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2015-02-01马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丹参西医

马恒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马恒

目的观察传统中医方法“活血化瘀”法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血瘀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西医治疗手段, 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方法中经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 治疗周期4周。单个治疗周期结束后, 对所有患者的血压指标进行测量, 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中辅以活血化瘀药方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活血化瘀;高血压;中药;治疗效果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之前有较大增加, 成为了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头号公敌[1]。传统中医学根据高血压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等范围。并认为高血压的实质是阴阳失调导致了心络出现瘀阻、痰瘀互结情况的发生。高血压患者中的血瘀病症的情况较为常见, 调查研究发现血瘀占的比例在76.7%左右, 利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现代医学方法之中, 利用传统中药成分活血化瘀方药进行辅助治疗, 具有良好的效果[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按照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判为高血压的患者, 再从其中选取属于血瘀型高血压的患者共计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63.5岁,治疗前血压值为(162.93±13.32)mm Hg(1 mm Hg=0.133 kPa)、(91.33±9.55)mm Hg;治疗组男2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64.7岁,治疗前血压值为(157.23±10.54)mm Hg、(89.67±11.03)mm 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指标测定 血压测量标准化方法, 告知患者测量前1 h应停止剧烈活动, 停止吸烟和饮食有刺激性的食物, 测量前安静平息5 min, 使用汞柱台式血压计, 分别取Korotkoff第一音与第五音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对每位患者的血压连续测量3次, 每次需要间隔休息5 min, 求得3次测量血压的平均值为本实验结果的血压值。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西医降压药, 主要用药为非洛地平、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施药基础上加以丹参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药。本课题使用了较为成熟的活血化瘀方, 主要中草药成分有丹参、川芎、黄芪、赭石、瓜蒌、薤白、半夏、毛冬青、桂枝、牛膝, 具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脏的功效。成品的活血化瘀药静脉注射液不含杂质和细菌, 均符合行业标准。治疗4周后测量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压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测量的血压值进行对比, 治疗组治疗前SBP为(157.23±10.54)mm Hg、DBP为(89.67±11.03)mm Hg,治疗后SBP为(124.93±10.38)mm Hg、DBP为(75.27±7.90)mm Hg,对照组治疗前SBP为(162.93±13.32)mm Hg、DBP为(91.33± 9.55)mm Hg, 治疗后SBP为(134.10±8.39)mm Hg, DBP为(84.33± 8.76)mm Hg。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健康观念的增强, 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一直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也是关乎生命的一颗定时炸弹, 患者容易头晕、胸闷、心悸, 长期的高血压对心脏、脑、肾和全身血管都造成压力损伤, 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不断受到影响, 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中医传统治疗多从肝肾入手, 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浊中阻等证为着眼点和临床治疗的切入点。中国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火亢、阴阳两虚、血行不畅、脉络淤血所致。而丹参是活血化瘀的良品, 具有扩张微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循环功能,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用当下先进的工艺制成的丹参注射液, 符合人体注射液的行业标准, 成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功效稳定, 药品差异性极小, 非常合适于要求严格的科学研究[3-5]。

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在治疗血瘀型高血压患者时辅助以丹参为主的活血化瘀中药, 产生的降压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更为良好, 无论是SBP还是DBP,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 均有显著的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高血压症候中皆有血瘀参杂其中, 且高血压病患病程度、时间均与血瘀证息息相关, 利用活血化瘀法辅助高血压病的治疗, 明显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 应当分型论治高血压病, 对血瘀证患者应适当辅以活瘀药物, 例如丹参、人参等,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还可以延缓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1,4]。

[1] 陈云国, 陈斌国, 何建成, 等.西药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20):49.

[2] 廖蔚茜, 黄伟明, 何泮, 等.活血化瘀法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9):9-12.

[3] 李辉.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

[4] 周明龙, 姚祖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2):209-211.

[5] 虢沛, 钱海凌, 龚超奇.活血化瘀利水法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48例.广西中医药, 2009, 32(6):32-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48

2014-09-27]

435315 湖北省黄冈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丹参西医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