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肿瘤病症中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

2015-02-01袁娅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造影剂妇科盆腔

袁娅琼

妇科肿瘤病症中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

袁娅琼

目的 研究使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在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 20例患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对其运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 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和放射治疗后产生并发症影响。结果 利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治疗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达到100%。进行盆腔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后患者的并发症少而且不良反应相对来说比较轻。结论 妇科肿瘤应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好, 而且其诊断的可行性也比较高。这种方式在妇科肿瘤病症临床诊断上是值得推广的。

放射技术;妇科肿瘤;临床分析

妇科肿瘤在育龄女性中是常见疾病, 在我国临床妇科肿瘤病症治疗中, 放射诊断治疗一直在我国临床妇科肿瘤病症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是一种有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盆腔血管造影术均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导管法。盆腔动脉造影是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肿瘤, 可以快速有效确诊疾病以便为后期治疗制定可靠的方案。现在就盆腔血管造影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出临床研究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20例患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年龄25~83岁, 平均年龄50岁;其中3例为滋养细胞肿瘤, 其余17例是其他妇科癌症。以上疾病均为手术病理实验确诊。

1.2 材料准备 手术器械:专用血管造影手术器械。造影剂:有非离子型以及离子型造影剂两大类。离子型造影剂如碘他拉葡胺;非离子型有碘必乐(iopamidol)等。穿刺设备:穿刺针、导丝和导管。其他物品:肝素、生理盐水、急救药品、麻醉剂等。

1.3 患者准备 造影前首先了解患者的血液、心血管以及肾脏状态, 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因为手术中需要用到含碘药物, 故患者在手术前应做碘过敏试验, 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在饮食方面:手术前1 d尽可能少吃固体食物, 晚上进行灌肠,手术当天适当给予患者镇静剂, 手术前6~8 h禁食固体食物。最后向患者和其家属解说手术的流程和检查目的, 消除患者的焦虑心情, 以放松的情绪接受手术。

1.4 操作方法 采用经股动脉插管, 局部麻醉后在腹股沟韧带下两横指处切开皮肤切口大约为2 mm, 将穿刺针插入股动脉, 接着插入导丝20 cm, 将导管沿导丝放入并推进血管,继而拔出导丝, 将导管推至靶血管, 插管过程中注入少量造影剂。造影结束后将导管退出, 压迫动脉穿刺处15 min, 再加压包扎24 h后解除, 整个手术过程都在电视监控下进行。术后卧床腿放直, 12 h后方可下床。按规定的程序造影摄片,根据摄片后, 观察摄片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3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造影显示 在子宫范围外有很多阴影, ①子宫肌层动静脉瘘出现;②子宫动脉扩张、扭曲,子宫肌壁血管丰富, 病灶部位出现多血管区;③造影剂滞留成头发团样的充盈状;④卵巢静脉扩张;⑤出现边缘整齐均匀的片状影。其中有1例患者的造影还表现为肌壁血窦中见半圆形的充盈缺损, 由此可判断该例患者的肿瘤是侵袭性葡萄胎。2例患者造影还表现多血管区中心出现无血管区, 可判断这2例患者的肿瘤都是绒癌患者。

2.2 其他17例妇科恶性肿瘤造影显示 肿瘤位置周围血供丰富, 呈现整体增强或团片状。

2.3 不良反应 ①发热:超过一半患者在血管造影技术后出现伴有发热现象, 但是在2 d后恢复正常。②疼痛:大部分人在股动脉穿刺及导管刺激后出现疼痛, 给予镇痛剂可缓解。③局部出血:5例患者在盆腔血管造影5 d内出现局部出血现象, 应用止血药物可止血。④离子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皮疹、头晕、恶心、头疼等, 以上病症数天后自行消失。⑤非离子型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⑥血肿,小血肿一般几天后会自行消失, 打血肿可以采用局部热敷使其消肿。

3 讨论

妇科肿瘤是导致女性因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妇科肿瘤发病越来越严重。本文所用到的盆腔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对肿瘤病灶定位, 及时发现出血病灶, 而且准确率可达到100%, 以及可以清晰辨别出肿瘤型, 与手术病理对比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点。血管造影技术以及新型的造影剂不断的发展和出现促使放射在诊断学上的应用逐渐成熟, 为妇科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 制定更加可靠的治疗方案, 这种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注意的是盆腔血管造影技术带来的过敏反应抢救措施: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及时静脉注入20 mg氟米松;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时应该立即采用1 mg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25 mg异丙嗪肌内注射, 250 mg氨茶碱加入20 ml 10%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严重过敏反应造成休克时静脉注射1 mg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10 mg新福林。

综上所述, 盆腔血管造影技术能够获得的细致、清晰的图像进而及时发现病灶, 因此可以使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给妇科肿瘤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妇科肿瘤运用盆腔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好,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肿瘤位置及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这种诊断治疗妇科肿瘤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 郭轶娥.放射技术在妇产科临床运用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6):3475.

[2] 王海蓉.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肿瘤学杂志, 2010(8):84-85.

[3] 向阳.放射介入技术在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世界医学杂志, 2003(11):40-44.

[4]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227-1266.

[5] 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77-779.

[6] 布洁.现代放射治疗新技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8):632-6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59

2014-09-23]

404100 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造影剂妇科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腹部超声诊断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