折Evans分型:Ⅰ型22例, Ⅱ型19例, Ⅲ型25例, Ⅳ型21例;合并糖尿病9例, 高血压14例,冠心病24例, 支气管哮喘7例, 肺气肿4例。

1.2 手术方法 87例患者术前均进行皮牵引1周。手术应用全身麻醉34例、应用硬膜外麻醉43例。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

1.3 预见性护理方法

1.3.1 手术应激性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手术刺激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和黏膜修复功能下降导致应激性的消化道出血[3]。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 控制患者原有的内科疾病。术后对高危患者应当加强巡视, 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 严格控制术后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防止诱发心血管疾病, 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肠黏膜药物, 防止出血的发生。

1.3.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 患者术后长期制动和卧床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血流淤滞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4]。术后患肢的抬高和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主动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利于静脉血的回流, 指导患者进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和开展膝、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的过度, 可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

1.3.3 坠积性肺炎的预见性护理 术前应当指导患者戒烟以及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练习。术后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患者采用半坐卧位, 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粘稠痰液稀释和排出, 保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1.3.4 压疮的预见性护理 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制动卧床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5]。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使用气垫床、协助患者进行翻身, 保持清洁干燥的床单位, 定期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缩短受压部位着床时间, 可避免压疮的出现。

1.3.5 泌尿系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以及尿管的长时间留置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6]。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肌收缩功能锻炼以便自行排尿, 及时的清洗尿道口以及进行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 保证充足的尿量有助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1.3.6 便秘的预见性护理 卧床引起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患者消化功能的降低以及对排便体位的变化不适应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卧床排便的练习、指导患者多饮水和食用粗纤维素食物、进行腹部的热敷或者沿肠管顺时针的按摩可达到预防便秘的目的。卧床和活动量减少是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6]。术前进行卧床排便的训练,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和多进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加强腹部的热敷和顺时针方向的按摩, 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大大的降低便秘的发生。

2 结果

所选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住院时间9~21 d, 平均住院时间13.8 d, 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 无一例患者出现手术应激性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是一种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 制定出详细的护理预案, 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方法。本组研究中, 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 有效地消除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 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方法, 开展有目的的护理工作, 能够降低或消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1] 马忠艳, 任学娥.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防止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5):187-188.

[2] 池洋.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12):1787-1788.

[3] 姜雪岩.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4):65-66.

[4] 董桂霞.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5):257-258.

[5] 黄宜秀.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 2010, 30(6):75.

[6] 王丽.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62-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30

2014-09-13]

110003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泌尿系卧床预见性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