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体会

2015-02-01张艾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肺气肿自发性气胸

张艾宁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体会

张艾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发气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治愈43例, 死亡2例, 自动出院3例。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的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 以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SP)是临床呼吸系统急症之一, 患者一般病情危重, 并发症较多, 特别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 由于其自身的肺功能差, 会导致严重的缺血以及心肺功能衰竭, 危及患者生命,尤应引起重视[1]。本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入院后经X线和(或)CT检查确诊。其中男28例, 女20例;年龄61~85岁, 平均年龄70.5岁;原发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8例, 支气管哮喘14例, 支气管扩张4例, 肺结核2例,其中17例患者合并有肺原性心脏病;其中左侧气胸20例,右侧气胸26例, 双侧2例。患者临床表现:在原发病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发绀等症状的基础上突然加重的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大汗淋漓、端坐呼吸等症状;查体:患侧或局部呼吸音消失, 气管对侧移位, 伴有三凹征11例;血气分析: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14例, 呼吸性酸中毒34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明确诊断后, 常规进行积极治疗原发病、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18例患者行胸腔穿剌抽气减压,26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 4例患者因肺被压缩<20%、临床症状轻、卧床休息后恢复。

2 结果

治愈43例, 自动出院3例, 死亡2例。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气胸患者一般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常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注意吸入氧的加温和湿度, 氧流量1~2 L/min,患者动脉氧分压保持在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二氧化碳分压一般不超过50 mm Hg;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状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发绀等情况的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 加速胸腔内气体及痰液排出;鼓励患者在床上适度活动, 以利于肺复张;促进肠蠕动, 防止便秘, 对排尿困难患者可留置尿管,避免患者用力排尿、排便时胸腔压力突然增高而导致再次破裂。

3.2 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程漫长、迁延不愈,而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常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多数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及悲观失望等负面心理反应[2]。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 多与患者沟通与交流, 耐心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日常护理工作应有条不紊, 使患者从医护人员的言行中增加信心, 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3.3 胸腔穿刺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胸腔穿刺前向患者讲明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穿刺时嘱患者屏气, 避免移动体位、咳嗽及深呼气, 以免损伤肺组织。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 时刻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 如患者感觉不适, 应立即停止抽气, 患者取平卧位, 密切观察其血压的变化, 以避免休克的发生。胸腔穿刺后患者取平卧或者半卧位休息, 密切注意其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同时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液体流出以预防感染[3]。

3.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避免引流管发生扭曲、折叠以及阻塞,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水封瓶内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情况, 水柱随呼吸运动上下波动, 水柱高度为3~10 cm或有气泡溢出时为正常。水柱无波动或波动微弱:如患者病情好转, 可能肺已复张;如患者症状无改善或气促加剧则说明引流不通畅。患者平卧位时, 水封瓶不得高于床面;站立时不得高于脐部。搬动患者, 引流瓶位置须低于胸腔, 严格避免引流瓶内液体或气体逆流入胸腔。引流管入水深度为2~4 cm、水封瓶内水高度为10 cm左右, 避免空气进入胸腔。患者皮肤伤口处每周换药2~3次, 引流瓶消毒更换1次/d, 避免逆行感染的发生。同时注意患者皮肤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如皮下气肿较多, 可用双手自外向切口处轻轻挤压皮肤, 以助气体排出[4]。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以及性质。正常引流液为淡黄色, 如发现为血性或脓性引流液, 应及时报告医师。

4 小结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 肺泡弹性减弱, 形成肺大泡。患者呼吸道感染、咳嗽以及用力屏气时, 肺大泡破裂即会形成气胸[5]。作者的护理体会是:①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②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特别是夜间巡视;③要经常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拔管前不需要夹管, 在拔管后将固定引流管的线打结, 保证皮肤对合良好。

[1] 郑美玲, 林凤英.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 2(6):566-567.

[2] 于海霞, 华来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07, 9(14):3504-3505.

[3] 王一山.实用重症监护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25.

[4] 陈文彬, 程德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67-315.

[5] 郭晓明, 李和平.严重肺气肿并发气胸23例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4(14):596-59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54

2014-11-03]

210000 江苏省中医院(南院)东17呼吸科

猜你喜欢

肺气肿自发性气胸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