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早期干预治疗研究

2015-02-01鲁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血症

鲁静

·经验交流·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早期干预治疗研究

鲁静

目的对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 应用早期干预治疗手段, 研究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产科出生的2120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测量结果, 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者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新生儿科蓝光治疗。结果2120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324例,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28%。结论在新生儿黄疸高发期内及时进行监测, 对发病初期的新生儿进行及时地治疗, 可有效地扼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 对新生儿健康及后期智力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以后1周以内由于新生儿期新生儿的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的肝功能不成熟以及新生儿肠肝循环的特殊, 引起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在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出现黄染为特征的现象, 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1]。新生胆红素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该病症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48~72 h 出现, 4~6 d达到高峰, 7~10 d渐渐消退, 2周左右完全消退。黄染仅局限于面部和前胸的轻度黄染, 除早产儿会出现黄疸消退时间较长、食欲不振的现象外, 均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则是出生后24 h 内即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升高每日>5 mg/dl或每小时>0.5 mg/dl,持续时间一般在14 d以上, 早产儿会持续到满月不退, 该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继续加深加重, 甚至消退后数周内又开始出现反复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 生理性黄疸会向病理性转化, 病理性黄疸也会混杂于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中, 存在误诊的可能。

新生儿黄疸引发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到一定水平值时, 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胆红素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损伤脑神经,对新生儿的智力及后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2]。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过程, 不能用固定的界值作为新生儿黄疸干预标准[3]。参照国家关于新生儿黄疸监测干预的有关标准, 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开展了专项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工作, 对预防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20例新生儿, 中男1120例, 女1000例,男女之比1.12∶1其中足月儿1986例, 早产儿96例, 过期产儿 38 例。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①新生儿出生24 h 以内>103 μmol/L; ②出生24~48 h >154 μmol/L;③出生48 h以上>220 μmol/L, 或每日上升>85 μmol/L。

1.3 检测方法 ①经皮黄疸仪测新生儿黄疸指数。本院采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研发的JH20-1B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每日检测前, 需按仪器操作要求对经皮黄疸仪进行黄、白色屏校验清零。检测部位为前额和前胸部皮肤。检测时将仪器色度感应头对准检测部位区域的中心, 轻轻压贴皮肤上方, 直到指示灯闪光后读取记录数据, 将读数清零后可进行下一个部位测试。每个部位读取3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新生儿的黄疸指数;②固定专业人员动态监测。本院在产科专门配备了新生儿医师, 每日对产科的新生儿进行查房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每日查房时采用经皮黄疸仪对胆红素进行动态监测。对每一例新生儿从出生后24 h 内开始到出院前, 每日进行经皮胆红素监测和数据记录;③对于进入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进行肝功能检查, 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本院检测仪器为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由检验科医师完成后回报检测结果。

1.4 干预方法 对于黄疸值达到诊疗要求的新生儿, 认真排找病因, 通过蓝光箱进行光疗, 黄疸值偏高的新生儿还需辅以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益生菌及退黄汤等药物进行综合退黄处理。对于早产儿或低重量等新生儿体征评价值偏低、存在高危情况的患儿, 要特别关注病情发展, 及早调整干预方案。

2 结果

2120例新生儿中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324例,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5.28% , 其中男176例, 女148例。病因:围生因素 145例(占44.8%);感染因素103例(占31.8%);溶血因素 34例(占10.5%);早产14 例(占4.3%);新生儿体内出血(包括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广泛皮下出血等)7例(占2.2%);原因不明者 21例(占6.5%)。胆红素脑病无一例发生。

3 讨论

3.1 对新生儿黄疸开展早期监测和及时有效干预、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一直是全世界新生儿临床研究的重点。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期属于最常见的症状, 50%~80%的新生儿生后2~3 d内会出现黄疸现象, 这是属于生理性的黄疸, 一般可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的黄疸可以对新生儿造成很大的危害, 通常会发生“核黄疸”, 并逐渐出现手足徐动症、高频失听等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听力、运动及语言等功能,甚至会危及生命。

皮肤黄疸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使用经皮黄疸仪测量皮肤黄疸指数, 可以反映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动态监测了解新生儿黄疸进展程度, 及时掌握最佳治疗时间,减少核黄疸的发生。虽然在临床工作中经皮测量总胆红素的结果常低于实际血清的总胆红素水平, 但两者仍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且光疗也不影响这种相关性[4]。 经皮黄疸仪操作过程中无创伤、简单、便于家长接受, 避免了目测的误差,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反复抽取静脉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和皮肤感染的机会。当检测的黄疸指数达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时, 再进一步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一旦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早期干预的标准, 医生可以第一时间给予积极地早期干预治疗。

本研究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病理性黄达到早期干预疸发生率的效果, 通过对本院2120例新生儿黄疸监测和干预结果显示, 对生后1周内的早期新生儿除了指导家长合理的喂养和积极的宣教新生儿黄疸知识之外, 每日在床旁动态监测经皮胆红素的水平, 对经皮黄疸指数超过安全值范围的患儿或高危儿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可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控制在零发病率, 在产科病房和社区门诊应该普遍推广使用。

3.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根据本研究数据提示围生期因素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位致病因素, 其次是感染、溶血、早产等因素。此外尚有21例原因不明, 可能与摄入不足、能量供给欠缺、胎粪排出延迟等因素有关。

加强孕期及围生期保健和宣教工作, 密切观察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临产前母亲用药情况、早产、难产、母儿血型不合等高危因素。普及新法接生, 推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提高产科接生及新生儿窒息复苏质量, 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 减少早产、难产、窒息的发生。及时处理胎膜早破,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减少产程中感染的发生[5]。加强新生儿护理,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配合医生观察和掌握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 早发现、早干预、对于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郭锦华, 钱佳莉, 王秀丹.产科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中国医药科学, 2013(20):172-173, 186.

[2] 赵红玲.新生儿胆红素经皮动态测试与早期干预.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2):1671-1672.

[3] 张亚军, 顾彩霞, 杜立丛, 等.新生儿胆红素经皮动态测试与早期干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9):3-5.

[4] 徐洪涛, 聂国明, 余健, 等.经皮黄疸仪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军医杂志, 2013(10):1057-1059.

[5] 陈占稳.浅议新生儿黄疸病因及早期干预治疗.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4(6):765-7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94

2014-11-06]

471023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产二科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胆红素增高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