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5-02-01李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循证气管气道

李娟

·临床护理·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李娟

目的探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气管切开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 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发生肺部感染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并发症, 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气管切开术;呼吸道管理;肺部感染

循证护理作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实践过程, 通过对患者及其所患疾病给予正确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从中发现疑难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以此解决患者难题, 达到良好的治愈目的。气管切开护理作为重症监护病房中一类最为常见的护理方法, 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则可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但若未能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则可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气管切开作为一种有创的人工气道, 此类患者所需的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目前护理工作中需用来解决的问题。本院现针对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 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 各3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34~78岁, 平均年龄45.6岁;循证护理组中男17例,女13例, 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47.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方法, 循证护理组给予的护理对策如下。

1.2.1 体位护理 在行气管切开术之后的8~24 h内,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行平卧位, 在手术治疗后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保持患者床头抬高15~30°[1]。此种术后体位不仅可改善患者通气, 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组织供氧量。体位护理中需注意的一点是保持患者头部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尽量防止套管旋转的角度过大。

1.2.2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对患者及时行吸痰护理, 在吸痰时先将口鼻分泌物吸净, 在将气道内的痰液吸取干净, 所采用的吸痰方式主要为密闭式气管吸引。当痰管进入到气道内后可遇阻力, 此时将痰管上提1~2 cm后再向下按压负压控阀后旋转上提, 在分泌物过多的地方需停留一段时间后迅速推出, 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反复刺激[2]。在吸痰前需确保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 面对较为清醒的患者可鼓励其自行咳痰,从而减轻因咳痰而引起的不适及并发症。

1.2.3 气道冲洗 采用0.45%的低渗盐水让患者吸入, 待患者吸入后再次浓缩使其接近0.9%的氯化钠溶液, 避免对患者气道产生刺激性作用, 此种气道冲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生理盐水。有临床研究结果指出, 于气管内滴注0.9%的氯化钠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为此,临床上多主张采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 于患者每次吸痰前抽取此液体2~5 ml注入到患者气道内。对于痰液较为黏稠的患者, 可给予反复多次的冲洗, 但要避免每次冲洗时间不宜过长[3]。

1.2.4 持续微量泵控制的湿化法 保证湿化液沿着套管壁缓慢、均匀的持续流入, 以此减少对气道造成的刺激, 减少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 从而确保患者气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的状态下, 达到改善患者呼吸道环境的目的, 从而符合呼吸道对湿度的生理需求。对行气管切开术后但不接呼吸机的患者于套管外口接人工鼻, 不仅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同时减少痰痂堵管的发生率[4]。

1.2.5 超声雾化吸入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痰液量、痰液药敏试验结果来决定超声雾化吸入的次数, 而在为患者行超声雾化吸入期间需同时给予患者吸入氧气, 将氧气流量控制在3~5 ml/min, 并保持雾化器嘴距离人工气道8~10 cm,避免因雾气进入后而发生窒息。

1.2.6 预防局部感染 每周定期对气管内套管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每周清洗2~3次, 对气道外套管的消毒清洗则最好控制在手术后1周内, 保证气管导管内的纱布清洁干燥, 每日进行更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30例, 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占20.00%,痊愈29例, 占96.67%, 1例患者死亡, 占3.33%。循证护理组患者30例, 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占6.67%, 痊愈30例,占100.00%。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发生肺部感染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 需对护理有关文献进行学习, 使护理人员掌握新型的护理方法, 包括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临床症状来决定吸痰时间以及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滴入气道法等。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循证护理工作实施期间的核心思想为通过运用最好及最新的科学依据来提供相关护理服务, 其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 寻找证据直至解决问题[5]。以往临床上所使用传统呼吸道管理仅重视执行过程, 但循证护理可则通过上述护理过程减少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6]。不仅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与临床治愈率, 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

[1] Hagler DA, Traver G.Endocracheal saline and catheters:Sources of lower airway contamination.Am J Crit, 2014, 3(6):444-447.

[2] 徐文芳.循证护理在气管痰痂防治上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9(9):31-32.

[3] 贾俊卿, 毓军.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护理研究,2004, 12(18):1039-1049.

[4] 陈书琴, 杨灵霞.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华北国防医药, 2010, 22(3):285-286.

[5] 王凤玲.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5):789-790.

[6] 陈红芹.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山东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2(1):178-18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otomy

LI Juan.The Fifth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dong Yangx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inzhou 2518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otomy.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otomy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30 cases.Curative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differ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redu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otomy with artificial airway.Thus it can improv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Tracheotomy;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Pulmonary infectio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52

2014-11-14]

251800 山东省阳信县人民医院 内5科

猜你喜欢

循证气管气道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